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新闻

羊小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53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3年5月24日</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新闻班 呼伦贝尔日报社离退休党支部主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用退休的心 做创业的事</b></p><p class="ql-block">——<i>记内蒙古硬笔协会主席吴全仁在闽南</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i>傅碧兰</b> </p><p class="ql-block"> 初见吴全仁老师,是在2017年的夏天。在学校的期末总结会上,科室主任宣布一个好消息:著名书法家吴全仁老师即将在学校开设由他发明的“全仁字尊”行书习字班,有兴趣的老师赶紧报名,名额有限哦!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就响起。只见一位手拿木棍,身着白衣,面色红润的中年男子迈着矫健的脚步,跃上讲台,敦厚的身子朝台下深深地鞠个躬,抬头的瞬间,是一张笑容可掬憨厚的脸。我瞬间被他的儒雅风度吸引,会后赶紧找主任报名。</p><p class="ql-block"> 通过介绍,才知道吴全仁老师来自内蒙古,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内蒙古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书法培训中心客座教授,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之旅国礼书法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牌手艺人,“全仁字尊”习字法行楷书教学专利发明人。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他研究了几十年的“全仁字尊”行书习字法(获五项国家专利、填补了行书无系统理论空白),折服了福建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校长余恺庶。爱才如命的余校长三顾茅庐,邀请吴老师来学校教“全仁字尊”习字法。就这样,这个北方的汉子来到了福建闽南的泉州。</p><p class="ql-block">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夏令营开班。时值暑假,天气非常炎热的,而吴老师的课却像一阵凉风注入教室,完全没有了夏季的浮躁。透过他激情高昂的声音,声情并茂的肢体语言,从汉字的剖析,延伸到家庭伦理教育......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原来学书法,还能学到儒家思想,还有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 通过上课,知道了“全仁字尊”行书习字法,是利用三把金钥匙,打开了短期内写好汉字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1)中华文明的源头---九宫格,利用九宫格开发出五种结构:“T”、倒“T”、左“T”、右“T”和“十”字交叉结构。把九宫格拆开,横着画的四条格可以解决70%的汉字,竖着画的四条格解决25%的汉字,还有5%特殊结构的字,用字根来解决。</p><p class="ql-block"> (2)从10万汉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54个字,作为字根加强练习。</p><p class="ql-block"> (3)25个符号技巧规律法。</p><p class="ql-block"> 通过三把金钥匙,反复练习54个字根,把相同相近相类似的汉字,融会贯通,就能掌握短期内写好汉字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学员中有学生,有老师,有社会人员,年龄参差不齐,大家都非常认真地随着老师一笔一划画九宫格,套用九宫格写字,完全颠覆了以往方方正正的字体,尽管写得形态各异,老师还是不断鼓励、不断肯定,利用赏识教育,给予学员自信。老师的课很受欢迎,课后都会围着一大批讨教的学生。就这么一节紧接着一节,不知不觉连着上了七天。夏令营结束了,老师的声音沙哑了,学生的字体改变了,不再是毫无章法的行书。</p><p class="ql-block"> 看到学生写出一手像模像样的行书,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我的心底不禁油然升起满满的敬意,感觉不好好写字都对不住老师的辛苦付出。</p><p class="ql-block"> 说到写不好字对不起老师这事,聚龙的学生都深有体会,为什么?一旦吴老师看到你哪个字写得不好,他会马上给你辅导,这一笔要这样写,这一笔要那样写,横要写微弧,勾要写夹角小勾等,反正只要遇到向他讨教的学生,总是认真细致地辅导,直到写好。在他诲人不倦的辅导下,学校走出一批又一批从写不好字到写出一手潇洒漂亮字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很多教师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了,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习字氛围。</p><p class="ql-block"> “全仁字尊”习字法在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不仅很多师生写好了字,连绅士淑女导师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这在校园内普遍写不好字现象的情况下,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的写字教育,呈现出校园写字的一朵奇葩。吴老师看到自己多年研究的习字法,得以在校园内生根、发芽、结果,心存感恩,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校长有恩于我,我不能辜负”!从来到学校教书,他不断在“教学相长”中完善教学法,精益求精,在汉字中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让教学法深入到每位学员中,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获。</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不止钢笔字写的好,软笔才是他的真功夫。 2021年12月1日的【学习强国】汉语世界版上的“中国故事”栏目中,刊登了促进艺术市场发展---著名书法家吴全仁作品赏析;称赞吴全仁老师的钢笔书法,擅于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把自己对书法的主动性探索与传统书法的笔法、章法、字法融会贯通;以书法之技融进艺术之道,在新时代的钢笔字的笔法笔意中,拓展钢笔字的古风韵神,在书法视觉造型中传递出新时代审美的特质,这与当代大众审美情趣极其吻合,严守了传统特色,又彰显了时代特质和个性特点。这段话高度评价吴全仁老师的书法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闽南这几年,他的字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人家客厅、寺庙佛堂、商店、别墅门头,冷不防就能见到吴老师独特的字体。业界都知道吴全仁老师的作品很值钱,每一副作品拍卖价都是几十万不等,可他从来不卖字。据说,曾经福州有位地位显赫的人,慕名前来买字,出价还蛮高;惠安有位身价上亿的老板也通过朋友求字,他都婉言拒绝,可是遇到有缘人,他就赠字。</p><p class="ql-block"> 有位学员一直记得被吴老师赠字的场景。当时他开车打算带朋友去市区买家具,刚好碰到从学校餐厅出来的吴老师,得知要去市区,吴老师表示要跟车去,并让他等会儿。等他接上朋友再打电话给吴老师时,老师让他去工作室一趟,当场写了作品赠给他们,两人受宠若惊,没想到一句话就能换来了吴老师的作品。他说自从家里挂了这副字,家庭氛围和了起来,因为作品名为《如意》,内容:“如意出自女人之口,即为心音,也可解释为心有阳光才能立。故,女人在家说话,老人愿听谓之孝!孩子愿听谓之育!丈夫愿听谓之安!如意如意,传统文化之根也!”一副作品,包含了家庭之道、夫妻之道、教育之道,这样的作品挂在客厅,妙不可言,以润物细无声的痕迹传递家教之道。</p><p class="ql-block"> 后来,《如意》作品因题材新颖、构思独特、体现传统文化内容,被丝路文化之旅全国征文评为特等奖,并以国礼赠给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这副作品也是吴老师一生的荣幸。</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故事很有戏剧性:一次,他在惠安县城逛了几个小时,肚子饿了,正巧路过一家包子店,想着买个包子吃,老板娘告诉他就剩下两个冷包子了送给你吃吧。有意思的是,第二天老师专程上门送了副“厚德载物”作品以示谢意。</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朋友邀他参加艺术下乡活动;老师自带笔墨,当场为村民写出一副副作品,酒宴开始了,村民们还在排长队求字,吴老师不忍负乡亲们的心,直到写完才去解决吃饭问题。村委书记、主任等村干部都很受感动,决定给吴老师颁发赤石村“荣誉村民”称号,称赞吴老师才是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这本荣誉证书被老师视若珍宝,他说:“能为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做事,才是我最大的人生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 他所到之处,只要有缘分都会留下墨宝。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得知对方的女儿在学书法打算艺考,吴老师就把自己掌握的书法知识倾囊相授,当场挥笔示范,并详细解析创作要领,使女孩受益匪浅。后来顺利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p> <p class="ql-block">  在闽南期间,他的《茶魂》、《乾坤家道》、《上善若水》、《渊源家学》、《家和万事兴》、《静心行》、《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解密无字碑》等作品分别走进有缘人的客厅和办公室。一次,一个收藏石头的老板送给他一块形似茶壶的石头,老师随兴创作一副《壶临门》作品:“壶临门,谐音福临门,见壶得福,万福随行”送给对方,老板细品内容,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皇帝柑》作品又是老师留给当地文化遗产的力作,据说当地有一棵被保护的余柑树,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经摘过那棵树上的余柑吃,因此被当地政府挂牌保护。</p><p class="ql-block"> 别人退休了无所事事,而吴老师整天忙忙碌碌、有干不完的事。不是线下讲课,就是线上授课(学校教师行书网、小学楷书网、社会书法爱好网等),每天在各个群讲课,晚上还在各个群点评作业,真正《用退休的心 做创业的事》,淋漓尽致去实现人生价值。 </p><p class="ql-block"> 有道是“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在闽南的这些年,他走遍了周边的大街小巷,深山老林,到哪都有胜似亲人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老师响应国家号召,以校为家,在校过年过节,三年没回过内蒙古,可是,铮铮男儿亦柔情,也有想家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老师时常提起的人是奶奶,说最多的是奶奶的典故。因为妈妈在他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是奶奶把他抚养长大,目不识丁的奶奶却用智慧教育影响着他一生。奶奶告诉他:三条大道走中央。意思是走路要走中间道,万一碰到危险才有机会躲闪;为人处世也一样,要正直,不偏不倚,不可使心计害人。奶奶还会讲故事教育他:从前有兄弟俩与奶奶相依为命,一天早晨,奶奶告诉他们,昨晚做了个梦,梦见十里外的一颗大树下埋着很多黄金,要兄弟俩去取,一人只能取两块,太阳下山必须回家。兄弟俩高高兴兴地出发了,找到那颗树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弟弟听奶奶的话拿了两块催哥哥走,哥哥不甘心只拿两块,死命往兜里装,装得满当当的,一路越走越沉,沉到走不动了,想卸,卸不掉了,最终喘不过气来被压死了。奶奶通过讲故事教育孙子,为他的人生种下了智慧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都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吴老师也是。爷爷是个农村老师,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他告诉小全仁:“写好“飞、凤、家”,能当书法家”。虽然不懂含义,爷爷的话还是深深刻在他的心中,从此立志成为一名书法家,每天刻苦练习,家里穷,没笔没纸就用树枝在地上写,作业本的背面写,这种对书法的爱好奠定了他人生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  如今,他不仅成为了书法家,成立了书法家协会,教会了数以万计的学员写好字,也扶持了一部分学员成为省级、国家级书法家协会会员。同时也是一名书法教育家,为弘扬书法不遗余力,为广大书法爱好者送去了福音,也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在吴全仁老师的授权下,他的学生、福建省泉州市聚龙外国语学校傅碧兰根据老师的教学法,协助吴老师把“全仁字尊”习字法整理成书---《写字原来这么简单》,由余恺庶校长出资,华夏长鸿出版社出版,即将发行。真正实现了他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教会更多人写好汉字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吴全仁为兴安杜鹃赏花季挥毫作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吴全仁作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新闻班历史上难忘的盛会</b></p><p class="ql-block"> 在牛培瑛社长的主持下,2021年8月30日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新闻班的部分师生,其中有王承斌,欢聚在海拉尔区金海商务宾馆二楼满洲里厅,济济一堂,畅抒友情,共同回顾《余晖》(即老年天地)走过的历程。大家推杯换盏,畅所欲言,时而朗诵诗词,时而婉转小唱,时而京腔国粹,热闹非凡。度过了难忘的一天。现场摄影师拍下了很多影视资料,集体合影中前排左第三人是王承斌。后排左第四人是牛培瑛社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余晖无限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牛培瑛</b></p><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群人</p><p class="ql-block">耕耘着岁月</p><p class="ql-block">描绘着夕阳</p><p class="ql-block">把流年熬出了滋味</p><p class="ql-block">把余晖制成了蜜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脚丈量山川湖海</p><p class="ql-block">采集一束束阳光</p><p class="ql-block">捕捉着每一条新闻</p><p class="ql-block">定格着每一片芬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天 采一朵杜鹃花瓣</p><p class="ql-block">夹进心扉在心底深藏</p><p class="ql-block">夏天 留一缕火热</p><p class="ql-block">温暖着银龄人的心房</p><p class="ql-block">秋天 敬一杯浓酒</p><p class="ql-block">大地就染上别样风光</p><p class="ql-block">冬天 掬一捧白雪</p><p class="ql-block">就醉在这万里北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担一肩落花 沐一身风雨</p><p class="ql-block">心里就飞出首首动人的诗行</p><p class="ql-block">剪一句佳话 裁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脑海中就酿出了篇篇华彩丽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啊 诗意《余晖》</p><p class="ql-block">永远是我们老年人</p><p class="ql-block">心中的朝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游览张家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b>鲁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远看峰峦近见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景色壮观呼珍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悬崖峭壁怪石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林茂水秀赏花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猴跳跃鱼嬉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飞雾漫飘仙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与自然共生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情醉风光诗画里。</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2023年5月8日随笔</i></p> 沿河公园花烂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王惠忠摄)</b></p> 读者来信 <p class="ql-block">评2023年5月5日第52期《身边新闻》达瓦格格等3人送花 有评论20条 有点赞56个 其中有</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乔大明校长</p><p class="ql-block">鄂伦春自治旗委原常委 宣传部原部长 首任记者站站长李桂春</p><p class="ql-block">《伊敏煤电报》原总编辑 原主任编辑朱启明</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日报社原高级编辑敖继红</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原高级编辑李英敏</p><p class="ql-block">鄂伦春电视台原副台长吴全仁</p><p class="ql-block">林滋松 刘明强 李锡山 王铁华 王惠忠 焦桂芬 马秀英 王成元 董大彬 宋堂盛 罗福祥 冯宏宇 韩景兰 杨建伟 杨桂琴 吴艳茹 李桂英 边淑梅 栾莹 张明琦 王金辉 吴佳冰 牛培瑛 李为民 金丽荣 张国艳 郭志杰 王凤兰 崔敏 </p><p class="ql-block">评论</p><p class="ql-block"><b>松风:</b>为邵阿莉编辑的《身边新闻》第52期点赞!</p><p class="ql-block">为王铁华、王梅君拍手叫好!为刘月喝彩!再为刘月的事迹补充一点,在胡万军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刘月参与了《老年天地》创刊号的采访编辑工作,是《老年天地》的创办人之一。</p><p class="ql-block"><b>王铁华:</b>第52期《身边新闻》增加了视频内容,很好!场景、人物、谈话真实生动。为邵阿莉的辛苦付出点赞!</p><p class="ql-block"><b>王惠忠:</b>《身边新闻》第52期首篇记录了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茁壮成长的达斡尔姑娘刘月的先进事迹。写得很细。刘月考入老年大学以后,从基层工作开始,能吃苦,不怕累。在总结工作的同时 能給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把建议落实到行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结合老年大学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网上教学的方式,使老年人收获很大,学员们的好评如潮,一致认为网络直播课的开设填补了疫情期间我市老年人、思想文化阵地的空白。为刘月老师的优秀事迹点赞,向她学习。</p><p class="ql-block"><b>孔繁斌:</b>欣赏佳作,事迹感人,交流活动圆满成功。本期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版面图文并茂,美文美篇,正能量满满。祝《身边新闻》越办越好!为胡老师和各位编辑老师、作者老师点赞献花。</p><p class="ql-block"><b>边淑梅:</b>为52期《身边新闻》优秀老干部工作者刘月点赞。她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展现了年轻人的风采和爱岗敬业精神。</p><p class="ql-block">为呼伦贝尔书法家们点赞。他们的书法展使青少年们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焦桂芬:</b>为此期《身边新闻》点赞!祝身边新闻越办越好!在此为您领导有方点赞!</p><p class="ql-block"><b>宋堂盛:</b>第52期《身边新闻》主要是报道的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刘月。我对她比较熟悉。</p><p class="ql-block">我刚到新闻班时,胡老师让我和市老年大学办公室刘月联系工作,并说刘月原在新闻班工作过。我見到刘月,觉得这个孩子说话朴实,工作认真。</p><p class="ql-block">由于工作关系。我和刘月来往多一些。尤其是学校搬迁时,市老年大学经费紧张,乔校长带领大学工作人员自已动手,亲自搬家。劳动中他们很辛苦,十数天一直劳作不停,工作服一穿就是一天,我感动之余,要给每人拍一张搬家的照片,让他们留念。可是刘月始终未曾摘下口罩过。所以未把他们劳动场面照全。</p><p class="ql-block">刘月的事迹,我觉得作者采访比较真实。刘月的事迹应该宣传。这个同志确有很多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敖继红:</b>这期记录达斡尔族青年女共产党员刘月的故事,很感人。我把其转发“达斡尔族历史文化艺术群”了。</p><p class="ql-block"><b>刘明强:</b>向阅历丰富,经验十足,脚踏实地,热情似火,干啥像啥的以胡主编为首的新闻人致敬!(潘太芬 孔繁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编:王沥晨 杨淑菊 邵莉娴</p><p class="ql-block">编辑: 王铁华 都凤春 特格希 潘太芬</p><p class="ql-block">新闻记者: 牛培瑛 孔繁斌 傅碧兰</p><p class="ql-block">摄影记者:王成元 王惠忠 杨淑菊</p><p class="ql-block">策划: 赵金芳 孔繁斌 马桂莲</p><p class="ql-block">采通:王成元 孟 和 王梅君</p><p class="ql-block">校检: 王惠忠 王亚男</p><p class="ql-block">主编:杨淑菊 王惠忠</p><p class="ql-block">助理编审: 田 力 张连城 马秀英</p><p class="ql-block">编审: 敖继红 董大彬 林滋松</p><p class="ql-block">监制:王忠元 宋堂盛 于玉芬</p><p class="ql-block">副总编辑: 王景琴</p><p class="ql-block">总编辑:胡万军</p><p class="ql-block">总监制:祁穗峰 乔大明</p><p class="ql-block">《身边新闻》联系电话:13948606396</p><p class="ql-block">邮箱:210790931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欢迎对新闻写作有兴趣的人,参加新闻班学习和一起采访《身边新闻》稿件。</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