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摄影《广州西站》背景音乐:车站

卢丹(广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卢丹摄影《广州西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3年5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荔湾区志》载,广州西站修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原名西村站,民国36 年(1947年)改名广州西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提起西站,不少年轻人很陌生,但如果稍稍留意春运的新闻,你会发现,这几年,西站都作为春运的临时客运站,肩负起分流广州站旅客、减轻广州站客运压力的重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如果是上了年纪老街坊,或许还能回忆起西站建国前忙碌的景象。那时候的广州西站主要办理客运,在这里候车的旅客身份可不一般。那时源潭、新街一带村镇的乡民,会将家里养的猪、牛以及鸡鸭等牲禽带到城里贩卖,火车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火车西站40平米的站房前,80米长月台上,每天都可见到为了生活而奔波的勤劳身影。1946年左右,火车西站开始办理牲禽整车的卸车业务,每月到达量为20辆~30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建国后,广州西站成为北煤、北果南运,南菜、南果北运的货运终到始发站,省、市城乡副食品供应的贮运站。后来还建起了8 条专用线。广州西站最辉煌是在1985年到1991年,当时它是广州地区惟一的集装箱办理站,所有集装箱业务都必须在西站办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以说在过去的百年间,广州西站一直肩负着货运要道的重任。绵延的铁轨上运载过无数特殊的“旅客“,服务着广州人的生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