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中心园·自主游戏】有趣的跷跷板——龙泉街道中心幼儿园小一班游戏故事

龙泉幼教

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户外自主游戏场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一次偶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便有了趣玩“跷跷板”的故事</b></p> 活动过程与实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初探轮胎上的跷跷板</b></p><p class="ql-block"><b>情景一:我发现</b></p><p class="ql-block">1. 站在轮胎木板上面,走到哪里掉到哪里。</p><p class="ql-block">开始游戏啦,毛毛和小伙伴搬来了轮胎和木板。毛毛将木板平放在轮胎上,然后沿着木板往前走,一开始木板另一端是翘起来的,走到中间后,木板就平了。</p><p class="ql-block">毛毛继续沿着木板往前走,走了几次后,惊奇地和毛豆说:“真好玩,我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掉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情景二:我探索</b></p><p class="ql-block">2. 当两个人站在上面慢慢找到平衡。</p> <p class="ql-block">  一开始,颜熙文站在木板上。毛毛从另一边走来,当毛毛渐渐靠近颜熙文时,他惊奇地发现木板渐渐平衡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思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幼儿在游戏中对于“跷跷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粗浅地知道“跷跷板”变平衡是因为两侧的物体一样重,并能通过第一次元宝和宇翔的平衡是两人一样重,第二次元宝和桃桃一样重,通过类比得出三人是一样重的结论。</span></p> <p class="ql-block"><b>情景三:我体验</b></p><p class="ql-block">3.我们一样重,为什么会翘起来呢?</p> <p class="ql-block">颜熙文和豆豆比比,两个人找到了平衡点,元宝说:我们也是一样重。于是两人开始交换位置走,颜熙文走到一边,豆豆走到中间的时候,木板就翘起来了。对于这一现象,孩子们就觉得很奇怪:“我们不是一样重嘛,为什么木板又翘起来了呢?”于是两个人不断变换在木板上的位置,木板也随着两人的变动一上一下的翘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思考</b></p><p class="ql-block">在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对两人“一样重”的结论产生了质疑,他们尝试通过变换位置来改变不平衡的状态,从而引发了幼儿对于在“跷跷板”中站立位置与平衡状态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情景四:我疑惑</b></p><p class="ql-block">4.为什么我们坐下来,木板就翘不动了呢?</p> <p class="ql-block">书汝和皓皓一起坐在木板上时,她们发现“跷跷板”翘不起来了。她们不断调整坐的位置,木板还是翘不起来。这就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木板为什么翘不起来呢?</p> <p class="ql-block"><b>讨论:为什么坐在木板上,“跷跷板”翘不动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思考</b></p><p class="ql-block">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木板轻的一端会翘起来,重的一端会沉下去,一样重时,木板是平衡的。同时幼儿也发现,站的位置不同也会对跷跷板产生影响,推翻了在情景三中“我们一样重”的结论。打破了幼儿的原有经验,而引发了接下来对于坐在木板上但翘不动的又一探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跷跷板</b></p><p class="ql-block">经过上次的游戏,孩子们再一次选择搭建跷跷板</p> <p class="ql-block"><b>发现问题:</b></p><p class="ql-block">在翘动的过程中,木板会滑下来,不能固定住</p> <p class="ql-block">这时赵翊郗小朋友提出,我们在上面在加一个木板是不是会牢固一些呢?</p> <p class="ql-block">两个木板交叉,中间没有摩擦,木板还是会滑动.</p> <p class="ql-block"><b>解决问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孩子们尝试利用两个轮胎组成,跷跷板可以固定住不滑动吗.</span></p> <p class="ql-block">跷跷板滑动,出现歪倒现象.</p> <p class="ql-block">徐帅小朋友提出,你们来玩跷跷板,我在中间给你们按住试一试。</p> <p class="ql-block">跷跷板还是有明显松动,怎么办好呢?</p> <p class="ql-block">跷跷板成功啦!</p><p class="ql-block">王昱琪提出来,我们可以木板上下各放一个轮胎🛞,借助轮胎的力量,木板就不会松动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反思</b></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根据以往的经验用短木板固定滚筒,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问题:架在滚筒上的长木板容易滑动,找不到平衡点,导致两边无法达成平衡,所以有一边的小朋友脚够不着地面,根本玩不了跷跷板的游戏。于是,在游戏分享活动时,孩子们又提出了其他大胆的想法,可见,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问题,更学会了在实践中去寻求更好适宜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跷跷板的游戏要想玩起来,必须要有支点和平衡。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探索实践,孩子们对这些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通过分析、对比、讨论、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在他们的认知水平上解决了问题,也许还有很多“进步空间”,但此时的不强求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支持。</p> 游戏回想 <p class="ql-block">通过进行跷跷板的不同玩法,幼儿对跷跷板有了很深的印象,我提议应该将想到的用画笔的方式记录下来。于是宝贝们进行创作。</p> 活动价值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的支持策略</b></p><p class="ql-block">1.把选择材料的权力交给幼儿,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造游戏。自己组合和变化材料,增加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搭建材料,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p><p class="ql-block">2.通过分享与交流环节,丰富游戏内容。请幼儿谈谈自己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集体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再次游戏可以一起参与解决。</p><p class="ql-block">3.关于平衡的探索,在探索中支点该怎么移动,面对反复失败,教师并未马上介入。尝试启发:“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跷跷板不滑走不晃动呢?”引发幼儿思考,幼儿讨论尝试用各种方法和材料进行固定,然后再次尝试、探索、游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幼儿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b>1.幼儿游戏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在轮胎跷跷板中,轮胎是固定的,但当滚筒作为支点时,滚筒会滚动。对于这一问题,幼儿做出了一系列尝试。用短木板固定滚筒、将滚筒换成四角梯、人字梯、轮胎组合等材料。不断地思考、猜测、尝试,寻求最合适的材料,使得跷跷板游戏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b>2.幼儿游戏中探索学习能力的发展&nbsp;</b></p><p class="ql-block">幼儿对于跷跷板的探索,其实就是对于平衡的探索。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大胆假设、积极验证,使思维活跃,不断建立起新经验。</p><p class="ql-block"><b>新旧经验的冲突“轻重</b>”</p><p class="ql-block">幼儿在“轮胎跷跷板”中感受到了,轻的会翘起来,重的会沉下去,一样重是会平衡的。在接下来升级为“滚筒跷跷板”后,滚筒的不固定、木板两端的长度不同,打破了孩子对原有经验的认知,引发了幼儿对支点的探索。</p><p class="ql-block"><b>新经验的构建“支点”</b></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尝试去构建新的经验。在后续的游戏过程中,知道重的被翘起是因为两边木板到支点的距离不一样。于是尝试两边木板一样长,通过改变自己到支点的距离来保持平衡。在持续发现、探索中,幼儿学会思考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和儿童同频,看到了他们用一种好玩的视角重新建构跷跷板游戏,用无限的创意和想法在持续、投入、有玩味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与调整,虽然有失败,但也在探索中汲取新发现。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支持,并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及时挖掘游戏生发的价值,提供儿童尝试、了解以及“亲力亲为”的机会。游戏场上,教师与孩子比肩成长,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成长与快乐,我们也在陪伴中体悟着职业幸福感。</p><p class="ql-block">凡游戏,皆有意义。</p>

木板

跷跷板

游戏

幼儿

滚筒

探索

轮胎

尝试

平衡

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