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微风浅奏,绿草如茵。在这温情洋溢,诗意渐浓的五月,为进一步落实2022版新课标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大单元课堂教学整合设计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2023年5月25日下午,在许昌市文化街小学举行了魏都区小学数学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聚焦大单元 践行新课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魏都区八大教育集团一至六年级教研组长、四至六年级部分数学教师及甄晓莉名师工作室、胡新瑞名师工作室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许昌市文化街小学教师沈小晴主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left;">首先,由许昌市文化街学校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张育红为本次活动致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活动现场突发供电线路故障,所有的多媒体设备都不能使用。在魏都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甄晓莉老师的提议下,活动先进行关于两节课的构思汇报交流,之后便开启了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纸条共同演绎的数学课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构思汇报环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文化街小学教师朱盼娥对将要展示的两节课例在构想以及磨课过程中的收获进行交流和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例展示环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课是由文化街学校教育集团天宝路校区教师李垚宏执教的《运算律之“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老师始终处于一个引导者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拆数、画图、说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平台。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找和25×12、32×100相等的算式,使学生明白了运算律背后的道理,即加法和乘法的意义。在找和25×12相等的算式的过程中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简便计算的角度学生很快地找到了相等的算式,并说明相等的道理,第二个层次是找哪些算式中还隐藏着和25×12相等的算式。接着李老师引导学生把100个32分成两部分相加减或多部分相加减,也是这堂课的亮点之处,使学生今后在面对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的算式时,能从运算的意义出发找到算式的核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课是由文化街小学教师徐虹娇执教的《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徐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这两个单元的相同之处并进行汇报,之后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分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具有一致性,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随着这节课的层层梳理,让学生明白了小数和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是相通的。当把象征着两个不同单元的“分隔符”去掉,再把整数加减法的知识请到学习单中间位置的那一刻起,在学生的心中,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之间的隔断墙已经打通,这些知识终将归为一类:数的加减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魏都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甄晓莉老师做活动总结。甄老师充分肯定了此次教研活动,对魏都区各集团学校的校本研修形式提出要求,要把教师的研修活动真正深入到组内,这样的“小研修”活动,做到了时间灵活、地点灵活、主题灵活。并语重心长的对青年教师说,要把大单元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同时要求教学设计的环节要基于学生、基于课堂、基于新课标,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每一次教研都是新的起程,每一段历练都是新的探索。在下午的教学研讨中,参会教师对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展开了讨论,同时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在肯定执教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课堂过程中注重学思结合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建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讨结束,余音不绝。魏都区小学数学全体老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收获满满,今后也将不断思变、整合、创新,“研”续精彩!达到齐研究、共成长的最终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