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瘦西湖,大明寺

程庆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乾隆年间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后将其唤作瘦西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p> <p class="ql-block">长堤春柳</p><p class="ql-block">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每当阳春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为到扬州,下令开挖南北大运河,河道开挖好之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荫,同时也可以保护堤坝。隋炀帝当年还亲手栽了一株柳树,并赐姓为“杨”,后来人们便称柳树为“杨柳。</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景区 现有:御码头、五亭桥、西园、 冶春园、绿杨村、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四桥烟雨、虹桥、长堤春柳、叶园、徐园、长春岭、 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梅岭春深、湖上草堂、绿荫馆、吹台、水云胜概、莲性寺、 凫庄、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p> <p class="ql-block">大虹桥</p><p class="ql-block">大虹桥是清代二十四景之一,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年间改建为石桥,如长虹卧波,改名虹桥。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p> <p class="ql-block">凫庄</p> <p class="ql-block">白塔</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旧五代史》载,公元887年,庐州刺史杨行密与宣州刺史秦彦对战时,在此扎营</p> <p class="ql-block">023.5.15号早上8.30后开车去瘦西湖,从东门进北门出,后去大明寺,11.半左右出发去无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