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艺术与科学,都是对称与不对称的巧妙组合。 ——李政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当人们谈论对称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指感性意识中的三维空间形状的对称。受对称美的影响,人类在设计各种标识、服饰和建筑时,以及在摄影中,都融入了对称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汉字也包含着许多对称性,比如山、日、王、非、干、中、串、叵等字是轴对称的汉字,而“互”则是中心对称的汉字。除了形状的对称,我国古代的诗词和对联非常讲究“对仗”,这是一种文字语意和意境上的对称。比如,下面的这些古诗词名句,无一不体现了对称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了对仗,古诗词中还有两种别样的对称:回文诗和宝塔诗。</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是回文,也是一种文字的对称。而下面这首宝塔诗,则体现了形状的对称。</p> <p class="ql-block"> 但是,大自然中的对称远不止此。对称中存在着某种“重复”“均衡”“有序”的东西。下面的数组成了一个金字塔,被称为杨辉三角形(西方称之为“帕斯卡三角形”)。</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我们就已经初步认识了对称图形,四年级学习了轴对称知识,以后还会学习中心对称,关于对称、平移、旋转孩子们的理解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徐一心</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吴姝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吴姝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何然</span></p> <p class="ql-block"> 可以这么说,在大自然中,对称体现了一种平衡。</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小游戏很能体现什么是平衡,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甲、乙两人玩如图所示的红黑棋。在下棋时,每人每次只能走任意一枚棋子,每枚棋子可以走一格或几格,红棋从左向右走,黑棋从右向左走,但不能跳过对方的棋子走,也不能叠放在对方有棋子的格子中,一直到谁无法走棋时,谁就失败。如果按照甲先乙后的顺序走棋,你若想取胜,愿意当甲还是当乙?有什么必胜策略?</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 (1)昍爸、昍妈.https://mp.weixin.qq.com/s/QHAvwqhFWg04T-4c81Iz-g[J/OL].图灵新知.2023,5.</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