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育</b></p> <h3><strong>说 谎</strong></h3></br><h3> 每个幼儿都有说谎的时候,幼儿说谎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不同种类的说谎,性质也是不相同的。“治病必先寻因”,并不是所有的说谎行为都说明孩子存在品德的问题。<br></br> 幼儿园里的孩子因为年龄小、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局限以及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常常会混淆事实,把愿望和幻想当作已发生的事,而对已发生的事情却表达不准确。英国的理查德.伍尔森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幼儿说谎并不像成人说谎那样,是一种故意的欺骗行为。事实上,说谎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幼儿说的第一个谎(自己能意识到的)正是幼儿智力发育和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一个明显进步。所以,孩子撒一两次谎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只需要做好相应的引导。<br></br> 在以下的分析里,我们所指的说谎行为是幼儿有意或无意说假话。幼儿说谎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应根据孩子说谎的情境和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大致来说,孩子说谎有以下两类:<br></br> <strong>●无意说谎。</strong>儿童由于记忆、想象、联想、判断上出现错误而造成的“谎言”,说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话,这属于无意说谎。想象性说谎就属于这 一类。 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 而是受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所限而产生的。<br></br> <strong>●有意说谎</strong>。说谎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编织谎言并做出相应行为。有意说谎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欺骗,但欺骗一定是有意的行为,并伴有个性化特征,特别是刚刚萌芽时的有意说谎与欺骗有着本质区别。真正的欺骗应该是出于利己的目的,是有计划的行为。幼儿的有意说谎则未必是利己的,而且缺乏计划性。<br></br> 作为幼儿家长,我们有必要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进行剖析和引导,循循善 诱,既不能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漠不关心,也不能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暴跳如雷、 威吓斥责,而要分析其说谎的原因,进行适当的教育,使幼儿逐步认识到说谎的负面影响,并及时地改正。以下通过个案分析,具体介绍一些妥善对待孩子撒谎的教育措施。</h3></br> <h3><strong>【案 例】</strong></h3></br><h3> 帆帆,6岁,上幼儿园大班。因为总爱说谎话而令家长和老师担忧。帆帆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喜爱。进了幼儿园后,帆帆虽然也讨老师喜欢,但班上还有其他小朋友也很优秀。看到别的小朋友受到表扬,帆帆也不甘落后。地积极发言,尽量表现自己。同时,也喜欢向小朋友炫耀自己的家庭,慢慢地,帆帆开始说假话、大话了,她向别的小朋友吹嘘自己家的房子特别大,车子有好几辆,玩具有很多种,向老师说自己家里很有钱,向家长吹嘘自已在幼儿园里多受欢迎、得过多少表扬等。她每次说谎都得到了小朋友的赞叹和家人的奖励。后来与老师沟通后,家长才发现自己的孩子一直在撒谎,于是很生气地对帆帆教育了一番。但是,帆帆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撒谎,为此,父母很着急。<br></br></h3></br> <h3><strong>【解 析】</strong></h3></br> <h3> 帆帆以前深受家人疼爱,到了幼儿园也想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但是,事实上班上还有其他小朋友也很优秀,帆帆担心自己会得不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注意,所以利用撒谎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提高自已在同伴中的受欢迎度。我们应该知道,孩子们都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受别人关注的要求,一旦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们就会使用在成人看来十分幼稚可笑的办法来争取。这种撒谎行为多出现在那些虚荣心强或有自卑感的儿童身上。幼儿的这类说谎,属于有意编造事实骗人,是幼儿说谎现象中错误性质较为严重的一种,多发生在5岁以上的幼儿身上。这种错误的产生,多与成人的教育不当有关。所以,家长在平时就要多加注意。</h3></br> <h3><strong>【错误应对】</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strong> ◆惩罚过重。</strong>对孩子进行严厉批评并且逼孩子认错,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就算说谎了以后也不会承认,最终会造成恶性循环。<br></br><strong> ◆操之过急。</strong>家长很急躁,把孩子拉到幼儿园,让小朋友和老师帮助孩子改正撒谎行为。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传播到其同伴群体中,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觉得自己比其他的孩子坏,在其他孩子面前会矮一截,最终会慢慢变得自卑。而且,其他孩子知道这件事后,很可能会集体排挤他,让孩子越来越觉得孤立无援。<br></br><strong> ◆心灰意冷,放任自流。</strong>家长觉得孩子已经养成这种习惯了,再让其改正过来比登天还难,在试用了几种方法却未有明显效果之后,觉得无计可施,只好放弃对孩子行为的矫正。</h3></br> <p class="ql-block"><b>【教育锦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语言讲解法。</b>坚定地告诉孩子,说谎是不对的,一定要改正,并且告诉孩子,说谎会产生很多不好的结果,会令人讨厌,小朋友们也不会和他玩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榜样法。</b>身教胜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做到不说假话,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也可通过故事、电影及文学作品等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切不可不负责任地对孩子轻易许愿,如,你要是乖,我就给你买,而后来又不兑现,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跟着家长学说谎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惩罚法。</b>孩子说谎严重时,应给予一定的惩罚。注意惩罚一定要及时并且讲明惩罚的原因,而且惩罚方式一定是孩子很害怕的、很不情愿接受的,如取消玩耍时间、拿走爱玩的玩具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代币法。</b>一旦孩子撒谎问题严重,家长就需要制订相关计划并实施。首先跟孩子约定,如果他在一天中说谎的次数由10次减少到8次,就奖给他一张贴纸,等贴纸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换取他喜欢的东西。实施一段时间后,若孩子连续几周都能达到要求,逐步把标准提高。依此类推,直到改善孩子的说谎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合作法。</b>与幼儿园老师沟通,让老师对孩子的谎言予以忽视,而对孩子本身所做的积极事情给予称赞和表扬。老师平时要多对幼儿进行教育,强调撒谎是不正确的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家长的教育方式一定要保持一致。</b> 如果孩子吹嘘自己在幼儿园的表现,家 长一定要忽视: 如果孩子讲的是一些 幼儿园的真实情况,家长要给予高度赞扬。这会让孩子知道自己撒谎并不能得到赞赏和注意,说真话反而能得到表扬,他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地改掉这个习惯。不过这需要家长的耐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