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培训助成长,学思悟行促提升

张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泉城五月尽芳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姹紫嫣红翠鸟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使命初心不相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逐梦高翔笔莫停。</span></p> <p class="ql-block"> 5月24日是我们一行六人山大跟岗学习的第三天,根据项目安排,我们7时40分就来到学校开启了我们学习之旅。</p> 行为习惯篇 <p class="ql-block">  <b>入校秩序</b> 笔墨涵雅趣,良习成自然。从入校秩序来看,学生会从南北两个方向沿着狭隘的专用通道走到学校南门。这个通道只能单行通过,学生会自觉排队,路上很少看到学生奔跑、插队、大声喧哗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b>阅读分享</b> 走进校园,你会听到学生拿着话筒大声读出阅读感想,每天都会有人在这时刻进行分享。这正是校长池红梅介绍的“悠享阅读声”。这样既能引导参与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参与者的读写能力、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又能通过读书分享,还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增长见识,提高欣赏能力。</p> <p class="ql-block"><b>  入班整理内务 </b>学生走到班级,首先做的就是整理自己内务,该生书包整洁,分类明确,而且能用标有学科的档案袋分类整理。摆放水杯和储放书包。</p><p class="ql-block"> 每位学生先后到校后,有条不紊,收拾内务有板有眼。</p> <p class="ql-block"><b>任务型早读</b> 池校长在作报告中明确的指出,只要这个班有5名以上的学生,他们都会根据老师前一天安排自觉进行早读。</p><p class="ql-block"> 而且他们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来进行早读,比如五年级的班主任是体育老师,他老师在早读任务中指出</p><p class="ql-block">7:30到7:40 在操场跑六圈</p><p class="ql-block">7:30—8:00 熟读L8</p><p class="ql-block">8:00—8:15 记忆</p><p class="ql-block">在第三个环节 会有学生 读着学生的学号,让孩子尝试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早读听写单词</p> <p class="ql-block">小老师在领读</p> <p class="ql-block">小老师在提问学生背诵</p> <p class="ql-block"><b>爱国教育</b> 趵突泉学校每天都会升国旗,星期一全体到操场集合,全体参与。其他时间,值日班级到操场升国旗,其他班级在教室里举行。当升国旗预备号响起的时候,学生们赶快停止手中工作,全体起立,走在路上的学生也会驻脚,立正。国歌响起的时候,学生自觉行队礼,唱国歌!</p> <p class="ql-block"><b>课间秩序</b> 上课时,学生会喊起来,并伴随着口令:头正,身直,肩展,足安。下课口号:净桌,推凳,喝水,上厕所。这不单单是口号,而且他们真是这么做的,可能口号是一种提醒。</p><p class="ql-block"> 学生集合上操的时候,学生在教室里站好队,按照班级顺序下楼梯。不会出现拥堵现象,学生排队中不会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嘻嘻喧哗,只有下楼梯的声音。</p> 班级文化 <p class="ql-block">班级文化,我想引用池校长的一句话“班级文化应该服务当下”。随着天气变热,家长送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喝水。所以他们建立“咕咚水站”文化墙。并建立奖惩制度。</p> <p class="ql-block"><b>信息栏(教室内黑板北侧)</b></p><p class="ql-block"> 信息栏内整齐地张贴班级管理的系列表格。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表、一周备忘录以及公告栏等内容。</p><p class="ql-block"> 目的: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在校的一日安排以及自己的职责,及时关注班级事务,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p> <p class="ql-block">班级分工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p> <p class="ql-block">评价表</p> <p class="ql-block">三表</p> <p class="ql-block"><b>习惯养成区(教室内北墙)</b></p><p class="ql-block">班级公约(公约上墙,体现学生全员参与,全班签名)、好习惯目标、好习惯宣传大使、本周好习惯养成计划、好习惯照片墙等。</p><p class="ql-block">目的:将好习惯的标准显性化,树立班级小榜样,规范学生的一日常规。</p> <p class="ql-block"><b>收纳区(教室内)</b></p><p class="ql-block">收纳区包括收纳柜、书包柜、图书角、挂衣架、卫生工具橱、水杯架、桌洞、雨伞架等,每一项收纳区域,所放物品要明确,摆放整齐有序。</p><p class="ql-block">目的:在分类整理物品中,培养学生分类和规则意识,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b>激励评价区(教室内南墙)</b></p><p class="ql-block">好习惯存折、每天元气满满、好习惯飞行棋、班级荣誉、班级目标、夸夸墙、赞美墙、全班激励等。</p><p class="ql-block">目的:通过积极向上的引导,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被看见。</p> <p class="ql-block">夸夸同学</p> <p class="ql-block">夸夸自己</p> <p class="ql-block">夸夸自己</p> <p class="ql-block">分小组夸夸自己</p> <p class="ql-block">阅读评价区</p> <p class="ql-block">英语星球评价区</p> <p class="ql-block">阅读积累评价区</p> <p class="ql-block">阅读之星</p> <p class="ql-block">好习惯养成区</p> <p class="ql-block"><b>学科知识区(教室内南墙、黑板南侧+走廊)</b></p><p class="ql-block">教室内南墙分为两个区域,一是学科知识墙,展示当天各学科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内容,核心概念、定义、生字词以及字母单词等,一定要体现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字迹要醒目,学生抬头即见;二是省思栏,利用暮省时间总结当天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记录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把每人的只是困惑重叠张贴,固定好,为学生时常翻阅提供便利。</p><p class="ql-block">目的:让教室与课程浑然一体,强化当天知识学习内容。</p> 教学教研 <p class="ql-block"><b>示范课 1 </b></p><p class="ql-block"> 指导老师范静给我们展示了一节《24计时法》示范课</p><p class="ql-block"> 通过读出钟表时刻,提出此时你正在干什么的问题,制造认知冲突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观看一天24时形成视频,体会到一天有几小时。并利用探究单探究24时计时法。探究单范老师引用时间尺作为探究工具我认为很好。时间无非是计量单位的累加,并无休止的延伸,一天的时间完全可以看作时间线段,一天一天循环下去。</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把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思路而又高于学生的思路,不断地引导学生发展,教师成为创造“创造精彩的人”。</p> <p class="ql-block"><b>示范课2</b></p><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教导处李艳君主任展示了一节《平均数》示范课。</p><p class="ql-block"> 李主任为引起学生兴趣,提前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设置真情境教学,并提出问题两队哪个队水平高?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移多补少法,先和后分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同时不但转换情景,以“问题”为导向,理解平均数的本质及性质。</p><p class="ql-block"> 李主任设置结构化板书很好,李主任对教材分析和理解之后,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 引领学生学习,他体现了教材要点和学习的主要内容。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难点, 达成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思考:为什么平均数能代表整体水平?为什么总数不能,总数受到份数和每份数的影响,当份数不同时,最好看平均每份数的多少最能决定整体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b>  幸运课 </b></p><p class="ql-block"> 今天,非常有幸听取王丽老师的课,说实话,按照项目安排没有王丽老师的课,我们怀着试探的心争取他的意见,没想到,她在马上进教室的上课的情况下,居然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是三角形内角和的练习课,首先王老师复习旧知:三角形内角和度数,方法,数学文化。</p><p class="ql-block"> 练习:一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p><p class="ql-block"> 两个小三角形合成一个三角形的度数,为什么度数不是360度。</p><p class="ql-block"> 学生通过思考,汇报,生生的质疑,辩论,补充,老师的点播,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归纳结论。</p> <p class="ql-block"><b>  反思</b></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课堂让我反思不断,为什么他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出现勇于思考,积极找到突破口,不会愣神呢,而且敢于表达,善于倾听,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学会交流的生本语音,让他们有个抓手,便于引起学生的思考。我认为.....你们同意吗?,补充,评价。</p> 报告培训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有幸参加了小初高一体化教研。</p> <p class="ql-block">小学阶段王丽颖与我们分享了《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p> <p class="ql-block">初中部张璇与我们分享了《终于找到答案了》</p> <p class="ql-block">高中部王真老师与我们分享《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p> <p class="ql-block">山师博士生导师潘庆玉培训《知行合一,师者自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小初高数学试卷分析研讨会</b></p><p class="ql-block"> 在数学试卷讲评课上如何落实取势、明道、优术?通过今天各学段的老师的分享,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做或许会更好。关键是课前和课后环节。</p><p class="ql-block">课前:重在老师分析数据,找到“群错点”和“特殊生”;分析典型错例,找到根源,课本教材的出处;确定目标,让学生改什么,提升什么;确定合适的教法及学法。</p><p class="ql-block">学生课前完成试卷中能自我纠正的题目,不能自我完成的做好记录,为课上做准备。</p><p class="ql-block">课中:1.分析整体成绩,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2.分享优秀学生的试卷,给学生进步提供目标;</p><p class="ql-block">3.小组内讨论看看那些题还是不能完成或是明白,那就确定了本节课需要讲解的题目。</p><p class="ql-block">对于每个题目的讲解,需要有下列流程:读(读清题)--想(想解题思路)--算(计算)--源(寻根源,教材出处)--变(变式训练)--悟(方法归类)。</p><p class="ql-block">这样讲完做完一道题,应该让学生通一类题,学生会把它变成自身的素养。</p><p class="ql-block">4.对应典型错例的题目,进行巩固内化。</p><p class="ql-block">5.课堂小结,要做好方法的归纳总结提炼,使学生思维得到提升。</p><p class="ql-block">课后:让学生及时巩固,老师做好跟踪,尽量做到错,不二犯。</p> <p class="ql-block"><b>  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这个将人的一生比如一条曲线,如果想活出理想的人生,那最好在第一条曲线还在上升时,就开始一条新的曲线,最迟也要在第一条曲线下降前就开始。</p><p class="ql-block"> 人生质的飞跃,源于开发新的僻径!</p> 年级主任 例会篇

学生

班级

教室

老师

习惯

夸夸

早读

分享

三角形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