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常常问自己,旅行的意义是什么?阅山河,观天地,见众生,寻自己…这也许是最好的答案。一众人的游叫旅游,一个人的游才是旅行。不为别的,只为遵从自己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游历了众多大山名川,久负盛名的黄山、宏村却没去过,不免心存不甘。感受了人从众的累,想给自己心灵放个假。</p> <p class="ql-block">从重庆江北T3航站出发,东方航空经过2个多小时安全把我送到黄山下的屯溪老街。入住蝶尚兰花酒店,这是个爱好种植兰花的老板,不但在大厅外开辟了一个兰草苑,整个酒店也布置得古韵幽香,一踏进大门,便有隔绝喧嚣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一、漫游屯溪老街</p><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白墙黑瓦,马头墙鳞次栉比,石板路意境幽古,店铺楼参差错落,老字号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老街以当地各色名小吃和特色产品为主,是当地政府为外来游客打造的聚休闲娱乐购物的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所售商品以土产为主,黄山烧饼,臭鳜鱼、毛豆腐、各种菌类,葛藤系列、竹笋系列、竹制品。茶有黄山毛峰、黄山毛尖、祁门红茶、太平猴魁。</p><p class="ql-block">宣城宣纸、歙县歙砚、徽墨,湖笔,所以屯溪老街也是文房四宝的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到老街时,下大雨,天色不好,胜在人烟稀少,雨中游古街,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种闲适散淡独自清冷的感觉,在大大小小的巷子里转来转去,把自己转晕,转迷路。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古人淋过的雨,我便在这古街里淋过。</p> <p class="ql-block">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救驾烧饼”,“皇印烧饼”,是徽州传统名吃,其主要原料是面粉、肥肉、梅干菜、芝麻、盐、菜油为食材,经多道工序烘烤而成,个头圆小 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其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诗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黄山多云雾,徽州出好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安徽,不仅出好茶,还出“奇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外,还有诸如:太平猴魁,广德黄金芽等!安徽茗茶众多,我最喜欢的一款茶,那就是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新明猴坑、猴岗一带,为“尖茶之冠”,太平猴魁包括猴魁,猴尖,尖茶三个品种,太平猴魁又以猴坑为最,当然,价格也是醉人。</span></p><p class="ql-block">在徽州旅行期间,我除了去景点,便是空闲时去各茶店品茶,不管你买不买,店家都会很热情的为你到上刚冲泡好的茶,小小一杯,暖心又暖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红馄饨店</p> <p class="ql-block">徽菜口味鲜辣为主。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p><p class="ql-block">馄饨却是皮薄肉多鲜,汤料清淡。成了我在徽州旅行的主打餐食。</p> <p class="ql-block">毛豆腐是一种安徽传统的豆腐制品,以优质黄豆为主料,经过挑选、浸泡、磨浆、过滤、发酵,加工而成。毛豆腐不同于臭豆腐,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这些茸毛就是菌丝,在菌丝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味道,远闻臭,细闻鲜香浓烈,绵软细滑,入口鲜嫩滑爽。可以和辣椒面拌,油炸,香煎味道都很好吃。但是,我却吃不惯,包括臭鳜鱼。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 <p class="ql-block">二、登大美黄山</p><p class="ql-block">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p><p class="ql-block">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登山前日大雨,所以山上雾大,一直云里雾里,朦朦胧胧。一会雾散开,可看到少许景色,当打开手机,却什么也看不见了,索性不拍照,专心爬山。</p> <p class="ql-block">我的线路:玉屏风索道…迎客松…送客松…鳄鱼峰…一线天…光明顶…西海大峡谷…白鹅岭…云谷寺索道。全程接近8小时,硬鞋对石板,尽管带上了登山杖和护膝,还是走得很累。</p> <p class="ql-block">黄山西海大峡谷因谷中有白云溪,又称“白云谷”,自钓桥庵至排云亭下,全长约15公里,为黄山有名的大峡谷之一。上下有网红小火车,其实就是重庆人上下坡的缆车,只是距离要长些,建在深山峡谷,所以费用是上下200块。想想在重庆以前2块钱的上下班交通工具,此时身价百倍,不远千里来坐,也是好玩。</p> <p class="ql-block">黄山挑山工,看着沉重的物质被一步一步的挑上山,80元一位的团餐也能理解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没看到大美的黄山,也是遗憾,好在导游理解游人心情,发来大美图片慰籍心灵,盗图几张,也算不虚此行吧。</p> <p class="ql-block">三、画里乡村…水墨宏村</p><p class="ql-block">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最美古遗宏村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美丽古村落,被世人誉为“中国画里乡村”。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宏村是一座“牛形村落”,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民居为牛躯,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河溪上架起的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宏村三面环山,布局基本上保持坐北朝南状,基址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宏村的古建筑为徽式建筑,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檐角起垫飞翘,整个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使宏村村落的整体轮廓与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眉。</p> <p class="ql-block">宏村村落格局是以月沼为核心地带,月沼正北汪氏宗祠、乐叙堂是宗族精神的寄托和依靠,因此月沼周围成为宏村人流集散最频繁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在宏村,汪氏祠堂里供奉着一个女人,她就是胡重娘,也是徽州唯一一个被供在祠堂里的女性。</p><p class="ql-block">胡重娘,西递才女,嫁与宏村汪辛为妻。1407年左右,先把村中的天然清泉开挖成月塘,作为“牛胃”,后来又开凿400多米的水圳作为牛场,饮水入户,从而奠定了这个牛型村落的基本结构。虽是“三寸金莲”小脚,但胡重娘到处奔走,勘察山脉河流情况,实地调查。最终在封建统治下,为宏村的处处入画、景景怡人做出了不朽的功勋,今难以复刻,因此摘得“史上第一女设计师”的美誉。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p> <p class="ql-block">“牛肠”是宏村水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全长约1300米的水渠,顺地势而建,蜿蜒的水渠,沿房屋外围而铺设,将整个村落串连起来,并将水引入每家每户。这样既贯通了街巷的水系,又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就是宏村水圳的最好注解。</p><p class="ql-block">宏村对水资源的管理十分成熟,村中早有族规规定:早上八点之前是取饮用水的时间,八点之后才能浣洗。为了保证生活用水的清洁,族规中还有一条,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圳。</p> <p class="ql-block">在宏村漫步,仿佛穿越时空之门进入了古代的江南水乡,美不胜收的明清建筑、川流不息的河流和桥梁、参天的古树,都如同一幅传世的画卷,把人带回到了宏村的古时代。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绝代风华,感受到宏村独特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宏村还是苏州园林艺术的摇篮之一,园中小径蜿蜒,水流迂回,石桥卧波,而其背后更是隐藏着整个古文化的哲学,更让人惊叹于中国建筑之精深。</p> <p class="ql-block">宏村的美景让人陶醉,置身其中,人仿佛也变得格外渺小。虽然也是商业化了,但穿梭在这里的深深巷陌,斑驳的墙壁,光滑凹凸的石板小径,这样一座承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古村落,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历史过往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深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带给了人们深深的感受与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四、桃源人家…西递</p><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是对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村落最贴切的描述。</p><p class="ql-block">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西递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徽州三雕、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西递900年,宏村800多年,比宏村还早几十年。</p> <p class="ql-block">在西递村口就有一个澄澈宽广的湖泊——明经湖。湖畔矗立着的一座历史悠久的青石牌坊,叫做胡文光牌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该座牌坊属于西递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递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p> <p class="ql-block">北宋皇佑年间这里村落已经形成,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无徽不成商”、“无商不成镇”、“亦商亦儒”,当徽商们挣得家财多回乡置田建屋,培养儿孙读书,乐善好施,捐助公益,福及乡党。所以,徽州古村保留下来的多是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西递游览时,一定要看的就是楹联。楹联是徽州人家规家训的体现,是这家人的处世哲学。楹联文化是徽州文化的精粹,西递的楹联非常有意思,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在瑞玉庭中,有号称徽州第一联的一副楹联,左右两边各有两个错别字。上联“快乐每从辛苦得”的“快”少了一竖,而“辛”多了一横,主人是想告诫子孙后代,要多付出一些辛苦才能收获快乐。下联“便宜多自吃亏”中“多”少了一点,而“亏”多了一点,寓意“多吃一点小亏,可赚大便宜”。胡氏通过这“错”字楹联向后辈表达着他对经营和处世的人生体验。</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康熙年间的“旷古斋”堂前有一幅楹联:“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楹联里有两个错别字。“孝悌”竖心旁去掉了改成“孝弟”,这家主人希望家里的兄弟团结和睦的意思。而“文章”的“章”早字的一竖写出了头,告诉子孙后代要多读书才可以早日出人头地</p> <p class="ql-block">西递有一处房子很有趣,是清朝文士胡文照的旧居。他家的房子有一个切面原本是突出来的。主人为了让过往的行人、车辆、轿子方便转弯,把这个墙角削去一部分,形成一个斜切面,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拐弯抹角”。并且把整个房子地基往后挪了一米,在自家门楣上写有“做退一步想”,由此可见主人家仁义礼让的处世哲学。</p> <p class="ql-block">最有意思的就是这胡氏宗祠,里面有一幅“孝”字,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亲手书写。细看此字,集字画为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寓意深长。右边字顶端的部分像一个后生拱手作揖跪拜父母,而左边的部分活脱一个猴子的嘴脸,似在拳打脚踢。其间寓意令人深思:凡是人必孝敬老人,不孝则是畜生。充分体现了敬老尊老的中华美德。</p> <p class="ql-block">来西递,除了村落布局,看建筑,细节就是看砖木石三雕了,砖雕木雕石雕被称为徽州三绝。徽州三雕的内容主要为博古吉图、民间传说、戏文故事、民情风俗、渔樵耕读等。浮雕、透雕、圆雕、线雕与多种技法的并用。这个透雕代表的是落叶归根。</p> <p class="ql-block">西递自然风光很美,更美的是这里的文化。千百年来的文明演化,在西递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个千年古村落,历史还在不断丰厚,文化传承还在延续......</p> <p class="ql-block">宏村,西递均属安徽省黟县的中国传统古村落。</p><p class="ql-block">宏村整体呈牛形;西递村整体呈船形。</p><p class="ql-block">宏村属当地平民百姓及商户居住地;西递村为宦官人家居住地。</p><p class="ql-block">宏村有800多年历史;西递有900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宏村有山有水,适合拍照,景区人多;西递建筑更有特色,人较少,比较宁谧。</p><p class="ql-block">想看风景、拍照,去宏村;了解文化、享受清静,选择西递。</p> <p class="ql-block">“门当”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又叫抱鼓石。一般放置于古代传统建筑大门两侧,用于显示古代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门庭装饰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户对”是指门楣上面用来固定门框的砖雕或木雕,因为都是双数,所以叫“户对”。“户对”通常为圆柱形或方形,每根约长30厘米,与地面平行。“户对”的横截面刻有图案,而“户对”的多少是与主人家的财势成正比。</p><p class="ql-block">古时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代表着相同的阶级,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教养,为以后婚姻的和美殿下基础,不无道理。</p><p class="ql-block">门当户对千年姻缘古人训,彼心相联百年福寿世人知。</p><p class="ql-block">古人的婚姻仪式岂是现代速食婚姻可比?!</p> <p class="ql-block">五、梯云人家…婺源篁岭</p><p class="ql-block">篁岭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婺源县原直隶安徽省。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由安徽划归江西,1971年划归江西上饶)</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景物以篁岭晒秋、梯田花海、山寨村落、徽派古建等为主要特色。</p> <p class="ql-block">婺源篁岭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户穿村,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600多年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p> <p class="ql-block">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庄平地极少,屋顶架晒成了主要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篁岭人家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顶层全层拓开搭起晒架。同时,晒架与屋顶的高低对比,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p> <p class="ql-block">篁岭晒秋…篁岭独具古韵的阁楼人家,处处可见绚烂的晒秋。稻谷、玉米、南瓜、豌豆、萝卜晒在竹匾上,用横木托着。红的黄的,五彩斑斓浓郁的秋色。</p><p class="ql-block">篁岭晒秋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p> <p class="ql-block">在篁岭看到几处生僻字。你能认出几个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面图是天长地久。这个是君亲师。你想到了吗?如果没有人告诉我,我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中国古人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总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在篁岭有一处怪屋…倒屋。</p> <p class="ql-block">婺源篁岭怪屋的房顶是用砖头铺盖的,桌子和椅子是倒挂在地砖的天花板上,同时地板上铺的是天花板,所以进去时候就好像在倒立行走。人站在地上,感觉是倾斜的,感觉马上要倒下。</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六月六,是中国传统的“洗晒节”,也是篁岭的“晒秋节”。</p> <p class="ql-block">“窗衔篁岭千叶匾,门聚幽篁万亩田”就是婺源篁岭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篁岭…四季皆宜,春日的梯田油菜花,夏日的古树绿影。秋天的晒秋五彩斑斓,冬日的果实累累、白雪皑皑。</p><p class="ql-block">篁岭…景随心游。无论开心,难过、孤独,避开尘世纷扰,寻一处人间烟火,诗画天堂,把慌乱的心安放。</p> <p class="ql-block">婺源荷包红鲤,江西省婺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p class="ql-block">婺源荷包红鲤鱼是独特的鱼种,头小尾短,背高腹圆,形似荷包,通体橙红,鲜艳喜庆,肥美细嫩,誉为“婺源四宝”之一,在1985年被钓鱼台宾馆列入国宴。</p><p class="ql-block">2001年5月江泽民亲自观赏和品尝,予以高度评价。此后,婺源荷包红鲤“人间天物”“水中瑰宝”的声名更为远播。</p> <p class="ql-block">六、绿野仙踪…西溪南古村落</p><p class="ql-block">此次印象最深的就是西溪南古村落,美的震撼。是一座有着1200年历史非常低调透着灵气的古村落。<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名副其实的绿野仙踪,</span></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地,现代版的绿野仙踪…西溪南湿地公园坐落于黄山南麓、丰乐河畔的西溪南古镇,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古村落和古树成群。也是曾经的“进士第一村”,村中走出过徽州最早的状元及46位进士。</p><p class="ql-block">是徽州打造的又一个度假景区,尚未开放,便遇3年疫情,至今没收门票。</p> <p class="ql-block">西溪南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村囗是连绵的、厚厚密密的枫杨林。</p> <p class="ql-block">西溪南水口林,四季青青碧碧,郁郁葱葱,足足有四公里长。一年四季的绿色调也是不同的。尤以春天绿得更艳、春水倒影更美。</p> <p class="ql-block">村中私人园林众多,果园遗址可寻。古有八景:"古桐乔木"、"梅溪书屋"、"南山翠屏"、"轴畴绿绕"、"清溪涵月"、"西陇藏云"、"竹林凤呜"、"山源春涨"。</p> <p class="ql-block">这个名气不大,但是景色绝佳的古村落,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来打卡的多是本地人,拖家带口,身着汉服,来拍照休闲游的,人少景美,非常的nice。</p> <p class="ql-block">如有机会,我愿携闺蜜着汉服,带茶具,采集恬静温柔的生活画卷,过过静谧而缓慢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老街(又名黎阳水街,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屯溪老大桥(原名镇海桥)作为他们之间的唯一通道横跨其间。本地人来往较多,“明清有个屯溪,唐宋有个黎阳”,它隐隐地告诉了我们黎阳在昱城人心中的分量。黎阳in巷是在老街的基础上拓展、改造而成的,由现今滨江酒吧休闲街区、特色美食街区及徽文化体验街区(黎阳老街)共同联合打造的一个地方,在黎阳in巷随处可见古朴的徽派建筑与现代时尚建筑的完美融合。因此,此街区已不能与往日的老街相提并论了,黎阳in巷的成立也让屯溪又增添了一处新的“时尚”地标。</p><p class="ql-block">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黎阳in巷便显得分外妩媚迷离。同样是老街,这里有着和屯溪老街迥然不同的风格,时尚与古老,精致与沧桑搭配互补,呈现出屯溪的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少时看《天仙配》爱上黄梅戏,一直心心念念能在当地听上一段,终于如愿以偿,《观灯》,唱出了各色人观灯的心情和神态,情趣十足,尽管很短,知足…</p> <p class="ql-block">“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古人对自己的最高要求。在交通发达的现今,我们未必能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却是容易,说到底都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见识。旅行…让我拥抱未知的世界,顺其自然,随遇而安。</p> <p class="ql-block">后记:这次出游,一直使用电子登机牌,在黄山机场临上飞机时,被拦下,说没有安检处的白色牌子,不明白为什么进得了机场,却要什么安检牌子,明明电子登机牌上已有安检盖章。被凉在一边的我,看见快要起飞的飞机,心里的急得起火,也只能低三下四寻求解决法子。终是补足所有登机手续方上了飞机。是中国人的刻板,也是我的教训,坚决不在偷懒不打登机牌了。这是不是也是出门旅行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