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份承载着很多美好和温暖,纪念母亲无私奉献的母亲节,网络基调“5·20”谐音为“我爱你”,心理健康月“5·25”,谐音为“我爱我”。在5月,在爱他人、爱孩子的时候也请家长朋友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乘着2023年心理健康宣传月的东风,在此邀请每位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重视起来,形成联合保护机制,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所以,希望您能和学校一起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成长环境。对此,我们对家长朋友们有以下建议:</p><p class="ql-block"><br></p> “三件好事”练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和孩子每天想想发生在身边的三件好事,寻找属于自己的小确幸。然后互相分享(建议家长主动跟孩子分享)。我们每一天都有愉悦或满足的瞬间,当你习惯了捕捉这些瞬间,那么幸福的体验也会成为习惯伴你左右。</p> 高质量陪伴孩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一方面,家长们要尽量多花时间陪伴。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做饭用餐,一起户外运动,一起闲聊家常等等,保证与孩子进行温馨的家庭交流时间。另一方面,提高陪伴的质量。平时,孩子在家时,家长应放下手机,做一些亲子互动的小游戏,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谐幸福,感受到父母亲的爱。</span></p> 积极给予正向评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犯错误或者遭遇挫折时,孩子们的心里一定会难过和担心,这时需要家长的洞察和鼓励。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成长和进步,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后有父母的支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孩子提出期望时要适度,不要过分增加孩子心理压力;家长们一定要看到并肯定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和价值。</p> 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家长要在心理上了解和关心孩子,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允许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学会觉察和调节情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家长朋友们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及时觉察和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孩子一个合理宣泄情绪的范本,做孩子的知音,成为孩子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做到“不建议,不否定,不评价”,要和孩子肩并肩的站在一起,避免和孩子发生争吵,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p> 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下列异常情况的:①经诊断有心理疾病或严重心理问题的;②出现过自伤、自残行为的;③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的;④对电子产品过度依赖的;⑤性格突然焦躁的;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变紧张的;⑦不明原因告别、道歉行为的;⑧长时间出现不良情绪或情绪容易失控的;⑨突然失眠、话变多或变少的等等,请家长第一时间、如实与学校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p> 积极面对,及时治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们要明确,生命第一,安全第一。不可只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若孩子疑似出现心理异常情况,请您及时与学校沟通,到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并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痊愈。附: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亲爱的家长,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关爱孩子,呵护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顺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转载于LH心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