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一, 阴雨天。第一节,见识了好几位揉眼搓眼的“特困生”,怎么办?提醒,反复提醒,尊重客气、有理有据的提醒。对于坐姿或走神的同学,平静精确、不厌其烦的告诉他第几次提醒。咱的课前心理建设也不是白做的,备课内容设置的略少,复习+新授一节课容量刚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岩松说,不平静就不会幸福。遇到推拉不动或学生浮躁的情况,老师心情会郁闷会愤怒,如果火山爆发,于课堂于身体我们得不偿失,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弹性和创造力。有一句话,“你要忍,忍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对于教学,忍显得被动,但我们可以主动向内看,向内听,向内生长。我们可以思考:学生为什么不是顺溜的读和说?症结在哪里?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怎么和他们说明白知识点或者道理?平静下来,有话慢慢说。做语言能量的管理者,语言变了,气场就变了,气场变了,情况或许就转变了。作为教师,威压不可缺,但平等对话与尊重引导更是缺不得。孩子就是孩子,大人都时不时的孩子气,何况孩子?</p> <p class="ql-block"> 近期学校的文体活动让我从另一面看到很多孩子熠熠发光。尽管他们在课堂上并没有那么活跃、那么突出,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原来他们的闪光点在这儿,他们的舞台在这儿。希望这份优势效应能够延伸到课本与课堂,让他们有更稳定的气场和更强大的内心。我们在课堂上仅仅看到孩子们的一面,但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只有充分尊重让孩子们勇于展示,他们的整体性才会得到充分表达。而我们能做的是全力以赴地培养一颗光明喜悦的向上之心。</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是一个全息的小宇宙,我们心怀赤诚,用教育的方法、情怀、信念去唤醒一个个小宇宙,让他们充满创造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