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石窟】来到了天梯山

平凡

<p class="ql-block">摄影:凤鸣</p> <p class="ql-block">夏天,是个让人欢喜又无奈的季节,它仿若将四季的温度,悉数藏在了这里似的,让每一个人在经历了春秋凉意以后,又感受这世间少有的炙热。其实吧,我喜欢乘着和煦的风,伴着每一个晴朗的天,在山海远阔的天涯间,看着那碧水悠悠,瞧着那夏花灿灿,偶尔让自己驻足,在那树影层叠的路上,等着时光在那黄昏里染霞。我也很喜欢城市深巷,还有那河边的枊丝静静悄悄,在那青瓦红墙的那个古建筑的院落里,回望岁月中沉淀着的那些故事,在城外那层层麦浪翻波的田野间,倾听四季而往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也是很有道理的。有的时候想起来,也真的是有些后悔,几十年来,陆陆续续大江南北去了那么多地方,没有写过片言只字,仅靠记忆都模糊不清。现在退休了,有空闲出来转转,也想尽量把去过的地方整理一下,目前先争取去了哪里,就先写哪里,让自己勤快点不拖沓,跟自己的记忆争速度,与自己的懒惰做斗争。</p><p class="ql-block">又一次次的夏风,吹满了人间的各个角落,碧绿的枊丝映水中,其实吧,每一个季节,都有它自己的颜色,或冷寒若冬,或温暖如春,我们走过了昨日今朝,于夏天的街角,等悠悠清风拂岸,卷过一片片花香,吹凉夏日的光阴。在家乡的这个初夏里,虽然说天气老是阴沉沉的,但是它毕竟已经是夏天,自己总想到大自然中,或者是旅游景点上转一转看一看呢,虽然说自己对家乡武威很熟悉,但是,毕竟是几十年过去了,自己总想着看一看家乡的变化,看一看过去已经看过的或者是新的旅游景点呢。今天虽然说天气不是很好,但是,我和妻子与小弟,陪着四叔一块还是来到了天梯山石窟景区。来到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写有天梯二字的大石块。有资料说:这个天梯山石窟,是我国石窟的鼻祖,说是在甘肃省武威天梯山,却也不在天梯山!据资料说:武威天梯山石窟,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100年,从一般的意义来说,大家谈到石窟,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或者是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等等吧。但是鲜为人知的天梯山石窟,却被冠以石窟鼻祖的美誉,那么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吧,在我们一行到达目的地之前,我就查阅了一下关于我们眼前的这个天梯山石窟的一些简介。</p><p class="ql-block">重要的话说三遍嘛。夏天,是一个让人欢喜又无奈的季节,它仿若将四季的温度,悉数藏在了这里,让人经历了春秋凉意后,感受这世间少有的炙热。在这个初夏里,我们几个人首先来到了一处大石碑前,石碑上面写有蓝色的两个大字“天梯”,半山腰上写有“天梯鼻祖,魅力张义”八个红色的大字。我们一行顺着栈道前行登高,美丽的黄羊水库尽收眼底。水库中间的“高坛”边上写着“登天梯,观大佛,赏花海,品民俗”十二个红色的大字,远处绿色(不知道是什么)与红色,还有远处的雪山与蓝色的水相互映衬着,共同勾画出了一幅诱人的美丽图画,当然了,看到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拍照留影那是必须的。天梯山石窟。观罢了景留下了影,我们又来到了真正的天梯山石窟前。说起这天梯山石窟,它也被称凉州石窟,又有别名凉州大佛窟,它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凉州区中路乡的一个叫灯山的村子,据有关资料记载: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大约有1600年的历史了。我们眼前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它更是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的源头。哦哦哦,怪不得敢称石窟鼻祖呢,原来它真的是大有来头呢。</p><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景区的门票为30元,今天我们是驱车从武威市区出发,大约九点的时候,我们就到了景点上了。道路也算是很好的,一会儿也就到达了灯山村黄羊河水库。这里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四周峰峦层层叠聚,源自祁连雪山的黄羊河,自南而北贯穿整个盆地。我们进入景区远远望去,水库的北岸,土褐色的山峦高高低低起伏不定,如云梯般层层伸展至天际。据资料上说,这也是天梯山得名的缘由。山崖上开凿着一个又一个大小不等的石窟,它们便统称是天梯山石窟。我们进入景区以后,首先经过的是天梯山石窟陈列馆。但是,却让人感觉到有些遗憾的是:目前它因为地质的问题,暂时仍然在关闭,暂时还没有对外开放呢,所以我们就不能参观了,自己的心中难免会有点遗憾呢。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儿呢。路过了陈列馆,我们沿黄羊河水库边一路前行,就来到一个被铁门锁住的山洞前。走进山洞,山洞不长,据知情人介绍说:这些是后来开挖的,我们缓缓地看着通道两边每一个石龛里,摆放着的是十八罗汉。当我们走出十八罗汉通道,又缓缓地拐过一个山脚的时候,一条弧形的长长水坝,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水坝的一边,是那清澈的黄羊水库的水,一边就是天梯山最大石窟大佛窟。</p><p class="ql-block">有些胆大的参观者,他们可顺着台阶下到大佛脚下。我们这些老老少少胆小的人,只能是在上面看一看,听着一个安保人员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了。据人家介绍说:这个大佛窟高30米呢,窟里供奉着的释迦牟尼坐像。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佛像面部丰满圆润,眉若新月,嘴角微翘,含笑不露,眼睑下垂着,微微凝视着前方,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他的神情是那样的安详,又像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庄重,又是那样的温雅,更是那样的睿智,那慈眉善目的样子,似乎是又令人敬而不惧呢。</p><p class="ql-block">这尊佛像依山而坐,面水而立,脚下看似是碧波荡漾,片片薄云缠绕其身,佛像左右两侧立有罗汉、菩萨像6尊,石胎泥塑。由于年代已久了,又曾经又被水淹过呢,佛像和佛龛上原有的色彩,都基本已经剥落褪色,只有那膝盖以上部分,看起来还有少量颜色和壁画留存。</p><p class="ql-block">下到坑底的人们,他们站在大佛脚下,仰望着大佛,每一个人的心内不得不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心灵在一种强烈的震撼中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了千年前那些佛教徒们用虔诚的心,用巧夺天工的手,还有必不可少的一把锤子、一根錾子,成年累月地在裸露的岩石上,将心目中佛的形象,一刀一刀雕刻在石崖上。如此说来,从对我国石窟流派影响上看,这天梯山石窟,被世人尊为石窟鼻祖,也的确是实至名归呢。也正是因为石窟鼻祖的名号,很多人打卡武威,都会选择去天梯山看这比敦煌莫高窟还早的石窟呢。</p><p class="ql-block">可是对于我来说,当自己到了目的地,自己的心中就会感觉到小有失望似的,因为目前天梯山石窟景区,我们只能看这一尊大佛,其余均无法参观。其实吧,说心里话:就这一尊大佛的话,就足以让自己前往打卡。据知情人介绍说,天梯山石窟除大佛外,其他遗物都被收藏在敦煌博物馆,目前也有部分石窟被展出在甘肃省博物馆与武威市博物馆。所以说,就像是有些游客说的:这石窟鼻祖在天梯山,却也不在这天梯山呢。如果是要全面了解它的精彩与辉煌。那么除了打卡天梯山,人们就还要打卡武威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还有敦煌博物馆。因为天梯山石窟还是在博物馆里呢。当然了,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一个研究人员,看到眼前的这尊大佛,听到人们讲说这些,也就足够了呢。可是不管怎么说,天梯山石窟也历经千年沧桑巨变,现在我们依然能看到佛像、佛龛百余尊,佛教壁画数百平方米,大佛打坐于天梯山前,轻云拂面,碧水涌动,宛如仙境。这也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呢。</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武威天梯山石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是中国石窟鼻祖,中原佛教石窟的凿建均源于此处,天梯山石窟还创造了“凉州模式”!我不得不为它自豪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