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迎着朝阳,伴着月光,你们行色匆匆地奔波忙碌着,为了生活更加美好,为了家庭更加幸福,承担着身边人可能都不能够理解的压力与辛酸,您辛苦了! </p><p class="ql-block"> 在每天辛苦的工作后,回到家中,面对家里的宝贝,可能会让您觉得抓耳挠腮。您可能会对孩子有不少的期待,希望他们更听话,学习成绩更好,更优秀……其实,孩子也会对您有一些期望,或许是您的一次鼓励,一次安慰,一次拥抱。不曾想,他们也在承受着属于他们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 如今,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学校和家庭的心理关怀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我校在本月举办了“525我爱我,我爱独一无二的我”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关注学生的声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那么,亲爱的家长们,相信您一定深爱着您的孩子,而这份爱也是最具治愈的力量,所以让这股力量更好地利用起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吧。在此,我们建议您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孩子真切地感觉到您的关爱:</p><p class="ql-block">1.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p><p class="ql-block"> 心理课上,曾做过一个情景模拟,绝大多数孩子以口述或文字的形式,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家长知道成绩那一刻的言行举止。有时,描述中会出现一些家长的训斥、指责甚至谩骂的激烈言辞。毋庸置疑,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合格家长的表现之一。但是,对孩子不够理想的成绩所产生的急躁、生气、抱怨的态度及行为反应,并不会让他理解你望子成龙的心或者让他记住你对其认真学习的叮嘱,相反,这些激烈的言辞只会让他感受到语言攻击,只会让他忙于反抗你的情绪宣泄而不去关注你的说话内容。</p><p class="ql-block"> 绝大多数孩子的问题症状,核心根源在于与他人及环境的关系,而与父母关系的好坏常常是预测其他类型关系的晴雨表。所以试着,温和的与他们交流探讨。</p><p class="ql-block"> 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在他们难过伤心的时候,给予他们来自亲人的关爱,引导他们积极归因。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和感受,并加以适当程度的引导。 </p> <p class="ql-block">2. 要向孩子传达一些你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关注孩子的想法,多与孩子沟通,站在他的角度,试着站在他的角度理解问题,平等的与孩子沟通,比如在说到成绩,可以试着告诉他,你在乎他的成绩,但你更在乎他的健康、快乐成长、自尊、自信、自制力、目标感等等。及时了解孩子的自尊、自信、自制力及目标感等等。试着让孩子感到:你更在乎他的心理感受,而非只关注成绩。孩子没有听到批评、指责,因而不会情绪性地抵触你说话的内容。但事实上,你也谈到了成绩,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p><p class="ql-block">3.用孩子的话讲给孩子听,理解他们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暂时搁置自己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尝试接纳孩子的观点,换位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孩子可能会说:“爸妈,你们都偏爱弟弟妹妹!不爱我。”孩子这个时候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对爱的需求,他们渴望你们关心和爱护。此时,我们不如尝试坐下来与孩子沟通,问问他们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此外,用孩子喜欢的语言比如一些网络流行语与他们交流,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越过心理的“代沟”。</p><p class="ql-block">4.及时发现,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p><p class="ql-block"> 多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心理问题有时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当不能依靠自身免疫力恢复健康时,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强了解,寻找“病因”。积极对待而不是消极隐瞒,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心理老师进行沟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早发现、早介入,保卫孩子的健康和安全。</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愿各位亲爱的家长们,用心陪伴,多多鼓励孩子,互相倾诉、互相倾听。让我们家校同心,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棠张镇七圣小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棠张镇小学关工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