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新馆开放

最爱咖啡加奶

<p class="ql-block">北京徐悲鸿纪念馆5月11日起恢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原址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徐悲鸿故居,1954年,徐悲鸿纪念馆在其故居基础上建立,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1966年“文革”开始之后,原纪念馆被拆除。1973年,周总理指示重建新馆。</p> <p class="ql-block">1953年,徐悲鸿逝世后,廖静文女士及子女将徐悲鸿遗作一千二百余幅及其收藏(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名家作品)一千余幅、珍贵资料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亲书“悲鸿故居”匾额。</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先生生平。</p><p class="ql-block">徐悲鸿(1895.7.19~1953.9.26)。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其父徐达章是当地知名画家,他精通诗文、书法、篆刻,尤擅绘画。徐悲鸿自幼随父习诗、书、画、印,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17岁的徐悲鸿已是宜兴知名的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学校、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任图画教师。后留学法国学习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并与厉麟似等联合发起创立了中意文化协会。</p><p class="ql-block">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受欧洲诸国之邀,先后赴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轰动国际画坛。被誉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和“中国现代画圣”。</p> <p class="ql-block">1934年徐悲鸿先生在莫斯科举办画展时,雕塑家赠送的列宁和托尔斯泰的石膏面模。</p> <p class="ql-block">廖静文像。</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先生的大写意马,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以粗犷豪放的线条表现,既有现实主义的格调,又不失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气韵。</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以水墨写大幅奔马、立马、群马,或神采英发,或遗世独立,生机勃勃,既寄托情怀,也在笔墨运用上把写意风格的画马技巧推到了前无古人的极致。笔墨酣畅奔放,气势磅礴,形神俱足。</p> <p class="ql-block">"灿若朝霞—徐悲鸿南洋之路”在四层开展。共展出70余件徐悲鸿在南洋期间创作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1938年秋,徐悲鸿应泰戈尔的邀请,带上一批作品自重庆赴中国香港,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吉隆坡、槟榔屿等地举办赈济画展,辗转达一年之久,终于在1939年冬抵达印度,并于12月14日在印度圣蒂尼克坦国际大学拜见了泰戈尔。其亲切慈祥之容,给徐悲鸿留下难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泰戈尔像(素描)</p> <p class="ql-block">泰戈尔像(油画)</p> <p class="ql-block">泰戈尔像(水墨)</p> <p class="ql-block">印度女人</p> <p class="ql-block">人物素描稿</p> <p class="ql-block">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喜马拉雅”,以不同画材不同角度描绘白云环绕雪山、雄奇壮丽的世界第一峰。徐悲鸿自觉一生无憾,以登喜马拉雅山为“平生第一快事”,更激发他在艺术上攀登最高峰的雄心壮志。</p> <p class="ql-block">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进入现代之时,徐悲鸿先生无疑是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由于他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作的巨大贡献,他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