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老城:一座被人遗忘的千年古城

夏荷:吉

<p class="ql-block">榆次老城:离太原仅30多公里,时隔18年我再次来到这里。榆次古已有之,西州时部落首领榆罔的后裔在榆社建立榆州国,榆次因与之相接壤而得名,战国时期已经建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自古被称为“凤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老城。</p> <p class="ql-block">榆次县衙:是明清时期的衙门,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县级衙署。中轴线从前到后六进六出,包括东西两侧共有二十六个院落,各单体建筑按功能和作用可划分为行政管理,文化生活,神庙祭祀三个系统。</p> <p class="ql-block">大堂:又称“牧爱堂”,是整个县衙的核心建筑,也是县衙建筑群中形体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整体建筑在高台之上,是县级地方官吏行使权利,处理政务的场所之一。作用有三:一是处理政务;二是礼仪庆典;三是公堂审案。</p> <p class="ql-block">二堂:是审理民事纠纷案及知县议事的地方。内有两尊蜡像,展现了一百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事情,一位是张之洞,一位是阎敬铭。光绪八年,张之洞从解州请来刚刚补授户部尚书的阎敬铭秉烛夜谈,清查库款之事。</p> <p class="ql-block">三堂:是日常办公的场所,每天除上午升堂理事外,多在三堂处理日常事物,也是和下属官员研究工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四堂:供知县生活起居的书房和卧室。正厅蜡像为康熙皇帝,公元1703年康熙巡晋,由山西巡抚噶礼随驾,榆次知县祖良才接待,知县把闻名已久的“三郝瓜”献给康熙皇帝,康熙巡晋的真正原因是查反清复明的案件,经了解他们的活动已经大势已去。随后写了“居剧暑悲欢渡,清秋喜却回”的匾。</p> <p class="ql-block">五堂:一楼“冰雪堂”是县太爷日常生活起居之所,二楼“槐日轩”是供奉县太爷官印、朝珠、孤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显佑殿:是供奉城隍的主殿。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吉日,明太祖朱元璋加封榆次城隍为鉴查察司民显佑伯,因此称作显佑殿,殿内供奉有城隍神和其他判官神像。</p> <p class="ql-block">玄鉴楼:通高17米,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始建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屡经改建,扩建,在1999年被世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评为全球最精美的100处古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玄”是深奥微妙,不可领悟的意思,“鉴”本为镜子,有“教训,对照”之意,这里指的是警示自身,告诫世人观照自己行为之意。</p> <p class="ql-block">思乡阁:是古代官吏为了寄托思乡之情设置的茶楼,因官员从五百里外为官,十分想念家乡,故而设置思乡阁体现思乡之情。</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广场的正北是一群高大的木结构建筑,这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次城隍庙,它始建于元至二十二年(公元1362),规模宏大,错落有致,结构精巧,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西园:因在城隍庙以西而得名,是集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寺庙园林。园中有梅山、多景楼、岂知桥、石坊、烟霞楼等精美建筑相构成。</p> <p class="ql-block">岂知桥:小巧别致,传说从前庄子和他的朋友站在桥上,庄子有感而发,说:“你看这个鱼儿多开心!”他的朋友便说:“你不是鱼儿,你怎么知道鱼儿开心?”庄子思维敏捷的回答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呢?”</p> <p class="ql-block">思风楼:是县衙标志性的建筑,也是老城标志性双楼之一,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八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建筑宏伟,结构精致。其中一楼供奉荀藐,二楼供奉文彦博,都是榆次知县中的楷模,同时也寄托了榆次人民对历史两代贤臣的思念,体现了榆次老城的清官文化。</p> <p class="ql-block">市楼:座落在老城东西南北四街中心,骑在路口,四通八达,下亭上楼结构,楼高五层,挂有“天下第一楼”匾额,重檐飞角,直栏横楹,彩绘斑斓。</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主体建筑,面阔九楹,进深五间,享有“九五至尊”的规格,周围共有28根蟠龙天柱,坐落在高高的月台之上,大殿内供奉有孔子神像,四哲与十二贤人。两侧墙壁并挂有二十四孝图和清朝历代皇帝所书牌匾。</p> <p class="ql-block">28根蟠龙石柱:两侧的四根大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大柱叫檐柱,象征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外两层大柱共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气;殿内一共二十八根大柱又象征着天空二十八星宿。</p> <p class="ql-block">明伦堂:在孔庙中一般都有明伦堂的设置,因为孔子的特殊身份在孔庙中除了有对孔子的祭祀场所,也要有供,学子学习的讲堂,正所谓前殿后堂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商以城而兴,城以商而名。榆次老城的明清街就是一幅活灵活现的明清商贾图。走在这条2000米长的石板路上,只见商号云集,店铺林立,可以感受到明清时期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踏在被岁月磨砺的青石板上,我恍然觉得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古代,抚摸着沧桑的百年古槐树,见证着这里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在榆次老城慢慢的闲逛,享受着片刻的宁静,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脑后,何尝不是一种惬意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