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四辈与沈圩民俗文化馆 ~~~~~杨晓梅撰写制作

沈圩村阿媚

<p class="ql-block">沈四辈,男,现年43岁。共产党员,1997年参军入伍,在河南省某部队工程部汽车连服役。</p><p class="ql-block"> 两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从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炼成了铁骨铮铮的硬汉子,铸就了坚强坚韧的性格,从此影响了他的人生路。因为在部队汽车连服役,沈四辈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开车技术和修车技术,退伍后在家乡待业务农,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可谓是退伍不退色。</p><p class="ql-block"> 结婚生子后,2008年,他看准了汽车租赁行业,于是开始筹集资金。爷爷疼爱他,就把自己的10万元养老金拿给他,又鼓励妻子从娘家筹款,沈四辈就用这16万元买了2辆二手小轿车,在火车站对面给妻子开了一家汽车租赁店。因为夫妻二人老实本分,为人诚恳,待人热情大方,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到2018年,汽车租赁店已经拥有 各型轿车几十辆。</p><p class="ql-block"> 2013年,沈圩村被列入宿州市埇桥区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2017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旅游示范村等。这里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楼,古井,京城文化特色的四合院,再加上一年一度的十里桃花盛会,来参观游览的游客日渐增多,沈圩村的旅游业蒸蒸日上。</p> <p class="ql-block">  沈四辈每天带着亲朋好友来沈圩参观游览,看着爷爷住过的老宅里,几代人留下的各种物品,还有爷爷收藏的许多不同时代的瓶瓶罐罐等,心中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建造民俗文化馆,</p><p class="ql-block"> 2019年,在父母及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在村委会的协调帮助下,沈四辈毅然决然地建成了沈圩民俗文化馆,自筹资金及部分借款共380多万而建民俗文化馆的目的,就是尽自己的绵簿之力,带动家乡旅游,助乡村振兴该馆占地面积一千余平方米,青砖黛瓦,仿古淳朴,青石台阶,浑然天成,现有藏品一万余件,大致可分为红色文化、古玩陶瓷、年画、农具、生活用品等展厅,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皖北劳动人民生产、生活、风情、习俗等特有的风貌。沈四辈为传承和保护皖北乡土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践行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沈四辈大力协助沈维勤先生,恭请金凤凰仙落沈圩,让多少代沈圩人梦想成真。同时,他还积极联络书画界人士,筹建并成立了凤凰台沈圩民俗书画院,多次举办笔会活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经常组织文艺大型公益演出,节假期间充实乡村文化,也是人民群众的大舞台</p><p class="ql-block">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沈圩民俗文化馆越办越好,让每一位游客都能从中汲取乡愁,努力奋进的精神力量,同心同德,振兴乡村,推动乡村的气息,我会更加努力发扬吃苦耐劳的作风为家乡添砖加瓦,让家乡变得更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