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门山之游因云雾遮漫,未见到许多大好风景,大家寻思补偿。经老友点拨,我们从凤凰、芙蓉镇一路过来,丟掉了矮寨?不能原谅!立马掉头,回向西南。</p><p class="ql-block">当今世界造桥中国无愧第一,而其中又以四座大桥名声赫赫、髙居榜首一一四渡河大桥、北盘江大桥、矮寨大桥、港珠澳大桥。</p><p class="ql-block">百度上有文说建造矮寨大桥亊故死了200多人,真实的情况是,险情发生于1935~36年的矮寨盘山公路修筑过程中。</p> <p class="ql-block">作为湘川公路319国道上最险的关卡,这一段路长约6公里,却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大小斜坡上。这样特定的空间迫使公路多次转折,形成13道锐角急弯,26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公路最宽处不超过7米,最窄的地段不足4米。</p> <p class="ql-block">当时沒有工程机械,全靠人工手挖肩扛,2000多筑路民工栉风沐雨连续施工7个多月,死亡者十中有一,共计248人,伤残者更是不计其数字。</p> <p class="ql-block">矮寨公路奇观创造者之一是当时的湖南省公路局总工程师周凤九。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的父亲,也是上个世纪公认的“湖南公路奠基人”。</p><p class="ql-block">为纪念这段悲壮的历史,当时就建有铜象与公墓纪念碑,曾遭毁损之后又重建。</p> <p class="ql-block">把多年前筑路的死伤悲情误传为当下造桥的牺牲,也许是一些当代人善意的陪衬。</p> <p class="ql-block">矮寨大桥所处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使它拥有了建造的四个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一是大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创世界第一,二是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三是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四是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p> <p class="ql-block">大桥横越德夯大峽谷,髙速从隧洞中直接引入桥面,经过桥面随即又进入隧洞,传统的引桥、锚索都融合于山岭、峡谷之中,构思奇巧,中国造桥技术独秀于世界成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由于桥面的垂直高度为355米,因此桥桁梁的架设只能采用高空作业。”轨索滑移法"由此产生。</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轨索滑移法是指利用大桥的先行结构——吊索和主缆的受力,在吊索下端安装水平轨索,形成一个水平的运输通道。与此同时,在峡谷两岸将钢桁梁拼装好,再利用这个运输通道把桁梁从两岸运输到中间。也就是说,矮寨大桥的桁梁是从中部慢慢向两岸延伸,直至全线贯通的。</p> <p class="ql-block">桥面下的钢桁梁是可供人们进入游览的。</p> <p class="ql-block">不留遗憾,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向大桥敬礼!</p><p class="ql-block">“矮寨大桥”的题字者是黄永玉。</p> <p class="ql-block">整个景区介绍。</p> <p class="ql-block">从桥上俯瞰德夯苗寨峡谷。</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是进入一个普通的峡谷,而是进入了景色绮幽多变,世所罕见的一个岩溶台地峡谷群。</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也坐景交车,疫情之后旅游火爆之前难得的清悠我们遇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苗寨寻找峽谷西北方向的流纱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见到了还不是丰水期的流纱瀑布,据说水髙216米,是国内最髙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瀑布下即为九龙潭。</p> <p class="ql-block">从流纱瀑布往回走,细品苗寨风光。</p> <p class="ql-block">寨中有许多民宿,似游人不多,多空置,曾想在这世外幽境住一夜,享受夜晚与清晨的奇异风情,终因惧怕潮湿、与民族之间的异同可能产生的唐突,没有尝试。</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德夯,此行我们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