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里的种植区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幼儿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窗口,蕴含着无限的教育契机。种植区作为幼儿园里的“隐性课程”,能够提升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幼儿坚毅、专注、责任等良好的品质,对幼儿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某天上午,那天上午的水果是小番茄,吃着吃着,孩子们讨论起来“番茄长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番茄长得像樱桃一样,我妈妈带我去摘过樱桃,长在树上,它也应该长在树上吧!</p><p class="ql-block"> 🧒:不对不对,我奶奶说长在地里面。</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说了起来,于是,为了让孩子解关于番茄更多秘密,感受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中一班生成了班本课程《嗨!番茄》。</p> 活动调查与分析 <p class="ql-block"> 从“番茄长大需要什么”统计表可以看出,多数孩子知道番茄长大需要阳光、浇水等,有少部分小朋友知道番茄长大需要除草、除虫等,在后期照顾番茄中可以拓展幼儿这方面的经验。</p> 种植前讨论 <p class="ql-block"> 在种植前,孩子们一起讨论“怎么种番茄”🍅孩子们纷纷积极的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p> 种植啦 <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充分后,提上水壶,拿上铲子,孩子们开始种植啦!先挖个坑,一只手扶着番茄苗,一只手用铲子把土埋住番茄苗根部,最后再浇浇水。</p> <p class="ql-block"> 番茄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番茄可能长成什么样子呢?可能结几个果子呢?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孩子们参与其中,一起照顾番茄,见证番茄的成长。</p> 番茄倒了 <p class="ql-block"> 一天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发现“番茄倒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用手扶起番茄枝。这时候我呼唤他一起过来散步,孩子说:“可是,我们走了番茄就更加会倒下来了。"我回应到:“用手扶着的确不是长久之计,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帮助番茄呢?等会回教室找更多的人一起想想办法,好好计划我们的拯救行动吧!”</p> <p class="ql-block"> 在观察与讨论中,幼儿发现番茄“弯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进行集体讨论,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小朋友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以倾听为主,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在经过一番讨论后,我们一起总结了“番茄弯腰”的原因:番茄宝宝太重了,枝干细无法承受重量;番茄长的太高,比支杆还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番茄🍅太重了!枝条太细支撑不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番茄长的太高,比支杆还高。</p> <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些问题,幼儿自主思考、分组制定计划,查询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保洁奶奶等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帮助番茄。</p><p class="ql-block"> 最终确定了解决方案:用长支杆代替短支杆来支撑番茄苗。通过与家庭通力合作下,给孩子们找来了许多长支杆材料!👏</p> <p class="ql-block">《指南》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征和物体的结构特点。只有幼儿亲自实践、亲自观察、通过与番茄的亲密接触后才会获取答案,因此我们的番茄才能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此后的每一天,孩子们经常去种植区里看望番茄,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番茄慢慢在长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