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习近平</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周密的筹划,佛冈县第一中学第三届历史文化周于2023年5月15至5月19日如期举行。本届文化周的主题是:发掘佛冈文物。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自主搜集佛冈文物资料,加深对佛冈文物的认知,一定程度掌握佛冈文物等乡土文化内涵,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储备,提高人文素养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并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整个文化周,我们采用“写”、“说”、“画”这些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既提升了学生对文物的兴趣,也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p> 前奏 “‘宝鉴’清远”活动 <p class="ql-block"> 恰逢清远市博物馆、佛冈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佛冈县博物馆联合举办“宝‘鉴’清远——清远市民间收藏文物公益性鉴定活动”,5月7日,一中昭华汉服社部分成员以志愿者身份前往县博物馆作了舞蹈表演并参观了部分佛冈文物。</p> 壹 “我与文物面对面” <p class="ql-block"> “我与文物面对面”活动主要面向高一历史类学生展开。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参观佛冈博物馆或浏览相关网站,研究一样与历史所学知识相关的文物,为文物写一段介绍文字或名片。属于把佛冈文物“写”出来的一环。</p> <p class="ql-block"> 活动以班为单位成立若干文物兴趣小组,以组为单位研究并撰写文物名片。本次活动共收到52个小组的作品,作品囊括了不可移动文物中的上岳古民居、四九的黄氏宗祠、石角的龙岗古街、烟岭的范文正公祠等,以及可移动文物中的青铜铙、闹钟剧社员证等诸多文物。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每位学生了解更多的佛冈文物,高一备课组分班组织了课堂座谈交流会。</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学生通过自主搜集佛冈文物并把佛冈文物“写”出来,加深了对佛冈文物的认识,丰富了自身文化知识储备,提升了人文素养,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p> 贰 “佛冈文物故事” <p class="ql-block"> “佛冈文物故事”活动主要面向高二历史类学生展开。活动要求学生发掘身边的文物,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一辈了解文物的故事,整理成文字材料并以说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属于把佛冈文物“说”出来的一环。</p> <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学生们兴致盎然,真的挖掘了一些博物馆和书本上都没有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高二历史备课组在信息楼2楼举行了优秀作品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 15班朱悦小组及20班邝洁颖小组讲述了“佛冈县闹钟剧社社员证”铜徽章的故事,让我们对民国时期水头的这一剧社的社员向往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 19班冯宇斐小组在同学家实地拍摄了缝纫机,讲述了小时候与缝纫机的渊源,勾起了大家对这一曾经的“家庭三大件”之一的怀旧情怀。</p> <p class="ql-block"> 19班张慧滢小组的“传家宝”粮票登场,换取全场“哇”声一片,一张保存并不完整的粮票,让同学们了解到计划经济时代一些特殊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15班斗地组讲述刘氏大宗祠时更多地关注到了里面的壁画,让我们对于这坐宗祠更加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 15班熊宗志小组讲述了本届文化周“最亮眼的星”青铜铙,使同学们对于这一现存于佛冈县博物馆的一级文物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20班朱浠淋小组讲述了石磨的故事,20班廖美玲小组讲述了铜熨斗的故事,让我们如身临其境地体会了一次农村生活。</p> <p class="ql-block"> 19班高淑欣小组介绍了收藏于佛冈县博物馆的“叶挺复宋华信条”,让我们从一细微切口对广州起义有了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程度掌握佛冈文物的基础上,把佛冈文物以故事的形式“说”出来,培养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p> 叁 “青花绘佛冈” <p class="ql-block"> “青花绘佛冈”活动主要面向昭华汉服社成员展开。活动要求学生以仿青花瓷的风格用白底圆形纸盘绘制作品。这一活动形式去年已经开展过,与去年不同的是,本次活动绘制的作品须包含有佛冈文物的元素。属于把佛冈文物“画”出来的一环。</p> <p class="ql-block"> 活动从五一假期开始筹备和分散练习。汉服社成员提前搜集佛冈文物资料,并提前构想好要画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汉服社成员开展现场绘制作品比赛。活动中,同学们认真作画,用勾线笔勾画出佛冈文物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佛冈文物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p> 结语 <p class="ql-block">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曾明确提出要“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他说:“我忧虑的不是大家离开本土,忧虑的是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从去年的“传译佛冈”到今年的“发掘佛冈文物”,佛冈一中历史科组坚持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认同佛冈本土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撰文:崔丽丽 等</p><p class="ql-block">供图:高一高二备课组、昭华汉服社</p><p class="ql-block">审编:朱振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