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第六问)

王迪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从小到大,乞讨的人越来越少,要求却越来越高。</p><p class="ql-block"> 刚分田到户的时候,大拨的异乡乞丐直奔农村,因为此时城市还在凭票供粮,而农村因为分田到户家家有余粮,这时的乞丐只为一口饱饭,开口是“大爷大妈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没两年,这种人就消失了,大概是他们的家乡也分田到户,能吃上饱饭了。</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乞讨改在城里马路上,“大爷大妈行行好,给两块钱,买点吃的”。或者“大哥,我们娘俩外地来的,想回家,没路费,两天没吃东西了,您可怜可怜,给点钱,我们买几个包子吃。”</p><p class="ql-block"> 这活计由于没有技术含量,门槛低,竞争激烈,已经惨遭淘汰,后来更多的是将一条腿蜷在身下,一条腿拖在身后,趴在小板车上,用手爬行,(如果能两条腿都蜷在身下,效果更好)小车上放一音箱,或放凄凄之音,或放《好人一生平安》,倘若这乞丐有音乐素养,还会拿个话筒,和着音乐,现编现唱,这种乞丐搪瓷碗中的钱比不能唱的要多。唱莲花落要饭的人没见过,只在收音机中听过。这大概就是现代版的莲花落吧。</p><p class="ql-block">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的乞丐已经不会在到街上乞讨了,而是会搭起背景,化好浓妆,对着支起的手机,又唱又跳,求观众打赏。</p><p class="ql-block"> 世界多姿多彩,存在即合理。但这样的乞丐我不尊敬他们,也不同情他们。</p><p class="ql-block"> 我尊敬的是逃荒到幸福村的这户乞丐。当时老穆带妻子逃荒到此,暂住村西破庙。庙不大,关上门才能将破板支起睡觉。但他可不像别的乞丐一样,天天上门乞讨,而是哪家有活,他就主动联系打短工,凭主家赏饭。</p> <p class="ql-block">  老穆两口子能吃苦。幸福村及周边几个村谁家有活就主动去干,不管多脏多累,不管多晚多早,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两个人干四个人的活。老穆两口子能攒钱。在农村,有自发形成的人工价值体系,即一个人干多少活,值多少粮食,折合工钱是多少,都是有定数的。有的人家看老穆两口子粮食已经够吃,就给他们工钱,这钱两口子一分不舍得花,全部投入到一个仅开一个小孔的木箱中。</p><p class="ql-block"> 老穆两口子有目标。他们的孩子刚刚两岁,他们想这一辈人多吃点苦,以后孩子少吃点苦。</p><p class="ql-block"> 老穆两口子时气好。解放登记户口的时候,由于村民们基本都得过他们的益,开会一致同意,将他们登记到村里,老穆一家从此抛掉乞丐身份,成为幸福村的正式户,分到了田地。</p><p class="ql-block"> 现在老穆两口子虽早已经故去,但他们的愿望已经实现。小穆继承了他们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娶妻生子,小小穆更是接手了一个当时别人看不上的生意,早早成了中产阶级。</p><p class="ql-block"> 老穆一家算是众多出门讨生活的人们一个缩影吧,以前这种人很多,北有闯关东,南有下南洋,西有走西口。他们才叫人真心敬佩。</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种出门讨生活的人也不少,但他们准备好怎么做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