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信息,守护财产安全

中心区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由于金融产品及服务具有专业性强、创新度高、品类众多等特点,如果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消费者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现实经济生活中,消费者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守护自己的“钱袋子”。</i></b></p> 什么是个人信息 <p class="ql-block">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其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p> 个人信息主要分类 <ul><li>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个人姓名、性别、肖像、国籍、民族、身份证件号、电子邮箱、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健康状况等;</li><li>个人财产信息包括收入、存款、不动产、纳税额、车辆及其他实物类财产情况;</li><li>个人账户信息包括银行账号、各类支付平台账号、账户余额、交易明细等。</li></u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1 </span>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升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切记不要将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各类密码、动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轻易告诉他人,也不要在各类线上或线下渠道留下自己的金融信息。</p> <p class="ql-block">#2 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以防被不法分子捡获后非法使用。</p> <p class="ql-block">#3 对陌生来电、短信和链接保持警惕,注意辨识其真实性,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官方APP。凡是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以及要求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的,均不可相信,必要时要报警。</p> <p class="ql-block">#4 尽量本人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也不要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或出租他人使用,谨防个人金融信息被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