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新课标 重读用好现教材

晴空

<p class="ql-block">  带着思考,带着求知的欲望,下午继续学习,因停电原因,原本计划临时稍作调整,钱守旺老师先做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钱老师以“十看”开始,谈如何看一节课,通过看素材选取、理念落地、课堂结构、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多媒体使用、练习设置、教学生态、教师风格、目标达成十个方面。“五个学会”“五个读懂”减负提质,深度学习要做到“五学”,思考教师如何教学生才愿意学?学生如何学课堂才精彩?</p> <p class="ql-block">  一节好课应该“六有”:有意义、有意思、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有后劲。那如何让课堂有意义有意思?可以通过教材比较优化学习资源,教师利用网络电子版课本,对比各个版本对教材的处理,可以选择,可以超越;寻找身边素材充实教学资源,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因素融入课堂。钱老师身上,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这一核心素养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有心,教学上才能游刃有余、信手拈来。</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限制,钱老师的讲座留有空白,但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甘肃省七里河吴家园小学张军校长带来《平均数的再认识》一课,通过三个活动,带我们走近平均数。活动一聚焦“代表性”,深析平均数,这一环节让学生回顾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平均数的计算水平;活动二聚焦“集中趋势”,深化平均数,创造情境,思考第三组7位同学的成绩分别可能是多少?通过独立分析,思考,展示汇报,观察推理加深移多补少和集中趋势;活动三聚焦“统计量”,应用平均数,歌手大赛刘红的成绩,巩固平均数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极端数据对数据的影响,了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以昆明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的年平均气温对比,思考乌鲁木齐也是春城合适吗?说明理由,反应平均数也要反向依据生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巧妙设疑,让学生经历猜想,动脑思考,对话中生成,生成理答中理解深化平均数,发展数据意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年、月、日是作为一节常识课的再深入,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但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零碎的、片面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知识脉络是至关重要的。钱守旺老师没有简单的给出相关知识定义,而是充分借助学生自身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回顾整理已有时分秒常识,将头脑中原有的零散生活经验作为本节课开始的重要基础和有利资源。同时,钱守旺老师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素材相融合,引发学生思考视频中的女孩生日(2月29日)为何与众不同,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老师借助视频素材中出现的数学信息,针对特殊的生日对来往书信进行解读与探究,与学生共同解开重重的疑团,最终获得平年、闰年与2月之间存在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钱守旺老师以观察、学习、探究的心态去敏锐的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素材,将其加工、整合后搬上课堂与学生分享。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德育渗透,数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定义,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意义从而增强对数学的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对年月日的知识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钱守旺老师尊重并了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畅所欲言,分析学生学情,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同时,以滚雪球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扩充强化,自然渗透德育因素。</p><p class="ql-block"> 钱守旺老师将知识作为德育渗透的载体,将爱国主义自然的穿插到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2035年这一特殊年份作为教学资源,在传递知识时恰到好处的将我国未来阶段性发展目标以视频的形式直观的展现出来。在结合教学知识的同时又渗透国情,让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认识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魅力。除了宏观的教学素材,钱守旺老师也十分擅长挖掘身边的小素材和chatGPT机器人,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在课上,以机器人的答案,让学生了解这项科技的作用,也注意强调素材选取的答案价值导向。借助学生身边生动的、富有说服力的现实材料,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的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到2035年的时候我们几岁了?那个时候我们正在干什么?钱守旺老师的问题不失时机的将学生由对祖国的未来的憧憬回归到自身的未来发展,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使学生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学习。最后,以习总书记对学生的寄语结束本节课,让认真过好每一日、每一月、每一年!为2035年接好棒而努力学习深入学生内心。</p><p class="ql-block"> 钱守旺老师将德育渗透贯彻于教学过程中、数学运用中,将习**总书记对教育提出的“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真正落实课堂。结合学生的成长阶段有的放矢的发挥素材优势深化爱国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逐步引领学生充分理解德育素材,实现德育智育双赢。</p><p class="ql-block"> 钱守旺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被教材限制住,而是在书本之外进行延伸将大量的生活元素融入课堂,设计出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将德育点自然渗透课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身处地为贯彻渗透德育因子挖掘优质资源素材,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由浅入深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数学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方面的教导,更要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课堂中,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元素和数学现象,将生活中的资源与数学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策全面育人基本诉求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年龄上具有绝佳的德育渗透条件。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建构的黄金时期。</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渗透与实施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心智发展有着极大的夯实思想基础的作用,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正向的示范引导,教师如何巧妙地挖掘及衔接素材,使得学科教学与德育相得益彰是各位老师迫切需要学习和提升的。</p>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张菊洪、刘勇、韩瑞三位专家分别谈及自己对两节课的关注和收获,如“三个水平”评张军老师的课堂,高屋建瓴,令人有种顿悟之感。钱守旺老师希望各位老师抓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思,教师主导,小组合作,自我反思,实践运用。</p> <p class="ql-block">  精彩随堂评论,我校陈敏被抽到,15名幸运儿之一,领取优惠卷!各位教师也积极参与讨论点评。</p> <p class="ql-block">  集体合影,我们是积极向上,努力提升自己的追梦人。</p> <p class="ql-block">  当想法落在纸上,思维已经形成,希望每位老师都带着对课堂的学习,对自己课堂的思考,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赵奇明</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27日晚整理下午听课心得</p>

学生

德育

钱守旺

课堂

老师

素材

平均数

思考

渗透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