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是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保安族腰刀煅制流程复杂,最多可达80道工序,主要工序有锻制、雕刻、刀柄制作、刀鞘制作等。</p> 制作工序 <p class="ql-block"> 传统保安族腰刀制作技艺工序为三十道到八十多道不等,包括锻制、雕刻、刀柄制作、刀鞘制作等环节。锻制腰刀时,先反复锻打事先择好的铁,劈开加钢后进行淬火。刀面上多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图纹,纹饰精细。制作刀柄时,需对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材料分别进行加工,然后将其叠合胶铆而成,再雕绘上种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最后抛光打磨。刀鞘多为铁鞘铜箍,配以装插的钢制镊子,既增添了刀鞘样式的美观,又可防止刀体从鞘中滑出。</p> <p class="ql-block"> 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族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后用以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腰刀锻制工艺甚至成为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之一。2006年,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积石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5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