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明理之师,寻明师之道,育明白之生

晴空

<p class="ql-block">  5月28日,培训学习的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带着昨日的兴奋和对今日的好奇,继续今天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早上聆听孙学梅老师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数与形》,感受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感受到了课堂巧妙设计的魅力,感受到了学生素养落实的实效魅力!</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通过引出图形,通过五个小环节,看一看,由图想到个数;说一说,由出示的想象到下一个图形,思考多几个?多在哪里?;写一写,三种不同表示方法(个数、乘法算式、加法算式);比一比,观察角度不同,表示方式不同,小结: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就是几的平方,数中看到对应的形,形中找到对应的数,数形互助;想一想,巧妙设计练习,数与形相互转化转化,相互结合,能方便我们发现规律,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教材中体现数形互助的例子,如分数三分之二的认识,以形助数,两个很接近的角的大小比较,标上度数,以数助形,再比如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用条形统计图来清晰呈现。最后总结为四句: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p> <p class="ql-block">  罗鸣亮老师以“说理——让核心素养落地”为题,通过淘气的算法引出学生的判断,继而让学生互相辩证,最后说错的学生越来越来少最后没有,以理服人,以理育人。关注每位学生,化难为简,互动生成,让学生理解算法只是知识,而选择才是智慧。</p> <p class="ql-block">  吕世虎教授从课标的地位,修订背景,十大措施,“三纲六目十八点”提纲挈领的谈课标修订的重要意义。接下来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个方面,展开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一方面教教师如何在对比中解读课标,一方面教教师如何理解课标并与课程结合,以编者的视角,帮助我们打开思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培训教师与吕世虎教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师与罗鸣亮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彩评论获奖学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学习最终应该要落实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将带着反思和启示,做明理之师,寻明师之道,教明白之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赵奇明</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28日深夜小记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仅自己的个人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p>

数形

课标

学生

课程

教师

老师

算式

之师

寻明

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