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洲书院到南山书院

美友11511574

<p class="ql-block">从松洲书院到南山书院</p><p class="ql-block"> 九龙江是漳州的母亲河,分流为西溪和北溪,好比两只神奇的大手,把两岸的泥沙从出海口硬生生给抱住,抱成一个沃野千里的漳州平原,四季瓜果飘香,松洲书院是她的第一粒香瓜,南山书院是她的另一粒香瓜。两瓜的种植时间虽然相隔久远,味道却一脉相传。</p><p class="ql-block"> 第一粒香瓜坐落于北溪松洲村,是中国早期书院,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景龙二年即公元708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彼时,闽南“蛮獠之乱”结束不久,离686年中国唯一女皇帝武则天允许建制漳州也不够区区二十二年,虽“吉莆归而万邦为宪,太丘处而四境无盗,”然民多愚昧。为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时任闽南龙溪的地方官员席宏于708年给远在长安的漳州刺史陈元光的儿子,主管教育的州文学陈珦去一封言辞恳切的请求信。信中说:“海滨世无仕进者,实无教之忧,非生姿之愧。盖鹿鸣不闻清音,龙门焉敢高仰!望惟开其茅塞。”阅信后,意气风发的陈珦马不停歇地从繁华富庶的古都长安向新兴漳州出发,这里有他童年的回忆,有他牵挂的亲人,有他大展拳脚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在陈珦的主持督办下,书院的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书院选址在风景秀丽的北溪江畔即浦南的松洲保,彼时的松洲保临水面山一马平川,良田沃土无数,距离漳州府不远,是思考治学兴办书院的绝佳地方。很快,一个年轻旺盛的校园,一个能产生思绪和情愫的书院在松洲保适时出现了,陈珦名正言顺的成了她的第一任院长。</p><p class="ql-block"> 松洲书院的创立开启了闽南教育的先河,号称“八闽第一书院。”从此漳州大地掀起了一股清澈的教学之风,从古刮到今,一直生生不息。这期间比较出名的还有白云岩书院,芝山书院,丹霞书院,霞东书院等。白云岩书院是时年已六十高龄,写过“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上看”的中国儒学之大集成者朱熹于1190年知漳时亲手创办的,并在此讲学。朱熹一生“笃意学校,力倡儒学,”知漳时也曾经登临漳州古城的制高点芝山,希望在此“筑室讲学”,发创立书院的宏愿,可惜不久调离。后来另一位知州危缜为实现朱熹的意愿,在芝山之麓(今漳州一中内)创建龙江书院,她是芝山书院的前身,宋末该书院毁于战乱。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漳州知府魏荔彤又重修,并于东侧另建仰文书院,后来又把龙江和仰文两书院合并,称为芝山书院。丹霞书院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由知府刘良壁创建,中祀朱熹,外建半月楼、魁星阁、书舍,后又添建后堂架楼和围墙。是清朝后期漳州较大的书院。霞东书院在今浦头街后田,清初原为提督蓝理的馆地。乾隆年间,由太傅蔡世远改为文昌宫并作书院,命名为霞东书院。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龙溪知县姚莹重修。该书院房舍仍在,室内保存有清龙溪知县姚莹重修碑记一座。读者有兴趣可以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九龙江西溪的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流不息。转眼到了公园2018年7月31日,这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好日子。因为这一天,被网友戏称世界上最小的书院——南山书院,诞生了,就在丹霞山下,就在九龙江畔。书院小而巧,掩藏在一片翠绿碧绿深绿浅绿当中,大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韵味。书院临水而立,静而雅,听得见鸟鸣花开的声音,闻得到“人之初,性本善”的雅雅童音。内有木雕孔子行教像,栩栩如生,彬彬有礼,让每一个来访者顶礼膜拜。如今南山书院已经三周岁多了,凌波仙子水仙雕像成了她的邻居,幽默大师林语堂铜像成了她的亲戚。书院早已名声大噪,声名远播,来自世界各地的慕名者纷至沓来,为她建言献策,共同为她添光加彩。</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缔造者——庄舍先生,先生系闽南师大教师,致力于传播文化和教育。庄舍先生是一个自律的人,从近年来每日不间断的“早上好,心怀喜悦,一天美好”的问候和“晚安,心有感恩,吉祥安宁”的祝福可见一斑。先生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从他的随笔,特别是他作词作曲南山书院之歌可知一二。这里不得不展示一下:</p><p class="ql-block">龙江南</p><p class="ql-block">丹霞北</p><p class="ql-block">绿柳碧云天</p><p class="ql-block">一水一脉文气聚</p><p class="ql-block">书院冠南山</p><p class="ql-block">白云闲</p><p class="ql-block">留书房</p><p class="ql-block">明月清风伴</p><p class="ql-block">再为往圣继绝学</p><p class="ql-block">心放天地间</p><p class="ql-block"> 书院浇筑了先生多年的梦想和心血。书院立院宗旨明确:“传承国学、弘扬文化、联结世界”,本着“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和“厚生乐教”的教学理念,南山书院担负着“育人传道”和引领文化的使命,既要弘扬传统文化,又要宣传本土文化,更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另一种语言的载体推向世界。</p><p class="ql-block"> 如今, 书院的三大体系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是文化活动,每周都有各类文化文艺团体轮流主持书院。二是讲座和论坛,提前在书院公众号上发布时间安排,聘请高校专家团队和各地文化名流讲学。第三体系为课程建设,目前已推出19门免费公益课程,吸引众多不同年龄段的学员参加,未来将开设国内和国际夏令营,宣扬漳州,联结世界。</p><p class="ql-block"> 文化,是一座城的灵魂,引领人们的思想内涵和素养。“文化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修养,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南山书院提倡的就是这样的引领和修养,其核心思想是“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人助人”的人文精神。不得不说南山书院,是一座根植于本土文化的书院,是一座发扬传统文化的书院,也是一座融合南山的厚重和九龙江诗意的现代书院,她必将通过现代媒体方式,联结全国,联结世界。</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漳州本土文化也从北溪的松洲书院跨越千年时空之门,踏步迈入春暖花开的西溪南山书院。此刻,南山书院清风拂面,鸥鹭翩翔,渔舟悠闲,书声琅琅。她宛如清纯少女一般,端坐溪畔,照影梳妆,迎接四面八方热爱文化人们的到来。</p><p class="ql-block">漳州作协会员 王森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