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妈妈”是个中庸的说法,其实按我们当地的风俗叫“娘”,叫“母亲”又显太书面,于是给文章起个“妈妈赞歌”的名。</p><p class="ql-block">我娘今年虚岁八十六岁,身体还算硬朗,每天上下五楼两次,步行两、三公里。这算不上多好,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他的勤劳、忍辱负重的高尚品质。</p> <p class="ql-block">记得我十岁时奶奶去世了,从此基本上所有的家务事都落在娘一人身上,家里有四个孩子,我最大;还有爷爷、大爷爷、大奶奶(大爷爷家没有孩子和我家住在一起)三位老人。当时还在生产队里,每天要出工挣工分,下工回来就扎到厨房去煮饭,真是里里外外一把手。饭也吃不饱,干活当然没力气,因此常受别人奚落。在家里也常受些窝囊气,身心受到了严重摧残。最明显的表现是乏力、面色苍白、反甲、吃盐粒。限于穷困和医疗水平低下,当时并没有治疗;直到我后来学了医,才知道我娘患上了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经过十几年的治疗和调养方才痊愈。精神上的压抑也让您多次患上“癔症”。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也没能把您击垮,您用自己超常的耐力和雍容大度支撑起这个多灾多难的家,让他和共和国一起在改革开放后走向了光明的未来。回想起那些艰难的岁月,我仍会泪流满面,为了这个家您老人家付出了太多的血和泪,孩子们没齿难忘。</p> <p class="ql-block">再大的艰难困苦你都挺过来了,还和我老爹一起把我们姊妹四个都培养成专科和中专毕业生。都有了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如今您能享天伦之乐,这是上天对您付出的回报您就坦然接受吧。</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专科毕业工作了。虽然可以给您分点忧,但您那勤劳而瘦弱的身躯却从未停歇,一刻不停的操劳着这个穷困的家。五十多岁后老娘腰慢慢弯了,我这个小医生不知道是病,还以为和外婆一样是遗传呢。唉!枉为人子,一生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千禧年后,老娘六十多岁了。随着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我也经常给父母买些好吃的,学做一些美食,但水平有限。近几年水平有所提高,有时也会带父母一起下馆子。老娘的美食鉴赏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我想这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半辈子子的粗茶淡饭也没有能将其对美味的鉴赏力淹没。我做菜有时咸了或淡了您都会指出来,好吃不好吃也能从您的神情上看出来,但不管多难吃也从不批评,也能吃下去。下馆子多了,您都能鉴别出好坏。一次去吃黄河大鲤鱼,要了一份大葱豆腐水饺,您赞不绝口,说这个厨师水平真高。还有一次到老家去,在一本家侄子开的饭店里吃饭,您直夸菜好吃,夸的侄子都不好意思了,说改天一定让奶奶再来,他请客。当然我在家也经常给父母做清汆丸子、煎肉饼、红烧肉、清炖羊肉、酱焖(清蒸)黄花鱼、油焖大虾、炸蔬菜豆腐丸子等等。好吃的您也是一顿猛夸,也成了我做美食的动力。但愿老娘能健康长寿,不辜负这美食鉴赏力,尝遍天下美食。</p> <p class="ql-block">“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愿时光能缓,愿你笑魇如花”。这是世间最美的风景,世间最美的情,一生不离不弃。愿天下伟大的母亲万寿无疆,永远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