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热烈祝贺南阳市油田黄山幼儿园彭红荣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与幼教365平台直播学习感悟被选上睿智</span><i style="font-size:20px;">教师</i><span style="font-size:20px;">感悟,榜上有名啦!🎉🎉🎉</span></p> 《突破语言领域衔接雷区》感悟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聆听了时松教授《 如何科学地突破语言领域衔接“雷区” 》的讲座后,让我们深知语言语言领域衔接对幼儿的重要性。语言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工具之一,这方面素养的培育,影响着孩子们入小学后的学习状态,影响着孩子们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下面说说我的几点看法:</p> <p class="ql-block"><b>🌸 各种各样的“听</b></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会经常在班里给孩子们播放有趣的绘本故事,让幼儿学会安静倾听故事并提出各种问题和答案,以及他们说的各种有趣见闻。</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让家长平时也和孩子一起玩一玩倾听游戏。比如“请你和我这样做”游戏,爸爸妈妈边做动作边加上语言,孩子需要边看边听,才能完成复制。比如“传声筒”游戏,孩子每一次都要集中注意力听清对方的话,才能把爸爸或妈妈的话传递下去</p> <p class="ql-block"><b>🌸多姿多彩的“说</b></p><p class="ql-block"> 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说”的各个方面体现,敢于说、善于说是我们上小学以后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的能力之一,所以在幼儿园里我们会抓住各种各样的机会来锻炼“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我是小主播”、“故事大王”活动,鼓励孩子上台,让孩子大胆自信的展示自我,通过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朗诵儿歌的方式,加上丰富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的变化,能够让“说”的内容更富有意境,让“说”成为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b>🌸丰富多彩的“读”</b></p><p class="ql-block"> 读在这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认识一个字,“识字”只是阅读中最基础的“衍生品”。</p><p class="ql-block"> 绘本阅读是我们日常中进行的活动,我们要求孩子们阅读时边记录边思考,这样阅读才有更多收获。</p><p class="ql-block"> 在区域活动里,孩子们会阅读各种游戏材料中的文字,比如“中国地图”、各种拼图等。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阅读的范围会越来越广,读同伴的游戏记录、读亲子合作的调查表等。</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报纸杂志,报纸杂志上的字虽然孩子们不一定看得懂,但是报纸上有最新的新闻照片、杂志上有趣的知识、孩子们认识的一些汉字等,这些都是可读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b>🌸创意无限的“写”</b></p><p class="ql-block"> 除了写自己的名字和数字之外,在幼儿园我们还需要做好书写的准备,知道书写规则,了解文字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p><p class="ql-block"> 我们会把书写变成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比如,在自然角需要记录今天的发现;在区域里需要记下自己的问题和游戏过程等。</p><p class="ql-block"> 写信是孩子们喜爱的表达自己的方式之一,可是遇到不会写的字该怎么办呢?我们就会引导孩子采用一字一音的方式。借用文字的谐音来进行符号的表达,将不会写的汉字变成同伴看得懂的“文字”,这样写信和好朋友交流就不再是难事啦!</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根据孩子的兴趣,在不同材质的物品上写写画画,会让孩子们更有“写”的兴趣。抓住生活中一些物品,比如沙子、黑板、木头、石头、布等,试试看吧。</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幼小衔接”。我们衔接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能力”,还有更多“看不见的能力”。慢慢来,或许等我们开花的那天,才会发现曾经浇灌的养分没有白费。</p> <p class="ql-block"> 感谢《幼教三六五》这个平台,给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和家长指明了育儿的方向。通过听专家讲座,不断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指引我们将理论学习应用到教学生活中,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爱的陪伴,健康快乐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