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戟崔家——崔义玄、崔神基、崔神庆、崔琳

💦

<p class="ql-block">  三戟崔家”是对初唐贝州武城崔氏崔义玄家族的誉称。崔义玄家族三代仕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武后(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从武德到天宝长达近百年的时间而不衰,唐书载崔义玄的孙子崔琳“其群从数十人,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相望。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可见家族之昌盛。以至于唐玄宗在任命宰相时,崔琳虽然完全具备担任宰相的德行条件,唐玄宗考虑再三,还是以族大,而附离者众,难以驾驭为理由,不用崔琳为相。崔琳与弟崔珪(太子詹事)、崔瑶(光禄卿)俱列棨戟仪仗于门庭,世号“三戟崔家”。</p><p class="ql-block"> 崔义玄,明、清《武城县志》人物卷载为崔义元,新、旧《唐书》载为崔义玄。 隋唐贝州武城县崔家庄(今河北省故城县军屯镇关庙村西北)人,崔家庄后称“崔庙”,为故城县古村落“五庙(关庙村、刘庙村、赵庙村、宋庙村、崔庙村)之一”,唐代崔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幼时聪颖好学,素怀报国之志。隋大业年间,朝纲倾颓,群雄并起。崔义玄为成就大业,预投瓦岗寨李密,李密见而不用。崔义玄怀才不遇,与黄君汉至交。当时,黄君汉为李密守柘崖,崔义玄见群鼠渡河,槊刃现文,便告诉与自己亲近的人:“此王敦败亡之兆也!”于是说服黄君汉一起投唐,深得高祖李渊的重用,拜怀州总管府司马。王世充派大将高昆侵略河内,掠夺财物,崔义玄率部迎敌,大败高昆,并夺得王世充多座城堡。黄君汉将缴获的财物、美女分给崔义玄。崔义玄自己不收,而是分发给部将。因此深得部下的爱戴,后因战功被封爵青丘县公。</p><p class="ql-block"> 崔义玄随从唐太宗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屡次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李世民“数用其谋”。平定洛阳后,转任隰州都督府长史。贞观初,历左司郎中,兼韩王府长史,行州府事。曾与孟神庆共侍韩王,因与孟神庆志向、爱好不同,但却都以介直匡正辅佐王府著称于世,留下佳话,成为官吏之间团结共事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唐高宗永徽初,累迁婺州刺史。其属地睦州女子陈硕真举兵反唐,崔义玄以崔玄籍为先锋,亲率大军镇压。崔义玄夜观天象,有流星坠落陈硕真大营,对众将说,“此贼灭之征兆也!”遂令明晨进击。崔义玄身先士卒,左右随从用盾保护,崔义玄说服左右,“刺史尚欲避箭,谁肯致死?”于是士卒勠力同心,斩首数百级,大破陈硕真。等平定陈硕真后,崔义玄以功拜御史大夫。</p><p class="ql-block"> 崔义玄少年接受章句之学,精通古书章节句读的学问,对五经大义颇有研究。特别是先儒对儒学经典的存疑以及音韵不明的地方,博采众家。对儒学经典皆为解释,傍引证据,各为条疏。唐高宗曾令其与众博士讨论祥定五经正义。因此,崔义玄是唐代大儒之一。</p><p class="ql-block"> 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崔义玄上表称赞,并按照武后懿旨,定罪长孙无忌等反对派。唐高宗显庆元年,出任蒲州刺史,卒于任上,享年七十一岁。赠幽州都督,谥号“贞”。武则天执政时思其功,重赠扬州大都督,赐其家实封户二百。</p><p class="ql-block"> 崔神基,蒲州刺史崔义玄长子,袭其父亲的爵位,任御史大夫。武后称帝长寿年间中期,为司宾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相仅一个月,就被酷吏陷害,其弟弟崔神庆据状申理,竞得免死,发配岭南,后渐录用。唐中宗李显复位初,为大理寺卿,卒于任上。</p><p class="ql-block"> 崔神庆,蒲州刺史崔义玄次子,幼时好学上进,饱览诗书经史,明经科进士。武后执政时,任莱州刺史。后来入朝,待制于亿岁殿,奏事称旨。武则天以其历年为官且政绩突出,又其父崔义玄翊赞之功勋,甚是欣赏他。因此,擢升崔神庆为并州长史。武则天对崔神庆说,“并州是皇室的故乡,又驻有兵马军队,查遍可调官员的履历,只有你最合适。过去并州长史都是尚书这个级别的来做,足见这个职位的重要!希望你能理解朝廷的重托!”崔神庆不负朝廷众望,上任并州首先解决了并州豪强富户伪造朝廷改钱币法案,及时制止了并州物价飞涨、百姓恐慌地 的局面。受到武则天的褒奖。其次,跨水筑城。并州起初隔汾河分为东西二城,崔神庆到任后深入调研,使东西二城跨水联碟,合而一之,形成一城统一的防务,每年节省防御兵力数千人。后因其兄崔神基获罪,受牵连被贬歙州司马。</p><p class="ql-block"> 长安年间中期,累迁礼部侍郎,崔神庆数次上疏陈述时政利害,武则天每次都采纳其建议,并嘉奖他。后转升太子右庶子,赐爵位魏县子。寻令崔神庆与詹事祝钦明于东宫侍读。后历任司刑、司礼二卿。</p><p class="ql-block"> 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初,张昌宗伏诛,崔神庆受牵连,坐流钦州。寻卒,享年七十岁。明年,敬晖等获罪,张昌宗案被流贬者例皆昭雪免罪,朝廷复赠崔神庆幽州都督。</p><p class="ql-block"> 崔琳,蒲州刺史崔义玄的孙子,崔神庆的儿子。自幼勤奋好学,明于政事。唐玄宗开元年间中期,与高仲舒同为中书舍人。在朝廷中有“古事问仲舒,今事问琳,尚何疑?”,在当时,崔琳以成为朝廷中不可多得的人才,累迁太子少保。唐玄宗天宝二年,崔琳逝世。秘书监潘肃闻之,赞叹崔琳“古遗爱也!”其子崔儼,官至谏议大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