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p class="ql-block"><b>01什么是富硒农业? </b></p><p class="ql-block">富硒农业是指通过硒的生物转化的方法,利用富硒地区丰富的硒资源或通过根部施硒肥和叶面喷硒措施来发展种植业,生产富硒农产品;或采用富硒饲料来发展养殖业,生产富硒动物产品。富硒农业是特色农业,富硒农产品品质高,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那么富硒农业发展前景,什么时候列入中国农业发展方向?丰富硒元素对人体有什么好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02</b><strong><b>富硒农业发展前景,什么时候列入中国农业发展方向?</b></p><p class="ql-block">富硒农业前景:美国、芬兰等国家已立法全民补硒。我国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第一届预防疾病定量补硒的全国工作会议上,正式将补硒提上政府工作议程,然后在2008年把富硒列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人们补硒意识的提高,我国富硒食品市场日益兴起。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富硒产业发展的热潮,富硒农业前景广阔。</p> <p class="ql-block"><b>03丰富硒元素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b></p><p class="ql-block">富硒农产品,即含有丰富硒元素的农产品,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例如富硒大米、富硒木耳、100微克富硒玉米粉等都是属于富硒农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硒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人的身体长期处于“亚键康”状态。专家建议人体摄入硒标准应以每日240-260微克最为合适,就这个数字看单靠农产品本身的含硒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体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13个省市做过一项调查表明,成人日平均硒摄入量为26-32微克,离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低限度50微克相距甚远。一般植物性食品含硒量比较低,因此,开发经济、方便,适合长期食用的富硒食品已经势在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粉、富硒青椒、富硒苹果、富硒平菇、富硒西红柿……打着“富硒”牌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悄然现市,看起来与普通农产品成色相差无几,但身价也比普通农产品高很多,博来关注的同时其营养成分也成为消费者关心的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富硒玉米粉比普通玉米粉多含硒元素,营养价值丰富且含量高、口感好没有玉米的涩味,食用更健康,经常食用富硒玉米粉,既能抗癌,还有抗衰老的功效。有些人往往吃补药,其实每天早晚食用富硒玉米粉,实在大有益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04</b><strong><b>未来5年增长趋势不可改变富硒农业以营养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b></p><p class="ql-block">随着硒知识的普及推广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国内市场对富硒产品需求量增大,2019年国内富硒农产品市场规模同比2018年增长5.37%,达到49.6亿元。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公众健康意识增加,富硒农产品在疫情之下备受关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探讨行业科学发展路径,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引导硒产业下一步的发展,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中国硒产业(Se20)峰会秘书处于日前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富硒功能农业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硒产业(Se20)峰会年会。大会发布了《2019富硒农产品发展及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与会专家提出,发展富硒产业正当其时,要以营养导向推动富硒农业转型升级,并加大标准的制订力度,加强行业规范,同时从消费市场端做好宣传和引导。</p> <p class="ql-block"><b>05消费需求增大 行业日趋规范 </b></p><p class="ql-block">全世界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状态。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富硒农业发展比较早,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像富硒牛奶、鸡蛋还有肉食产品已经成功上市;我国富硒农业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对富硒农产品缺乏基本了解,硒产品种类也不多,但在我国大健康战略提出以后,富硒农业发展较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随着消费收入水平和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在农产品消费中,对价格敏感性越来越低,对农产品的营养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硒知识的普及推广,国内市场对富硒产品需求量增大,消费频率增加,消费渠道和消费群体多元,消费产品呈多样化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富硒农产品市场规模为49.6亿元,同比增长5.37%。从消费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尤其是江浙地区)是国内富硒农产品消费的重点区域,占国内富硒农产品消费的43%,然后依次是华南地区(17%)、华北地区(13%)、华中地区(11%)、西南地区(8%),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是国内富硒产品重要产区,在消费方面相对较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我国富硒农业发展较好的省市有江西丰城市、湖南桃园县和新田县、湖北恩施市、福建寿宁县、广西、陕西安康市和紫阳县等,富硒大米品牌25个左右、富硒果品品牌约15个、富硒茶品牌19个、富硒保健食品与鸡蛋品牌60多个,还有100多个富硒蔬菜与深加工产品品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市场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富硒农产品接受度较高,特别偏好具有政府背书或大型品牌的富硒农产品,富硒产地出产的富硒农产品更受消费者信赖,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品牌主要有广西、湖北恩施、重庆江津等富硒地区的农产品,但是,消费者对于富硒农产品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均比较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副会长李桂群说,受传统小农经济影响,国内富硒农产品市场主要以小企业为主,且各自为政,彼此之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竞争方面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这严重损害了产业的整体利益,也使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2019年,我国富硒农产品生产企业更为注重品牌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和规模扩大以及市场推广渠道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品牌。同时,企业运营也日趋规范。此前,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加之政府相关部门未对富硒农产品的产品标准进行界定,部分不法富硒农产品生产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鼓吹产品的性能或虚假宣传富硒产品,造成“富硒农产品骗局”的报道屡见不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近年来,随着富硒农产品标准及相关信息市场透明度的提升,富硒农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和了解,市场的规范化程度较之以往大幅提升。目前,国内富硒产品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虽然涌现出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巴山雀舌名茶实业有限公司等富硒产品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但富硒农产品行业市场集中度CR10(十强企业合计占富硒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仍不足20%。</p> <p class="ql-block"><b>06大势不可改变 短板需要补齐 </b></p><p class="ql-block">多年来,国家对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制定发布了国家标准《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和农业行业标准《富硒茶》(NY/T 600—2002),各地制定的地方标准总计92个,涵盖硒含量测定方法、富硒土壤标准、主要富硒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政策红利正在形成。2017年10月,三部委联合印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围绕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林特产品五大类,创建并认定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0个左右。其中,国家鼓励有关县市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富硒产业特优区,对达到国家级特优区认定条件的,农业农村部将积极予以支持。2010—2019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超4000多万元,支持创建富硒作物标准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打造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民增效增收。基于上述来自政策法规标准方面的利好,加之富硒农产品消费认知提升的可期待,李桂群表示:“我们分析,今后5年,富硒农产品的增长趋势是不可改变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品牌问题。”她说。首先,富硒农产品品牌数量逐渐增多,基本辐射到各种农作物,但是分布较散,响当当的品牌寥寥无几,导致富硒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其次,当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品牌的认知还停留在浅表,品牌发展意识较弱,对于如何发展和打造金牌产品的方法和路径不清楚,缺乏对品牌定位的研究。再者,富硒产业链单一,销售渠道单薄,企业及合作社未能形成富硒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链短、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最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科技含量低,区域内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精深加工技术薄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程水源也指出,当前我国市场上的富硒产品最主要的还是初级富硒农产品,市场看似百花齐放,但产品多而不专,缺乏形成一定规模的拳头产品。人们对硒产品日渐增长的强大需求,与现有的加工水平出现矛盾,严重制约硒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富硒产业科技支撑体系,提升富硒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益,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b>07以营养指导消费 以消费引导生产 </b></p><p class="ql-block">《报告》提出了2020—2025年富硒农业的发展思路: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硒农业。根据各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因地适宜、集中连片、节约用地、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产业发展原则,在规划重点富硒产业时,优先发展基础条件好、生产优势明显、提升空间较大的产业。二是做强富硒农产品加工,开发富硒新产品。富硒加工企业是富硒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重要驱动力,在产品成为商品、基地对接市场转换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富硒农业中要重视加强富硒农产品的加工。富硒产品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单一品种向多类型丰富、原材料经销向深加工产品延伸,形成高附加值、高识别度的系列深加工产品,以产品为重点打造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富硒农业品牌化建设,发展富硒文化。富硒农产品的品牌提升,不仅提升富硒农产品的知名度,也能体现该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并能将富硒农产品基地打造成为旅游观光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强调,硒产业的发展需要聚合各方力量,加大标准的制订力度,加强行业规范,同时从消费市场端做好宣传和引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食物营养与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指出,发展富硒产业正当其时,要以营养导向推动富硒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理念;坚持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要以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目标,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立足地方特色,深度挖掘我们的自然资源,加大研发力度,把产品的开发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融合起来,增强品牌价值,创造更多的有影响力的公共品牌,打造叫得响、立得住的富硒农产品大品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硒不是万能的,但是缺了硒是万万不能的。为了健康,可以科学适量补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朴建华研究员提醒行业,市场推广一定要科学,不能夸大宣传,更不可把硒神化。</p> 总书记与硒产业<h3> <p class="ql-block">两会重磅: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p> </strong><h3>我们紧紧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大力发展脐橙、中药材、富硒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h3></br><h3>目前江西正抢抓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的机遇,全力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快认证一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让江西农产品更受市场青睐和消费者喜爱。</h3></br><strong data-brushtype="text">沈艳芬</strong>人大代表、湖北恩施农科院院长<strong data-brushtype="text"> </strong><h3>由国家层面统筹规划硒产业布局,协调推进硒产业创新发展。编制出台《国家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长期专项规划》,明确产业空间和重点任务,打造一批重点区域、重点品牌、重点企业、重点园区。</h3></br><h3>可适时设立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专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支持恩施等重点富硒地区加强硒资源保护与开发,扶持硒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h3></br><h3>强化硒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硒资源研究与应用的科技研究保障力度,增加科研投入,以特色生物资源为载体,推进硒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硒资源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关键性技术进行重点攻关,解决富硒产品开发中的基础关键技术难题。支持国家在富硒区域科技基础较好的地方建设硒重点实验室。</h3></br><h3>做好硒的科普推广,进一步明晰硒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联,硒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作用机理研究。开展硒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建设,对硒进行科普宣传。</h3></br><h3>加快建立和完善硒标准,制定一批硒国家标准,推动硒产品生产、认证、监督体系和产品标识创建与管理。出台硒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或细则,开展富硒产品全过程认证服务,通过生产过程信息的透明化、可视化,提升我国消费者对硒产品质量的信任度。</h3></br><strong data-brushtype="text">欧阳华</strong>人大代表、江苏白塔村党总支书<strong data-brushtype="text"> </strong><strong>保护好富硒土地</strong><p hm_fix="360:419">白塔村的富硒大米香,富硒瓜果甜,市场价格高,获得市场认可首先靠的是高质量的土地。村里七八成土地是耕地,而且经专家检测为富硒土地,白塔村的农民就是靠着这片土地发展高效、品牌农业而致富,这些地就是农民的饭碗,必须保护好。</h3></br><strong data-brushtype="text">刘明军</strong>黑龙江省人大代表<strong data-brushtype="text"> <p class="ql-block"><b>用好惠农政策、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政策,大力支持富硒产业发展。</b></p><p class="ql-block">谋划富硒产业项目,充分挖掘优势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建立富硒产业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保障体制,为实现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引进先进富硒技术发展富硒农业,开展富硒农产品育种与繁育、病虫害防控、栽培与土肥、农机装备、加工等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为农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增强作物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疾病,提高硒的吸收转化效率,有效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项目带动富硒产业的发展,通过强化富硒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打造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把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做成全省第一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储小芹安徽人大代表</p> </strong><h3><strong>支持富硒茶产业,引导茶产业向功能农业方向发展</strong></h3></br><h3>在大健康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功能农业被认为是第三个发展阶段。<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h3></br><h3>近年来,富硒产业蓬勃发展,说明富含某类营养成分的土地往往是该类功能农业发展最大的基石。</h3></br><h3>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富硒茶产业,引导茶产业向功能农业方向发展;同时鼓励现有天然的富硒资源优势向功能农业方向发展,做成全国示范区和样板。规划将安徽石台县,湖北恩施州,陕西安康市天然富硒区打造成中国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h3></br><strong data-brushtype="text">鞠秀芹</strong>黑龙江人大代表<strong data-brushtype="text"> </strong><h3><strong>不能浪费天然富硒资源</strong></h3></br><h3>在黑龙江,有两片富硒区是天然土壤含硒,一片在海伦县,另一片在宝清县,我们不能浪费自然赋予我们这么好的自然资源。</h3></br><h3>富硒产业发展规模、品种都在不断增加,我们也在东北农业大学几位博士指导下有序推进特色种植。</h3></br><h3>今年两会,我把调研上汇集的意见带到会上,为龙江特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h3></br>富硒产业集绿色农业、功能农业、健康产业于一体,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元化美好生活需求,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供给侧改革,对于精准扶贫、农民增收、全民小康和全民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h3> <h3> <h3><strong>硒并不是万能的,但是缺了硒是万万不能的</strong><br></br></h3></br><h3><strong>建议您看完了也保存一下,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strong></h3></br><h3> <strong><strong>望周知:</strong></strong></h3></br><h3>1、本平台不直接销售硒产品,如有需要,请联系各地富粞粮仓工作站或留言;<br></br></h3></br><h3>2、本平台旨在让人人了解硒,认知硒,倡导科学补硒、健康生活方式。</h3></br><h3>若觉得不错,请点个"<strong>在看</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_NRR_0oP3Idtq9BkZofA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