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行宫~云南大理

走天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探寻南诏国历史,2023年5月21日登南诏风情岛!探访南诏行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行宫是南诏风情岛岛上的主体建筑,是南诏王避暑行宫的缩称,南诏(公元653一902年)在历史上曾建有过3个都城,大理的太和城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王在洱海周围地区建有避暑行宫、御花园、围猎场等。南诏王城设有军事防御之能力,据史书记载其南北城墙的长度分别达3350米3275米,而南北两墙相距也有500米之遥,这一建筑规模一点也不逊于北京故宫,而其辉煌灿烂,也曾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遗憾的是如今只能看到其部分断垣残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行宫特点</p><p class="ql-block"> 南诏行宫是仿古皇宫而建,由于当时的南诏王朝深受吐蕃文化和唐文化的影响,所以行宫采用的是“唐朝的屋顶、吐蕃的墙和窗、大理的民房建筑的基础和外形色彩”。行宫占地8000多平方米,其雄伟壮观,不亚于当年唐吐宫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文化历史</p><p class="ql-block"> 南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军事王国,而它原来只是一个小部落,其势力大小也仅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镇。但后来,却凭借其军事实力,兼并了洱海周围的其他部落(即“诏”),使其疆域扩大到洱海领域,直到扩张到今天的四川、贵州、广西一部,云南全境,甚至整个越南,其国土面积曾达到107.36万平方公里,为云南省面积的27倍,与当时的唐王朝及吐蕃王朝鼎峙并存了近两百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原名叫蒙舍诏,因其在六诏中地处南部,故称南诏),原只是巍山脚下的一个部落(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镇)而已,后来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凭借其军事实力,兼并了洱海周围的其他五诏,使其疆域扩展到洱海领域。又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使其疆域不断扩大,直至扩张到四川南部、云南全境、贵州大部及广西一部分和整个越南,成为一个盘踞107.36万平方公里,与唐、吐蕃三足鼎峙的泱泱大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南诏国是在几乎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在其249年 (公元653-902年)王朝历史中,有89年处于战争。在全岛的附近就曾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天宝战争。为此南诏国被后人称为“军事帝国”。然战争风云变幻莫测,胜败难料,为确保“进可攻,退可守”,南诏王城在建筑过程中设有军事防御功能,以备万一在战争失利时退居城内防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行宫在规划中便将“军事防御功能”视作一项重要参数(依据)来加以采用,并从四个方面予以体现:一是外墙上收下放,坚实厚重、线条明快、防止攀越;二是屋顶四周设有箭垛(女儿墙),以备防御;三是在行宫主楼的最高处(左方)设有“了望塔”,以观敌情;四是在主楼的右方顶上设有一个“烽火台”,以报军情。院内的箭羽状砖也是用以照应军事积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南诏行宫展览馆正面的大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这是一个比“魏晋南北朝”还冷门的朝代名词,地缘因素让它成为一个有地方色彩的朝代,可以称为“没走出西南的朝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为738年——902年,对应中国古代主流朝代表从唐朝开元时期一直到唐朝灭亡,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南诏的历史几乎与整个唐王朝相始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未一统六诏,已经世袭三代,后由皮罗阁于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国经过阁逻凤、异牟寻、寻阁劝、劝龙晟、劝利晟、劝丰佑、世隆、隆舜、舜化贞、共传位十三代,历经250多年,历史相当悠久。在公元738年之前,“南诏”不叫南诏,全称“蒙舍诏”,后因在五诏的南方,所以称为“南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在大理地区,除了“蒙舍诏”还有其他五个小国分别为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每个小国都有一个国王统领,六个小国合称“六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诏之间既和谐相处,也因为各种原因相互争斗,后来“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灭了其他五诏,从此,洱海地区归于一统。</p><p class="ql-block"> 公元738年,皮逻阁被敕封为“云南王”,次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794年,南诏统一之后的第二位首领异牟寻被唐朝封为“南诏王”,自此世称“南诏”为“南诏国”直到公元902年,南诏覆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此“南诏”一词逐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来往大理之间,偶尔会从导游口中介绍旅游景点知道一点点南诏信息,除了历史学家,似乎没人记得那段璀璨的历史,使得“南诏”越发神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富有特色的白族文化也是这里的主流。本主崇拜是白族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是自族村社的保护神,意为“我们的主人”。白族尊崇的本主有很多,甚至比希腊众神还多,而且希腊的众神纯以“神”的形式出现,而白族的本主不仅有神祇,更多的是世俗人物,在白族本主传说中,他们都有各自的事迹,原原本本的生活,有妻室儿女。此外,本主还有君王、大石头、树疙瘩及猪、狗、马、牛等类别形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高本主是一尊被称为“中央本主”的人物,名叫段宗榜,是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的先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世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大理圣源寺供奉有"中央本主"段宗榜。在云南大理南诏风情岛的西端是本主广场,围墙两侧墙体各放置四尊铜质的本主塑像,中间是"中央本主"的锻铜塑像,他就是被誉为本王之王的五百神王之首的段宗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诏故里</p><p class="ql-block"> 从蒙舍龙开始,南诏始祖从哀牢山迁徙至巍山,逐渐从半农耕半畜牧转入定居从事农业。经过蒙舍龙、细奴逻祖孙的经营,孳牧繁衍、部众日盛,细奴逻终于成为巍山南部的最高统治者、号令蒙舍诏的大酋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span style="font-size:18px;">嵯</span>耶观音</p><p class="ql-block"> 佛教一直被奉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国教,在细奴逻称王之前就有传播。阿嵯耶观音是最重要、最受敬仰的一位神祗。阿嵯耶观音造型独特,与唐宋观音、藏传观音造型迥然不同,具有鲜明的云南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主广场</p><p class="ql-block"> 岛的西端是本主广场,围墙两侧墙体各放置四尊铜质的本主塑像,中间则是“中央本主”的锻铜塑像,他就是被誉为本主之王的五百神王之首的段宗榜。广场集白族文化的精华,让游客领略白族本主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主广场全景视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大理南诏行宫2023年5月21日到此参观!</p><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再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