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园的种植课程即利用种植资源对幼儿进行课程教育的活动,是幼儿接触生活、发现生活、探索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种植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留下难忘的记忆,又丰富了班本课程,使幼儿教育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我班本学期主题是《香香的蔬菜》,孩子们和父母一起查找资料,填问卷。了解蔬菜的种类?他们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孩子们还想把自己喜欢的蔬菜种出来,自己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种植初准备 <p class="ql-block"> 通过活动课《认识蔬菜》发现孩子们对种植的经验认识丰富了很多,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家想种植的植物品种很多,可是菜地却有限,怎么办呢?经过大家的商议,采取用投票的方式决定种什么。</p> <p class="ql-block">经过投票表决,最终决定种植油菜、西红柿。</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话:</p><p class="ql-block">通过调查、投票的方法,初步了解孩子们对于种植植物的兴趣点和好奇点,种植前的调查、讨论,不仅有益于孩子们对植物知识和种植经验的积累,更有利于孩子们沟通交往,在这个环节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向外表达自己的诉求,他们在尝试解决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并积极给予回应,成为孩子们学习路上的支持者和合作者,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成为种植的主人。</p> 翻土? <p class="ql-block">偶然间的清晨,我们看见了小学的爷爷也在准备种植,于是孩子们学会了种植前要翻土,还需要工具。那么我们的工具都有什么呢?</p> 认识工具 <p class="ql-block">出发咯!~</p> 尝试翻土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话:</p><p class="ql-block">通过前期的准备,孩子们对种植活动有了很详细的思考和准备,使种植变得更为积极、顺利。幼儿了解了种植的过程:使用工具、松土、挖坑、放入种子、盖上泥土、浇水,获得了关于种植认知经验,为后续种植活动的开展构建了非常重要的心理和行为经验,幼儿对于植物的成长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p> 种植初体验 <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不仅是“生活”使其然,而且与幼儿体力、智力、道德和美感的发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第一次种植,于是孩子们先去请教了园内会种菜的爷爷。</p> 播种啦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话:</p><p class="ql-block">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需要有丰富的环境,儿童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共同合作,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从前期准备、播撒种子、浇水、照料、观察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从种植中积累了种植经验,还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乐趣。</p> 初遇问题 <p class="ql-block">因为几日的大风天 ,我们很久没去看植物。等待天气晴朗的一天,我们发现我们的蔬菜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孩子们十分担心自己的蔬菜不能成功收获,赶紧各显神通给小植物浇水。</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话:</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时候需要浇水、菜苗怎么蔫掉了?等问题,并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继续沿着问题去探索,过程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大胆地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p> 第一次丰收 <p class="ql-block">种植园的油菜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已是硕果累累,令人心醉。看到成熟的蔬菜,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们,因为每一个果实都是用他们的汗水换来的。</p><p class="ql-block">经过一学期的生长,油菜可以采摘啦!种植园里热闹非凡,孩子们都在忙着收获呢。</p> 我的“收获” <p class="ql-block">收获了油菜,孩子们太想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了。也感谢我班家长的大力支持,把孩子带回家的菜做成了各类美食,孩子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话:</p><p class="ql-block">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两个“凡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也就是要把生活的权力还给孩子,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在本次种植课程中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增加了社会体验,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增加社会责任感、学会感恩,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与分享的快乐,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p> 关键经验梳理 <p class="ql-block">探究欲与种植兴趣:</p><p class="ql-block">能关注到种植园地植物的生长变化;喜欢动手参与到管理植物的劳动中,并能感受到喜悦。</p><p class="ql-block">种植过程与经验:</p><p class="ql-block">能和教师一起参与种植园地的种植活动,感知从播种到收获的植物生长全过程,能感知和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和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以及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p><p class="ql-block">观察与探究能力:</p><p class="ql-block">能对种植园地的植物进行系统观察,把握几种常见植物的较为细致的特征;能对植物进行比较,发现其异同,掌握比较观察的方法;能使用简单工具探究植物的特点,管理和照料植物的生长。</p><p class="ql-block">记录、表征与交流:</p><p class="ql-block">愿意用语言或图画、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观察和探究过程获得的信息,在交流中分享经验、概括和提升经验。</p> 课程感悟 <p class="ql-block">虞永平教授曾说过: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构建班级主题课程,应立足于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我们始终以《指南》、生活化、游戏化的精神为引领,在生活中倾听儿童的内心,追随儿童的兴趣,聚焦问题,在对话的情境中,不断反思,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因为,我们深信,只有源于幼儿兴趣才能有故事,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是构建主题课程的动力;只有追随幼儿的脚步才能有课程,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只要提供多种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就能构建精彩的课程故事。</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