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上,不到八点,各位教师在欢声笑语中,来到了培训基地——远东第二小学,首先看到的是学校“微光”课程标志,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来到四楼汇报厅,欣赏了远东第二小学“小圆点”社团课程汇报:管弦乐带来的《欢迎进行曲》,独舞,大合唱《书香里的我》、《梦丝路》,具有民族风情的服饰,唱出对书香的孜孜追求和对大美西安的喜爱之情!</p> 开幕式 <p class="ql-block">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部常务副主任徐军龙主持,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建华致欢迎词。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部主任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院长闫忠平致辞,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兼副院长吴积军讲话,陕西省教育学会会长张新民讲话,张会长以“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不必为模糊的明天担忧烦恼,要为清晰的今天努力奋斗”激励各位教师,珍惜机会,把握机会,努力提升!</p> 公开课展示 <p class="ql-block">远东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张欣,以游戏激趣引入,让学生感知规律,第二步仔细观察,引导发现规律,第三步引导独立思考,师生共讨表示规律,用图形、文字、符号、数字等方式,简洁明了的记录不同事物的排列规律。教师设计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学生生成为引,教师帮扶为计,让学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规律。活动二开放性设计,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事物,仔细观察排列规律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接着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规律,能根据规律重复排列情景中的事物。第四步联系生活,寻找规律,教师播放视屏“你笑起来真好看”桌子舞,学生放松活动的同时引导观察活动中的规律,拍手拍桌子的次数、歌曲中的词,白天黑夜的重复周期(学生的原话)等现象都是重复,教师再次引导生活中的重复的现象(此处若举例去每个星期天数的重复、四季的交替等生活现象就更好,个人认为)。第五步运用知识,创造规律,以为六一儿童节布置会场为主题情境,让学生一起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创造出有“重复”的作品,并分享成果,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走出课桌,小组参与,依托数学知识和经验创造规律,为生活增色,让学生出彩,课堂出彩!</span></p> <p class="ql-block"> 黄爱华,特级教师,听一节课,总体感觉四个字:浑然天成。课前师生互动,你们四年级几个班?(12个)为什么是你们班呢?(学生答我们班优秀)反问?那为什么不问问我呢?为什么是我?短短三分钟时间,调动学生敢说的氛围,为课堂奠定发言基础。</p> <p class="ql-block"> 直接引入:板书三角形,问学生:想学什么?学生回答:分类、性质、面积、度数关系等,教师总结:定义——特性——分类——大小——性质,引导三角形这样学,其他图形呢?体现数学学习内容间的关联性,触类旁通,一通百通,接着引出本课探讨内容“三角形大小”。师生同步画三角形,怎么画?先确定一个顶点,在确定另一个顶点,相连,一条线段AB确定了?接下来是确定C点,引导学生猜测:C点位置不同,三角形的大小不同,接着以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移动C点,观察什么(C点到线段AB的距离、面积数据的变化、C点移动的方向)?以C点吸引学生,C点动,学生思路动,学生思维动,C点定,三角形大小定,呈现规律定,C点延伸,学生思维延伸,知识生成。以C点到线段AB的距离(表示),引出垂线段(含义),从顶点——垂足(画法),从这三个方面认识三角形的高。突出课堂学习中大问题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接着让学生圈板书重点,学生先描述自己看到的重点,让学生的学习从眼中看到到脑中想到,再到嘴中说出,真正体现学生思维的形成,语言表述中将数学学习从有型的图形和文字到关键的数学图形“点”“线”。</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聚焦镜头,假设有相机会照什么?巩固所学重点,凸显学生学习的高效。</p><p class="ql-block"> 最后延伸,C点既然可以上下移动,那可不可以左右移动,同样操作,让学生先猜测,在演示,接着出现与线段AB平行的那天隐藏线,原来C点的左右移动有规律可循,是在这条线上移动,移动的结果是什么?三角形形状变了,但面积没变。</p><p class="ql-block"> 最后,结课时段,和学生互动感受,黄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做出了很有大师风范的评价,照本宣科的老师不一定不好,有可能很扎实,我认为你们班很优秀(课前学生说的),但其他班也可能很优秀,每位站在讲台的教师或许真的都很优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从以下他朋友的评课开始他的教育感想</p><p class="ql-block"> 一、追求理解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一个概念,不仅让学生知道它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一节课让学生感悟学习这个概念的价值,其实,这就是让学生理解数学这个学科的价值!这才是学习的最大意义!而这个意义是老师和学生在不断的对话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的。问题很重要,对话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二、课堂也要有包械。</p><p class="ql-block"> 就像说评书一样,不断引发学生一个又一个的好奇心。看似无奇,实际是层层铺垫。老师的问题如此巧妙,在不经意间,已经让学生的思维高潮达起。</p><p class="ql-block"> 三、高明的“划重点”。</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划重点的部分特别商明,看似一个学生划,其实全体学生都在动,生生之间互相频听,最后,学生总结。</p><p class="ql-block"> 四、教师需要整体意识。</p><p class="ql-block"> 小初高整体意识下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整体意义和价值。以及在本阶段需要学习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很遗憾,因电路问题,学校停电,后续没能听到更多的黄老师的报告。梦已开始,我已上路,全力奔跑,只争朝夕!</p> 评课 <p class="ql-block"> 最后,三位专家教研员就两节课进行点评,强调教师要立足课标,以素养为导向,关注教学的结构完整性,教学评一体,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真正让教学情境实实的,课堂活动真真的,学生思维轻轻的,反思实践多多的。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不必为模糊的明天担忧烦恼,要为清晰的今天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奇明与黄爱华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赵奇明</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27日午间小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