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高级中学开展“家访月”系列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将教育的温度与期待带进每一个家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我校将5、9月份定为“家访月”。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扎实有序地推进“家访月”工作,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一场学校与家庭的“双向奔赴”逐渐拉开序幕。</p> 精心部署 为爱邀约 <p class="ql-block"> 学校高度重视“家访月”活动,提前制定湟源县高级中学“家访月”工作实施方案,黄新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认真传达了“家访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及相关工作通知精神,要求所有行政领导和全体教师参与到本次家访活动中来,一定做到定位准、辐射广、实效强,教师深入家庭与家长沟通,有效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达到家校携手,共建教育合力的目的。</p> 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家访是用一颗心灵感动另一颗心灵,爱在家访中生长,暖在沟通中流转。 <p class="ql-block"> 家访开始前,各年级班主任认真摸排学生情况,同时结合4月份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进一步明确家访的重点目标和对象,特别是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留守儿童、单亲等。拟定班级家访计划后,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分批次结伴而行,陆续着手开展家访工作。班主任提前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设备与家访家长进行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和家长们约定家访时间,使家访活动做到有序、高效,以求更有效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状况,传递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实现家校之间的沟通价值,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p>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p class="ql-block"> 一次暖心的家访,彰显教育的温度,架起家校的桥梁。学校领导、年级部主任、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带着责任,带着关爱,深入学生家庭,面对面与学生家长交流,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期间的思想状态、学业情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也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老师们还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教育的方法、当前学生安全工作、高一年级“选课走班”、高三年级考前减压等内容与家长做了深入沟通交流,引导家长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p> 老师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奔走在大街小巷,穿梭于各个小区、村庄,敲开一扇扇门,走近一颗颗心,为牵挂的孩子带来关爱和鼓励。一个家庭,一个故事。爱的教育,从未止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高三年级家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高二年级家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高一年级家访💕</b></p>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见一见面,坐一坐、聊一聊,看似平常的家访活动,就像一把钥匙,打开老师、家长、学生的心扉,拉近老师、家长学生的距离。家长们对老师们的到访表示十分欢迎,有些家长甚至请假配合了这次的家访活动。家长们积极地询问孩子在学校表现,也认真询问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共同探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这是一场家校的双向奔赴! 细致分析 因材施教 教育有情怀,家访有温度。家访结束后,班主任老师们带着思考,细心地将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对家访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及时制定关爱帮扶措施,精准施策,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根据此次家访的情况,对自己的班级教育工作进行了细细复盘,对接下来班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展开了细致地规划,这让家访工作不仅有深度,更有温度。 访有所获 共同成长 <p class="ql-block"> 目前,我校三个年级的家访活动陆续开展,各年级结合工作实际和重点任务,以各种形式进行家访,活动取得阶段性实效。5月25日,在学校学成中心的组织下,召开了家访工作总结经验交流会。会上班主任们纷纷表示,本次家访收获颇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高三年级的严英平老师对此次家访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说:“在家访中,我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或者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另一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在家访中我们要把握实际,从家长的方面下功夫,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br><br> 高二(8)班的班主任罗海燕老师说:“老师家访是一条纽带, 连接着学校与家庭。通过家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学生们在家里也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这样做不仅取得了家长对于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p class="ql-block"> 高二 (9)班主任应宗明老师认为,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和教育学生,而不是“告状式”家访,因为学生存在的问题多而向家长抱怨,因为这就像给家长送“棒子”,学生们回家后会遭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教育”。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排斥心理,给班主任接下来的工作造成更大的障碍。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多劝导、多赞美,用自身的力量去感染家长,这样更有利于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总有一种感动,以校为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总有一种推力,以家为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总有一种联络,家校携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总有一种希望,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小,做则必成。家访工作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既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又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p><p class="ql-block"> 今后,我校将继续推进家访工作,加强家校间的密切联系,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访,是教育的一场温情行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访,是三尺讲台外的另一片天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访,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访故事,未完待续 ……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