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泉靈气动寰宇 “许昌人”改人类史

精致的余生

<p class="ql-block">  许昌灵井以“靈”而名扬华夏,水是其灵魂,因为水是龙隐而潜身之所,腾而耀日乘云之基,有了“旱不涸涝不溢”总是解民生之倒悬的水,龙才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被誉为人间最“靈”的神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灵井镇处于交通东西南北之要处,又是每逢动乱之际,拱卫许昌城之重地。帝王将相运筹帷幄后的“车粼粼马啸啸声,文人骚客恋于山水景观,附庸风雅的吟诵声,民旅商估摩肩接踵烟火朝夕的喧嚣声,最让这个小镇脱颖而出,名震寰宇的就是“灵泉瑞溢”咕咕嘟嘟,叮叮咚咚的水流声。</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97年许庄公的弟弟,姜新臣团结领导许国军民,赶走了监控许国的郑国军队,做了许国国君,史称许穆公。 </p><p class="ql-block"> 雄才大略的许穆公历精图治,大力兴农、振工、和于诸侯,多次受邀参与诸侯国间会盟,在许穆公治理下,许国成了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中不容小觑的国家。 基于此卫惠公才权衡利弊后,把明为叔侄实为兄妹的卫国公主姬淇嫁给了许穆公,姬淇就是青史留名的许穆夫人。 </p><p class="ql-block"> 聪慧过人文武双全的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除了相夫教子外,还出谋划策襄助夫君,甚至一起并肩作战共御外敌,深得许穆公的敬重与挚爱,也受到诸侯各国人士的赞誉。 </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们经过灵井,树木葱郁的北岗时,站在岗上西望具茨山龙蟠虎踞,近看岗下一湾粼粼的湖水,从湖中析出的一条不大的溪流,揺碎洒在水面上的阳光,潺潺吟唱着,轻快地跳跃着蜿蜒向东流去。这场景让许穆夫人喜上眉梢笑在心头!好像卫国家乡的淇水一样徜徉在她面前,思乡的情怀油然而生久久不能平息。 </p><p class="ql-block"> 许穆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随后就命令臣公在岗下,溪流南畔修建了一座行宫,行宫西北角寝殿周围种下一片竹林,院内靈泉处砌一圆井,并修一暗沟把井里泉水通于墙外,方便人们取用。 </p><p class="ql-block"> 行宫落成以后,许穆夫人非常喜爱,常常在此逗留忘返,并在这里写下了很多动人诗篇。被收录于著名的《诗经》内就有三首,一首《泉水》一首《竹岸》还有一首就是公元前660年卫国遭北狄侵犯时,许穆夫人回母国救国难时回忆性诗作《载驰》。就是这首诗让许穆夫人享誉世界文坛,被赞为文学史上最早的爱国女诗人。</p><p class="ql-block"> 许穆公和许穆夫人,在一次会盟作战中双双殉国,灵井人感其恩德,把行宫改成穆公神庙而祭之。 </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76年许国因频频受郑国侵犯,许灵公被迫举国迁到楚国的叶地以避郑祸。许穆夫人后辈卫灵公经过此处,感许穆夫人救卫国于危难,续卫国运,就在此重修殿阁并塑许穆夫人像于神庙内。</p><p class="ql-block"> 北宋年间因灵井“其水色玄而气温,涝不溢,旱不涸,灌田数百亩,每祈雨辄应,民以龙潜其中”,就把庙墙内圆井和墙外方池都用方砖砌护,并在池泉上方加盖了三重檐阁楼,阁楼穹顶塑一青一白双龙对着泉池,水动龙动,加上阁楼檐角所悬铜铃应风而呤呤作响,声震八方。改名为水母仙娘庙而顶礼膜拜,并在许穆夫人寝宫竹林处修一观音娘娘庙。</p><p class="ql-block"> 后来因“靈泉瑞溢”把水母仙娘庙”改为“靈井大庙”供奉水母仙娘被善男信女膜拜,也成为许州一景而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 灵泉外溢之水顺着北高南低之勢流到南寨墙处汇成“寨海”,灵井街内时而顺着沟壑暗流,时而从街角路面上石条上明流叮叮咚咚的水流声,小孩儿踩水嬉闹声,“寨海”旁妇女洗衣捣练声,让灵井街上欢乐一片,趣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是水让灵井活了,火了!</p> <p class="ql-block"> 王井,李井,靈井三眼自流泉井共同形成许州十景之一“靈泉瑞溢”奇观,这也是灵井镇引以为傲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王井自流泉在寨子西门外,本来是一条沿灵井北岗南坡底下一条往东流淌的小河的源头。1959年灵井公社领导为了增加岗上土地粮食产量,决定把王井泉眼处扩大并垒砌成圆桶状水囤,待水位升高后,让水自流入入紧靠南边又修的水塔,再用渡槽引泉水上岗浇灌庄稼。可是王井自流泉的水位没有升到预期位置,只得做罢。</p><p class="ql-block"> 在扩大泉眼挖深扩大坑塘的过程中,村民挖出了许多骨头化石被当地人叫作可以止血的“龙骨”,同时又挖出很多的石英石片。刚好被一位参与劳动的考古学家周国兴看到,他就搜集了一千多块石头,还有一些骨骼化石。经他研究后确认王井附近地域,很有可能是旧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遗址,但限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水势比较旺盛,没法开展考古发掘工作。</p><p class="ql-block"> 可就在挖坑塘的时候发现,灵井,和李井这两眼自流泉水位陡然下降。“靈泉瑞溢”的现象消失了!王井确仍自流到了2005年。</p><p class="ql-block"> 就在2005年的一天,王井,李井,靈井的井水突然断流,泉水顺着泉眼急速退去,三眼井从此干涸。人们一时间纷纷叹息,这灵井的消失会不会把灵井的“靈”气也带走了呢?</p><p class="ql-block"> 没多久,一只考古队进驻王井,经李占阳领队,考古发掘让灵井又一次名扬天下,甚至震动了世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5年至201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灵井“许昌人”遗址进行了连续12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距今12.5万年至10.5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并在头盖骨出土的地方以出土文物“骨雕鸟”为灵感重新创意修建了一座白色建筑,来保护和展示这一重大的考古成果。</p><p class="ql-block"> 展厅就像一只白色的大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飞翔,那掠过水面时的优美姿态深深地吸引着来参观的人们。展厅呈座西面东南北向分布,南端数米处有两座蓝砖砌就的水囤状建筑,矮一点的是砌在王井泉眼上的水囤,那高一点大一点的是为架渡槽而修的水塔。</p><p class="ql-block"> 展厅内南半部是考古发掘坑,展厅南墙下端是透明玻璃墙,发掘坑东,南,西三面上端玻璃栈道与发掘坑北面沿口都安装有不锈钢护栏,共同保护着人们安全参观。发掘坑底部凸凹不平的地面已长出嫩草,有两处插有小标牌,以显示头盖骨出土时的原始位置。展厅北半部布有多块儿KT板介绍了遗址挖掘进度,考古成果,遗址重大意义等丰富祥实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 发掘坑底部距展厅地平有五米深,从上到下从北宋,商周,新时器,旧时器分十一个考古文化层 ,在第五层新时器时代出土了 约91块儿早期 陶片,日本东京大学研究机构对其中7件陶片上附着的碳残留物进行碳14年代测定,得出的结论是距今10870年-9305年。因此,“许昌人”遗址是目前中国中原地区发现早期陶片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遗址。</p><p class="ql-block"> 同在第五层出土的鸟雕像是经过精心制作的,它是用一块中等大小的哺乳动物肢骨残片雕刻而成,雕刻前骨头经过加热处理,艺术家使用了研磨、琢削、刮削、切割等4种不同的技术,在物体表面留下了68个微小界面。这一骨雕作品将东亚雕塑艺术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它也是迄今所知唯一的动物站在基座上的旧石器时代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 早期陶片,和骨雕鸟的出土充分说明古老的许昌地区生活的早期人类是中原地区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也彰显了“许昌人”的非凡智慧和伟大的创造精神。</p><p class="ql-block"> 骨雕鸟也成了现在许昌人设计建造灵井“许昌人”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灵感之源,是古代先祖与当下人智慧碰撞创新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遗址最重要的发现就是第十一文化层两颗12.5万年至10.5万年古人类头盖骨的横空出世。</p><p class="ql-block">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现代人类起源问题,国际上以西方学者为主提出了用先进的DNA技术做支撑的“夏娃学说”认为“现代人类非洲单一起源论”,中国的古人类学家却不认同这个观点,吴新智院士就提出了“多地区不同起源,并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可是就缺少5万到10万年之间的人类化石作为证据来证明。</p><p class="ql-block"> “许昌人”翔实的化石形态特征和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所以灵井“许昌人”头盖骨的出土终止了“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论”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许昌灵井以水泉地貌特征的古人类遗址再一次把许昌灵井镇,把“靈”气走出国门“靈”动寰宇!</p> <p class="ql-block">  许昌灵井以靈动的泉水扬名于往昔,现在虽说“靈泉瑞溢”不再,却又因“许昌人”遗址而让灵井再放异彩,不能不说灵井之“靈”是源于天成。</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搁笔定稿时,突然对这个“靈”字多看了几眼。 “靈”的古意是天遇大旱,一巫摆下祭品口念真言祈雨而下,所以称其为灵。雨在八卦中类相属艮为山为雨,灵井南北都有山,雨字头有了,灵井有三眼自流泉对应三个“口”是雨字头下仨口,最为神奇的是偏偏在王井所在的地下发现了两个“许昌人”头盖骨,这不是活脱脱的一个“靈”字吗?</p><p class="ql-block"> 看来许昌“靈”井镇的“靈气”是天造地设,</p><p class="ql-block">非人力可撼动,所以许穆夫人因靈泉而成伟大女诗人,以文思泉涌的诗作留名青史,因为有“靈气”,许州才有“靈泉瑞溢”的奇妙景观扬名天下 ,更是这“靈”气让灵井“许昌人”横空出世改变了人类起源与发展史。</p><p class="ql-block"> “许昌人”在过去领先了世界,完全可以相信许昌人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大的伟业,再次领跑世界!</p> <p class="ql-block"> 总策划总审核:韩钦田</p><p class="ql-block"> 图片摄影: 韩钦田、网络</p><p class="ql-block"> 撰文: 赵新伟</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3号于许昌</p> <p class="ql-block">  附记:许穆夫人身世与经历的考证供阅者参考</p> <p class="ql-block">关于许穆夫人的一些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关许穆夫人的信息,很多是从《诗经》中的一首诗《载驰》的作者简介获得。简介说:许穆夫人是卫国一公主,在其十五岁时齐国的齐桓公和许国的许穆公同时向其求婚,她很有远见她不愿意嫁到许国,她认为国与国联姻是要从哪个国家对本国有难时帮助最大来考虑,齐国对卫国帮助会最大,而徐国弱小对卫国帮助不大,所以她愿意嫁到齐国,可是卫国君却贪图许穆公送的大批珍宝把她嫁到许国称为许穆夫人。后来于公元前660年卫国灭国时,胆小如鼠的许穆公不但不出兵救援卫国,反而派许国大夫百般阻拦许穆夫人的拯救母国的壮举,因此写下了《载驰》这不朽爱国诗篇。</p><p class="ql-block"> 这样说许穆夫人和许穆公已有很长很久的时间了!几乎成了标准的样式。通过近一段查找相关史料,我发现这些说法有很多地方说不通,现在我就把自己对许穆夫人和许穆公的一些看法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当初,卫宣公和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儿子公子伋(一作急子),卫宣公便把公子伋托给右公子抚养。卫宣公很宠爱夷姜,因此将公子伋立为太子,并让右公子教导他。</p><p class="ql-block"> 后来,右公子替太子伋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妻,还没有成婚。然而卫宣公看到宣姜长得漂亮,喜欢宣姜竟自己把她娶过来,并再替太子伋娶另外的女子。卫宣公得到宣姜后,宣姜生下两个儿子公子寿(一作寿子)和公子朔,卫宣公让左公子教导他们。</p><p class="ql-block"> 夷姜因此失宠,上吊自杀。夷姜死后,宣姜和公子朔一同诽谤太子伋。卫宣公自从夺娶宣姜后,心里开始厌恶太子伋,总想废掉他。当卫宣公听到说太子伋的坏话时,非常生气,于是派太子伋出使齐国,指使强盗拦在卫国边境莘地等着,交给太子伋白色的旄节,而告诉莘地的强盗,看见手拿白色旄节的人就杀掉他。</p><p class="ql-block">太子伋将要动身时,公子寿知道公子朔仇恨太子伋,而卫宣公想杀掉太子伋,于是对太子伋说:“边境上的强盗看见你手中的白色旄节,就会杀死你,你可不要前去。”并让太子伋赶快逃走。太子伋不同意说:“不能违背父亲的命令而求生,如果世界上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就可以逃到那去。”等到太子伋临走时,公子寿用酒把太子伋灌醉,然后偷走太子伋的白色旄节。公子寿车上插着白色旄节奔驰到莘地,莘地的强盗看见来人果真手持白色旄节,就杀死公子寿。公子寿死后,太子伋赶到,对强盗说:“应该杀掉的是我。他有什么罪?请杀死我吧!”强盗一并杀掉太子伋,然后报告卫宣公。卫宣公于是立公子朔为太子,就是卫惠公。</p> <p class="ql-block">卫惠公元年(鲁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二月,由于宋国多次向郑国索取财物,郑国实在不能忍受,于是联合并帅领纪、鲁两国的军队和卫齐、宋、燕四国联军交战此战以四国联军兵败而告终。卫惠公二年(鲁桓公十四年,公元698年),宋国为了报复遭郑国击败之仇,于是联合卫、齐蔡、陈四国军队攻打郑国诸侯联军焚烧郑国都城的渠门,进入郑国都城到大街上,攻打东郊,占取牛首,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子。</p><p class="ql-block">卫惠公三年(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卫惠公与鲁公、宋庄公、陈庄公在袲地会见,策划攻打郑国。</p><p class="ql-block"> 卫惠公四年(鲁桓公十年,公元前696年)正月,卫惠公与鲁桓公、宋庄公、蔡桓侯在曹国会见,再次策划攻打郑国。同年四月,诸侯联军进攻郑国。</p><p class="ql-block"> 当初,左公子洩和右公子职对于卫惠公获立太子感到愤愤不平。同年十一月,左公子洩、右公子职怨恨卫惠公诽谤杀害太子伋而取代他继位,于是起兵作乱,进攻卫惠公,拥立太子伋同母弟公子黔牟为国君,史称卫君黔牟,卫惠公逃亡到齐国。</p><p class="ql-block"> 卫君黔牟八年(鲁庄公六年,公元前688年),齐襄公率领诸侯奉周庄王命令共同讨伐卫国,护送卫惠公回国,诛杀左公子洩、右公子职。卫君黔牟逃奔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卫惠公复位。</p><p class="ql-block"> 卫惠公二十年(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卫惠公与齐、宋、郑等国国君在鄄地会见。</p><p class="ql-block"> 卫惠公二十一年(鲁庄公十五年,公元前679年),卫惠公再度与齐、宋、郑等国国君在鄄地会见,齐国开始称霸。</p><p class="ql-block"> 卫惠公二十二年(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因郑国侵犯宋国,卫惠公联合宋、齐两国讨伐郑国。同年十二月,卫惠公与鲁、齐、宋、郑等国国君在幽地结盟。</p><p class="ql-block"> 卫惠公二十五年(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卫惠公怨恨东周收容安置卫君黔牟,便联合南燕国共同攻打东周。周惠王出奔到温邑。卫国和南燕国就拥立周惠王的弟弟王子颓为王。</p><p class="ql-block"> 卫惠公三十一年(鲁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69年)五月癸丑日,卫惠公去世,谥号惠公。卫惠公死后,其子公子赤继位,是为卫懿公。</p> <p class="ql-block">卫宣公本来为太子公子伋(急子)娶妻子,把宣姜迎娶到卫国。卫宣公见宣姜是个美人,就趁急子出使郑国的机会,自己把宣姜娶为自己的夫人,之后宣姜生下公子寿、公子朔两个儿子。宣姜与公子朔挑拨太子伋与宣公的关系,于是宣公派太子伋出使齐国,并派人冒充盗贼在莘杀掉他。</p><p class="ql-block">公子寿密告太子伋,劝他逃离外国。太子伋拒绝了,公子寿只好在临行前与他饮酒,想代替太子伋受死。他持白旄到了卫国边境莘地。盗贼见到白旄以为他就是太子伋,于是杀了公子寿。太子伋酒醒了,看到一旁弟弟的尸体,大哭:“所当杀乃我也。”盗贼又杀了太子伋。</p><p class="ql-block">宣公两个儿子都死了,只好立公子朔为太子。次年(前700年),宣公薨逝,太子朔即位为卫惠公。卫惠公即位后,地位非常不稳固。太子伋和公子寿各有党羽,他们时刻想为两位公子报仇,于是不久发动政变,赶走了卫惠公,立公子伋之弟黔牟为卫国国君。后来卫惠公从齐国搬兵,齐军攻下卫国,赶走卫君黔牟,杀掉了叛乱的右公子职和左公子泄,卫惠公再次上台。 但是卫国国内两公子的党羽势力仍然很强。为了安抚卫国国人和两公子的势力,齐襄公出了一个馊主意,作主把宣姜改嫁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卫昭伯),生三子二女</p><p class="ql-block">家庭成员</p><p class="ql-block">父亲</p><p class="ql-block">齐僖公</p><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兄弟</p><p class="ql-block">齐襄公</p><p class="ql-block">齐桓公</p><p class="ql-block">公子纠</p><p class="ql-block">公子彭生</p><p class="ql-block">姐妹</p><p class="ql-block">文姜,嫁鲁桓公</p><p class="ql-block">丈夫</p><p class="ql-block">第一任丈夫:卫宣公</p><p class="ql-block">第二任丈夫:卫昭伯(又称公子顽,卫宣公庶长子)</p><p class="ql-block">子女</p><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公子寿,与卫宣公所生长子</p><p class="ql-block">卫惠公,与卫宣公所生次子</p><p class="ql-block">齐子,与卫昭伯所生长子</p><p class="ql-block">卫戴公,与卫昭伯所生次子</p><p class="ql-block">卫文公,与卫昭伯所生三子</p><p class="ql-block">女儿</p><p class="ql-block">宋桓夫人,与卫昭伯所生长女,嫁宋桓公。</p><p class="ql-block">许穆夫人,与卫昭伯所生次女,嫁许穆公。</p> <p class="ql-block">许穆夫人是卫宣公庶子卫昭伯与宣姜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这是按父系论,按母系论就是姑姑)。春秋之际,卫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诸侯各国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带有亲善和结盟的性质。</p><p class="ql-block">远嫁许国</p><p class="ql-block">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卫懿公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许穆夫人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没有力量前来救援。而齐国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卫懿公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4]</p><p class="ql-block">许穆夫人自幼性聪敏,有才华,貌美多姿,能歌擅诗。嫁许穆公后,时刻怀念故乡,常登高以抒忧情,或采蝱以疗郁结,并借诗咏志,作《竹竿》、《泉水》等诗传世。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卫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她想让许穆公帮忙收复国土,但许穆公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气恨交加,她毅然决定亲自快马加鞭赶赴漕邑。许国的大臣纷纷去拦阻她,指责她。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载驰》,表明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归国的决心。许穆夫人回到卫国后,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齐国求援。齐国国君桓公感其爱国之情,遣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帮助卫国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又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3]</p><p class="ql-block">救国</p><p class="ql-block">绝世红颜矗风雨,挺身而出是为卫。</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60年,北狄发动对卫国的入侵,很快被灭亡。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卫国遗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p><p class="ql-block">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一直怀念着卫国。当她听到卫国国破君亡的噩耗之后,痛彻肺腑,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跃马疆场抗敌复国,报仇雪耻。她去请求许穆公援救卫国,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置之不理,经过反复考虑,她带领当初随嫁到许国的自己身边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宫室和刚被拥立的戴公(许穆夫人的哥哥)相见。许穆夫人抵达后,首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不久,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齐国求援。就在此时,许国大臣接踵而来,对许穆夫人大加抱怨,有的责怪她考虑不慎,有的嘲笑她徒劳无益,有的指责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企图把许穆夫人拦截回来。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载驰》)。意思是,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渡济水返卫国不对,也断难使我改变初衷;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许穆夫人拯救卫国的决心不可改变。</p><p class="ql-block">许穆夫人像</p><p class="ql-block">卫国得到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卫国。同时,宋、许等国也派人参战,打退了北狄,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今河南安阳市滑县)重建都城,恢复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延续四百多年。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奔走不懈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人物关系</p><p class="ql-block">母亲:宣姜,齐僖公之女</p><p class="ql-block">父亲:卫昭伯(又称公子顽,卫宣公之子)</p><p class="ql-block">丈夫:许穆公</p><p class="ql-block">哥哥:公子寿,宣姜与卫宣公所生长子</p><p class="ql-block">哥哥:卫惠公,宣姜与卫宣公所生次子</p><p class="ql-block">哥哥:齐子,宣姜与卫昭伯所生长子</p><p class="ql-block">哥哥:卫戴公,宣姜与卫昭伯所生次子</p><p class="ql-block">哥哥:卫文公,宣姜与卫昭伯所生三子</p><p class="ql-block">姐姐:宋桓夫人,宣姜与卫昭伯所生长女,嫁宋桓公</p><p class="ql-block">后世评价</p><p class="ql-block">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p><p class="ql-block">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载驰》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p> <p class="ql-block">通过以上史料我想大家很快就找到疑点了!第一点:许穆夫人生于公元前690年是十五岁开始谈婚论嫁的也就是公元前675年,而当时的国君是卫惠公不是卫懿公同意嫁给许穆公,那许国送厚礼就是无稽之谈。</p><p class="ql-block"> 卫国的最重要敌人是郑国,而宋国,和许国都是和郑国交战过,所以卫惠公许嫁许穆公正是为卫国安全而联姻。卫惠公出奔齐国八年一他看到齐国的齐襄公,齐桓公之缺点而不嫁齐桓公是明智之举,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 许穆公帅领许国军队参与了救卫国之难,许穆夫人救卫后回许国是天经地义的事,和许穆公并肩作战,同时殉国于公元前656年,有史实为证。</p><p class="ql-block"> 凡謚号为“穆”者有雄才大略之君才能用,说许穆公胆小如鼠不合史实。</p><p class="ql-block"> 许穆公领导军民把居许之西偏的郑国军队赶走,许国在许穆公在位间没受郑国,楚国,晋国,诸大国欺凌足以说明许穆公并非昏聩之辈。许穆夫人和灵井结缘就顺理成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