第四十篇:腘窝囊肿你知多少?

高斯运动康复案例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3年5月16日,高斯答疑群里分享了一个关于腘窝疼痛的案例,我们来看具体问题分析。</p> <p class="ql-block">结合病人主诉和影像检查,初步诊断是腘窝囊肿引起的症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评估思路如下</p><p class="ql-block">首先,腘窝囊肿引起的典型症状是腘窝区域的憋胀感,从外观上去对比两侧腘窝,患侧会有明显的肿胀,另外生活中站久了坐下去的一瞬间,或者是蹲久了站起来的一瞬间,会觉得在腘窝区域诱发明显不适感,并且伴随不能屈/伸不直的活动受限。</p> <p class="ql-block">上面截图是膝关节核磁的矢状面,可以看到在腘窝区域有一个明显的囊肿,而囊肿里面充斥着组织液,组织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所以囊肿在这个成像上显示高信号—发亮发白(截图是质子加权成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腘窝囊肿可以比喻成手不小心被开水烫伤后起的水泡,只是手上的水泡是裸露在体表,可以直接观察水泡的大小,而腘窝囊肿在膝关节后方,无法直接观察囊肿的大小、位置的深浅以及是否和关节腔贯通。</p> <p class="ql-block">其实通过对病人的主诉问诊、外观检测和触诊,就可以基本确定病人是否有腘窝囊肿,在确定或高度怀疑有腘窝囊肿后,必须拍摄核磁检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核磁检查,主要是确认囊肿是否与关节腔贯通,假设囊肿与关节腔贯通,就意味着双方的组织液可以相互流通,如果单纯通过保守治疗或者直接抽取的方式,来减少囊肿内的组织液,只能维持短暂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不把“源头”堵上,关节腔内的组织液就会通过通道,重新流进囊肿里,很快腘窝囊肿的问题会再次复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如果确定囊肿与关节腔贯通,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直接摘除囊肿。</p> <p class="ql-block">回到这个案例里,通过核磁检查可以确定病人的腘窝囊肿没有与关节腔贯通,所以这种类型的腘窝囊肿大概率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调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实施治疗前,还要确定囊肿具体的位置和层次关系,而这个病人的囊肿是在腘窝内侧,恰好介于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腘肌三者构成的区域之间,所以这个囊肿很有可能会受到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张力的刺激,一旦囊肿受到刺激,囊肿的滑膜系统就会分泌滑液,导致腘窝后方的憋胀感增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合病人走路跛行,小腿后侧有抽筋感,就可以确定病人在走路的过程中,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张力增加,刺激到滑囊分泌滑液,使滑囊变得肿胀,反过来刺激到胫神经。</p> <p class="ql-block">在上面截图中绿色标记的就是胫神经,胫神经正好在这个区域穿过,沿着比目鱼肌深面继续下行,所以当肿胀的囊肿刺激到胫神经后,就会诱发病人走路时下肢的症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此,想通过保守治疗来改善这个病人腘窝囊肿的急症,首先要执行以下两点:</p><p class="ql-block">1、尽量制动,降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张力,减少对囊肿的刺激</p><p class="ql-block">2、松解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进一步降低这两条肌肉的张力,大幅减少对囊肿的刺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囊肿不被刺激,就会停止分泌滑液,而囊肿内现有的滑液,会自然被人体代谢吸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是案例分析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观看,如果想提高运动康复技能,欢迎您加入高斯答疑群,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