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西藏记行(一)威海--西藏

寒梅

房车西藏行(一):威海出发、西宁、翻越昆仑山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未曾踏上这篇土地,你不会懂得,生命中有一种情绪,叫西藏。”因为,西藏,是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或许因为时间、因为身体,以及其他的原因,西藏,曾经是多少人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也包括我们。其实,西藏一直在梦中。</p><p class="ql-block"> 想去神圣的雪域高原触摸最清凉的雪山,呼吸一下世界上最清薄的空气,驰骋在雪山脚下无垠的草原,看牛羊成群璨若星河······但更令人心驰神往的应该是世界上最高的宫殿---雪域明珠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一直想在有生之年,给自己的旅行许下一个约定,在身体和热情尚且的时候去一趟西藏,不为虔诚的朝圣,只想在一路的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之中,感受宁静、壮美而又生机勃勃的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条神圣的路总能带给你想要的情怀,成为你心中无可替代,也是独一无二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在未知和美好的憧憬和想象之中,五个人就这样开着房车出发了。3月24日从威海出发,4月24日返回,历时一个月,绕了一个圈不走回头路,行程1万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西藏行五人小分队,唯一的男士也是我们的队长,殊不知他以后会顶着严重的高反和恐高,翻雪山走峡谷,沿着崎岖而陡峭的悬崖挂壁公路一路把我们安全带回来。</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3.24):山东威海--河北邢台</p> <p class="ql-block"><br></p> 四个无知者无畏的40、50(岁)后,在威海乳山服务区顶着大风拍下这一张出发照。 此次开着房车进藏的路线是青藏线+唐蕃古道。即从西宁(国道109)--格尔木,进入可可西里,翻越昆仑山,再沿着(国道215)到玛多进入唐蕃古道。唐蕃古道也就是1300年前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的进藏路。<div><br></div>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房车大冰箱装得满满的,这一路可以丰衣足食了。 <p class="ql-block">  一路高速省内行,傍晚进入河北界,驻车夜宿邢台西服务区。两位大厨上岗,小酌一杯。</p> <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房车的生活起居都是由这两位温暖的小姐姐打理着丰盛美味的一日三餐。</p> 邢台西服务区很小,卫生间没水还很脏。 第二天(3.25):河北邢台西服务区--山西吕梁碛口古镇 从河北到山西,沿着太行山脉,太岳山脉,行进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峰峦叠嶂间,氤氲雾气中的太行山脉远近高低,宛如一幅幅水墨山水,移动在车外。一树树杏花开在山峦间,洁白的杏花远看像一块块镶嵌在奇峰间的汉白玉,格外耀眼,给这片贫瘠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气和妩媚。 过了太行山脉进入太岳山脉,雄奇和秀美并存,野桃花似云霞铺满山间,一路春天的桃红杏白。 <p class="ql-block"><br></p> 穿过一个个隧道群,最长的11km,几十个隧道跑出来,真正体会到“巍巍太行山,行路何所艰。云雾入幽境,奇峰似画卷。绝尘天涯去,豪气山水间。”的雄奇和壮美! <p class="ql-block">  穿行了一天的太行隧道,沿着黄河观光游览路线,经过了八盘山,傍晚到达碛口古镇。</p> 碛口古镇,位于陕西吕梁。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是隐藏在大山深处黄河边上的一颗明珠。<br> 享有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 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 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夕阳西下,居民端着饭碗坐在门口吃饭,感受到了古镇人间烟火气的温暖。 西云寺,建于元代,现已破败香火不燃。曾是临县五中的校园,其旧有的殿堂已经荡然无存,部分窑洞仍在,破损的山门在风雨中追忆着往昔的沧桑岁月,上面的图案与题字依然形象逼真,向我们诉说着这座古寺曾经的不俗。 创建于明代的黑龙庙,建筑奇伟壮观,叠于石崖之险。拾级登顶,千岩万壑,百里黄河,尽奔眼底。 晚霞洒在黄河安静的水面,坐在黑龙庙的城墙上,俯瞰古镇,回望它百年的辉煌时光。 晚霞灿烂,碛口浩荡。沉积的历史阻挡不住河水的奔涌。山西、陕西在这里仅是一河之隔。我们坐一河观两岸,跨两省。 落日把影子拉得很长,仿佛穿过时光之门。 夕阳的余晖晕染在黄河之上,我们坐在岸边,也成了这古镇的一员。也只是匆匆过客,就像这奔流的黄河之水,带走了泥沙,而我们却带不走一片云彩。 车停在“印象碛口”饭店的门口,不能辜负了这么美好的名字和美食。 第三天(3.26):从山西的碛口古镇--陕西黄土高坡--陕甘宁盆地--宁夏盐池明长城。 从碛口古镇出来就进入陕西境内。因为,山西陕西就隔着一条黄河。一路领略山西与陕西不同的窑洞民居,窑洞是陕西黄土高坡的民居特色。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古老而特殊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依山靠崖,妙居沟壑,凿土挖洞,源于自然,又融于自然,在高楼林立的今天,看看这些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明珠,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窑洞也在一步步走向文明与现代。改良后的窑洞,牢固,明亮更具美感和舒适度,只是没有了传统窑洞的质朴和自然天成之美。 定边盐湖,位于陕西榆林定边县。历史悠久,始于秦汉,昌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三五九旅打盐遗址。曾被毛主席誉为“盐湖是中央第一财政”。 我们走在盐池岸边,盐池就像天空之镜。 山河大地从来不缺让人美到窒息的色彩。闺蜜无人机航拍的盐池,美得就像女孩子的眼影盒。 盐池古长城遗址。宁夏自古为我国北部边防前线和边塞要地,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宁夏盐池县有“露天长城博物馆”之称。 放飞无人机俯瞰明长城的绵延壮观! 早已卸下历史的重负和御敌的盔甲的隋长城,已回归黄土地的本色。在大漠落日里感受古长城的悠远、浑厚与沧桑之美。 秦时明月汉时关。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幸存下来的古长城更加厚重与质朴,无声诉说着久远的故事。<div> 可惜附近的兴武营古村落限高无法进入。据介绍,兴武营古村坐落在二道长城的中间,长城在此形成一个“Y”口把村子包围在里面。</div><div> 兴武营村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多东西都是用长城砖盖成的。很值得一去!留点遗憾吧,下次路过就不要错过。</div> <p class="ql-block">  在大漠的落日余晖里,车驰骋在新修的一条国道上,满眼里还是古长城模糊身影,一路绵延。晚上驻车宁夏吴忠马儿庄服务区。</p> 第四天(3.27):宁夏沙坡头--青海西宁 宁夏腾格里沙漠的东南源,沙坡头景区外面的这一条免费的沙漠景观大道,穿行在广阔无垠的沙漠里面。沙丘纵横,高低起伏。沙漠浩瀚,人迹罕至。 不远处就是沙坡头景区,有沙漠摩托,有骑骆驼等项目。自然即大美,何须人工打造?风把沙漠雕琢得似波涛翻涌又似细浪绵绵。赤脚踩在上面,温润绵软。 这真是天地一沙鸥的感觉,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 这一片沙漠足够我们开心地拍照半天,无需门票的大美景色,这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这一条沙漠景观大道,像一条红丝带,蜿蜒在广阔的沙漠里。 心向远方,大漠驰骋! 从沙坡头出发直奔西宁。傍晚驻车塔尔寺附近。在生意萧条的商铺街找了一家清真面馆,去吃了一碗清真面。这拉面长的需队长站着挑起来。 第五天(3.28):西宁塔尔寺--茶卡盐湖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是著名的喇嘛寺院,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 <div>  停车场的大姨告诉我们,早晨八点前可以随着早拜的藏民免费进入塔尔寺。我这是第二次再访塔尔寺。<div>  早晨的塔尔寺空气还有些清冷,宁静安详。阳光照在白塔上熠熠生辉。人们都在寂静无声地转塔,磕长头,那么虔诚。也许这是他(她)们每天的早课,转完塔、磕完长头就去上班或回家吃饭。</div><div> 我们混在其中就像一群异类,看起来那么的格格不入,也感觉很羞愧,打扰了众信徒朝拜的安静和宁和。因为我们关注不是信仰本身,而只是对这里的建筑、人文略感兴趣而已。一个个殿的看,看到了信仰的力量。</div></div> 九点,披着紫红色长袍的喇嘛开始上班,见面相互作揖。在门口的转经筒转了一圈,离开塔尔寺。前往藏文化艺术博物馆。 藏文化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618米的唐卡,是400名画工用时27年耗巨资画成,取之纯天然成分染料,整个画卷气势恢弘,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上次来西宁时参观过,这次因为停车牌事件,就没进去。芳姐和小宁去看了。 西宁藏文化艺术博物馆停车场的这一块停车牌值得来记录一下。倒车时车辆丝毫没感觉只听咣当一声,这块牌子倒了。大房车的视野盲区里被这块底座已锈蚀严重的停车牌给碰瓷了。博物馆的负责人联系西宁开发区管委,来了两位办事员。以赔偿500元了结。我们的心情一下子也不好了。 不愉快的博物馆体验,前往心心念念的天空之境--茶卡盐湖。因高速导航的原因,错了日月山的打卡,只能远观。日月山口为青藏公路的起点,也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有一段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途径此处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的传说。 沿着环湖专用公路,绕青海湖半圈,湖面结着冰成了一片白湖,湖边游走的牦牛和羊群灵动了青海湖。 湖面属于冰冻期,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已关闭。 冰冻中的青海湖可算是一种苍凉之美,没有传说中的那种美。那种美只能在夏季,2015年7月我来青海湖,湖边是金黄的油菜花,游客骑着马,路过白塔走过五彩经幡,湖水那么蓝那么蓝。映衬在烟波浩渺中,一眼望去,与天相接,就跟我们威海的大海一样,美的不可方物。 顺着109国道往茶卡方向,沿路广阔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 趁着路晌平坦,上车试一下我可不可以开这大房车。还好,就是超车有点儿紧张。 茶卡盐湖就在109国道边上。下午六点到达茶卡盐湖,阳光还很高,以为可以看到心中那面天空之境。只可惜,我们来的季节不对,盐湖很多结冰处,能下湖的地方需在五公里之外。 天很冷风也大,天空也不蔚蓝通透,每个人都穿的那么厚重,盐湖里飘逸的倒影照估计是拍不到了。站在湖边简单拍个倒影吧。只能等一个有缘的夏天再来,穿着飘逸的红裙子,赤脚踩在盐湖水里,在蓝天白云之下拍出美丽的倒影。 走了五六公里也没看到美丽的盐湖,坐最后一班小火车返回。 没拍到天空之镜里的人物,我们回程在小火车上也是一顿欢拍。虽然来茶卡盐湖看天空之镜好像来看了个寂寞,但在路上的心情依然是美好的。   夜晚驻车在茶卡盐湖景区停车场,偌大的停车场好似就我们一辆房车。晚上邂逅美丽的月光星辉,宁静而旷美。还有丰盛的晚餐,此情此景绝无二。 第六天(3.29):茶卡盐湖--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无人区--昆仑雪山 <div>  从茶卡盐湖不走回头路,沿着国道109,走过柴达木盆地的边缘直接格尔木,开启正式的进藏路线。</div> 驰骋在天路,翻过一道道山,转过一道道弯。随着车轮,我们一步步在向青藏高原靠近。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一群秃鹫在啃食一头小牛尸体 向昆仑雪山而行 巍巍昆仑,万山之祖。从格尔木沿着109国道,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完美地躲过了前两日的雪天,万里碧空。不过邂逅了五分钟的小雪花,感受了一下青藏线上的雪。 青海段昆仑山耸立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市南面,有着“亚洲脊柱”之称,高山耸立,雄壮魁伟,让人仰视,让人向往,凡是到了格尔木的,也都想上一次昆仑山口,一偿久仰之愿,一解久慕之情。 巍峨的昆仑雪山,连绵起伏。跨过这道雪山,天和地,人和物都不一样。我们的内心更会不一样。因为,从青藏线上仰望雪山,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藏野驴 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藏羚羊 在昆仑山脚下 屹立于华夏大地的万山之祖昆仑山,气势磅礴,是龙脉的源头,亚洲的脊梁。仰望巍峨耸立的昆仑雪山,心里油然而生敬意。 昆仑山垭口,崎岖险峻。铁路桥横跨垭口,真是不简单的一条天路。 有人说:“这是个狂野而又神秘的圣域,是令无数人向往的旅行目的地,大跨度高海拔、雪山冰川、险境魔幻以及它的峥嵘万状,是神话传说的摇篮,古人尊为龙脉之祖,因而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这就是万山始祖昆仑山,是中国第一神山。”亲自走过一趟的人才能真正读懂其中每一个字的深刻含义! <p class="ql-block">  翻越崎岖险峻的昆仑山口,海拔4779米。到达垭口已是晚上8:30,真正感受到了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和昆仑雪山的寒冷。(零下15℃)气温的骤降与海拔的突升,对于我们初到高原的人,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我们连夜下山,队长顶着高反和刚过垭口的恐高,沿着漆黑的109国道,趟过无数的冻土炮弹坑,一路颠簸到海拔4500米的不冻泉加油站驻车。已是将近晚上10: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