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2月,我和3位影友来到了位于安阳汤阴县城北八华里的殷商时期的文化遗址—羑里城。</p><p class="ql-block">羑里这个生僻而又陌生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我查了一下:“羑里,殷狱名。” 是3000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处,是有史可据、有址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也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p><p class="ql-block">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据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国学之经典,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故羑里城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之圣地,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了文王庙。</p><p class="ql-block">对于《周易》我是门外汉,但羑里城是有故事的地方,其悠久古老的历史与厚重精深的文化吸引着我对羑里城的兴趣与关注。</p> <p class="ql-block">现存羑里城遗址,南北长106米,东西宽103米,面积10918平方米。遗址内有文王庙,座北向南,古柏苍翠。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羑里城对于研究《周易》和我国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中外学者专家十分关注,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日渐增多。1996年被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周文王姬昌的全身石雕立像。红色花岗岩质,像高6米,基座高9米,位于中心广场。姬昌于公元前1102年继位西伯侯,82岁时被拘羑里,公元前1056年驾崩,享年97岁。</p> <p class="ql-block">羑里城有青石牌坊一座,上镌楷书大字“演易坊”,位于文王庙大门外约50米处。</p> <p class="ql-block">演易坊后是一座三滴水式的仪门,门额上书“周文王演易处”。该门是古羑里城的正门,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仪门前有两通碑石,东侧为“禹王碑”, 西侧为“周文王羑里城”碑。“禹王碑”原刻在湖南衡山岣嵝峰,因此又称岣嵝碑。碑文为蝌蚪文,亦称鸟虫篆,相传为大禹时期留下的碑文(也有人认为此碑刻为后世伪造的)。“周文王羑里城”碑刻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原在别处,后迁于此。</p> <p class="ql-block">大门外台阶旁的一对石狮。</p> <p class="ql-block">大门内东西两侧,分别置有神物《龙马》和《神龟》汉白玉石雕。</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洗心亭、玩占亭、文王易碑亭。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文王易》碑,上镌《周易》64卦及其释卦辞文,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文王庙大殿,位于羑里城正中,是周文王演易处的主殿堂。歇山重檐式建筑,规模恢宏,气势雄伟,进深22.6米,面阔17.6米。大殿正中为文王锻銅塑像,高3.5米,相貌魁伟,神态肃穆,圣哲的内心世界溢于形表。</p> <p class="ql-block">文王庙大殿四周墙上有许多壁画,记载着商末周初时期发生的历史故事和传奇。</p> <p class="ql-block">这画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上画是“吐儿成冢”的故事 —相传周文王在羑里演易时,被殷纣王得知,为试其算卦是否准确,竟残忍地将其长子伯邑考杀害做成肉汤逼其吞食。周文王明知是亲生骨肉,却强忍悲痛将其咽下,尔后再到演易台后吐出。后人在此堆起一个土冢,取名吐儿冢。</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伯邑考墓,即为吐儿冢。当地人传:“西伯囚居羑里城,韬光养晦留残生,食羹吐儿成土冢,至今兔儿犹有灵。”</p> <p class="ql-block">演易台位于大殿右后侧,重建于1994年,是文王被囚期间,推演"六十四卦"和创作《周易》的地方。台上有文王正在推演《周易》的塑像。塑像形象地反映了文王当年被囚时精心推演《周易》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文王被囚时的水井。</p> <p class="ql-block">《周易》是中国文化最为古老的典籍之一,被列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元典。三千多年来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它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我们先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维,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创新发展的艰苦历程。同时,它也是一部科学巨著,其中许多观点已被现代科学所验证。计算机之父莱布尼兹认为《周易》卦象中阴阳符号的排列,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此外,化学元素周期表、量子力学理论,都能够在《周易》中找到其科学依据和源头。</p><p class="ql-block">《周易》传千古,羑里天下闻。《周易》与羑里结下了千古情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