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洛出书处碑

心旅画游

<p class="ql-block">  洛出书处”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20公里的长水镇,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小交界地。河洛文化之源---洛书就出在这里。该处,现在洛书之标志---刻有“洛出书处”四个大字的汉魏时期(古碑现保存在河南省洛宁县长水镇西长水村。碑高1.86米,宽0.64米,厚0.17米,花岗岩石质,上圆下方,古碑额刻有圭首图案。正面碑文“洛出书处”四个大字仅剩一“洛”字,其余三字湮灭不清。“洛”字始于刻符,较早于商代帝乙、帝辛的甲骨文中已现)和清雍正二年的两通遗存大碑,此碑恰在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上游多系深山峡谷,下游一马平川,为先民繁行生息之地。《河南郡志序》开篇提到河图洛书,称“自有天地,斯有黄河。而河出龙马,图之始也。有河有洛,洛乃出龟,书之始也”。张汉西行,寻“洛出书处”,他在洛宁的阳虚山见仓颉造字台:“我观造字台,恍然见仓史。洛涌压群书,要窥无字始。悠悠太古初,结绳为上理。”张汉碑与汉魏古碑形制大同。“洛出书处”为曹植所书,竖碑立传乃当时代的“国家工程”,古碑为证物之遗存。</p> <p class="ql-block">(清·张汉“洛出书处”碑、汉魏“洛”字古碑)</p> <p class="ql-block">  几年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洛书传说第六代传人符少武向游人讲解汉魏洛书古碑时,曾讲述此碑为曹植所立,但史实材料不够充实,说服力有限。</p> <p class="ql-block">  2020年,符少武迎来了生命中的贵人,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孙吉山教授,也是解读曹植碑刻的国家级权威专家。听完符少武的讲解,孙吉山表示了肯定,回京后,经过验证大量史料资料,并组织了专家团队,再三研究,确认了汉魏洛书古碑是曹植所立无疑,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马来西亚的杂志,向全世界华人正式宣布,此碑确为曹植亲笔。此消息一出,全球哗然,大家奔走相告,符少武更是喜出望外,多少年的心血真的没有白费,这是为我们洛书文化的研究又提升了一个大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孙吉山先生团队,成功修复洛宁县“洛”字残碑,复原重立《曹植书迹:洛出书处》碑刻重立于洛宁县西长水村,相关新闻资讯在众多媒体发表后,引发来文旅艺术界巨大轰动和社会各界多方关注,也为洛宁县的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带去了真实效益。</p> <p class="ql-block">(孙吉山复原鄄城王曹植“洛出书处”碑;右一:“洛”字古碑)</p> <p class="ql-block">  洛出书处”新碑,是继确定《曹植碑》为曹植真迹集刻碑以来,再次揭开汉魏古碑之迷。该碑立于洛宁县洛神庙,毗邻汉魏“洛”字古碑而立。碑阳为“洛出书处,黄初三年,鄄城王曹植”字样,背阴:“千秋龙马献河图,万年神龟载洛书”洛书第六代传承人符少武题对联一副;拜谒仓圣入芳泥,河图一脉去无奇。鹞雀赋中章草影,世间多少追古遗。金石为开皆相印,陈思王碑映曹植。张汉妙得洛书意,符氏六代奉传习。孙吉山《曹植·洛书》新诗一首。洛书第五代传承人符建林洛书吟:《回文四句》古寨新韵新寨古,竹林茂盛茂林竹。洛河出书出河洛,书存吾门吾存书。《五言诗》门对千裸竹,家存一碑书。灵龟贡书出,纵横得十五。风雨剥碑痛,谁人来修复。惊落时潮后,翘望赵公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