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积极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努力带动学科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3年5月23日下午,东营市实验小学语文教研室在该校课堂观察室开展了本学期第十六周的半日教研活动——一年级追梦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评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两节课,夏晓月老师和李娜老师分别执教了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精读课《咕咚》,同课异构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夏晓月老师在执教课文《咕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低年级识字写字这一教学目标,围绕课文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关注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总结,学生学有所获。在分角色演一演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故事里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娜老师在执教课文《咕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老师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依据低年级语文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学生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了更多的识字方法,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反复朗读,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多思考不盲从”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课结束后,各个教研组又集中收集了其组员对两节研讨课的听评建议,并传达给了两位授课老师。两位老师在逐一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及时深入地进行了扎实的反思,并初步开始自己和教研组的二次备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下是部分语文老师的评课实录:</p><p class="ql-block">耿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咕咚》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课文,夏老师和李老师都以这个拟声词在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抓住了一年级的学情特点,以识字为重点,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注重识字方法的交流指导,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读文阶段,两位老师注重趣味性,让学生角色扮演,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孩子们还明白了“遇事不盲目跟从,要独立思考”的道理!通过今天下午的听课教研,我学到了低年级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受益匪浅,感谢夏晓月老师和李娜老师!</p><p class="ql-block">夏晓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李老师抓住故事特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和精美的课件展示,把学生带入故事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积极地融入角色之中,最后总结,情感升华,引导孩子明白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从,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特点。猜读生字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重点,李老师通过“形声字猜音”、“看图猜字”等方法引导学生猜读生字,激发了学生读文识字的主动性。</p><p class="ql-block">赵春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咕咚》是一年级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夏老师和李老师都抓住了低段识字的重点,指导学生如何猜猜生字,进而达到独立识字的能力。夏老师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识字”和看图猜读两种方法,有指导有训练。李老师也同样利用识字方法指导学生独立识字。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两位老师都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了分角色朗读。</p><p class="ql-block">杨维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两位老师都执教了《咕咚》一课,同课异构,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虽不同,但都非常重视低年级识字和朗读教学的指导。识字方法多样,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两位老师通过设置情景,抓住文中描写动物语言、心情和动作的语句,反复体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展现动物们当时害怕的情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王鲁艳: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为我们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语文课。《咕咚》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两位老师紧抓识字写字教学的重点,根据生字特点和文本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字,抓住重点精细写字。精读课文环节,老师让学生充分阅读对话,创设情景,放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两节课除了文本内容的处理,都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讲解,授学法,重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充分得以体现。</p><p class="ql-block">王建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咕咚》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文章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凡事要认真思考,不盲目跟从别人。课上,夏晓月老师和李娜老师都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声音导入课题,抓住兴趣点,吸引注意力。并紧紧围绕识字教学目标,贯穿了借助形声字、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等多种识字方法。在学习“鹿”“象”时,夏老师结合文字的演变过程在“形”上加深了识记;在学习"掉"的时候,李老师则特意一不小心让”掉”的生字卡片从自己手中掉落,让学生看楚"掉”的意思,并通过说一句完整的话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其次,两位老师也非常注重低年级朗读教学,通过师生对话、分角色朗读、演一演等方式扎实教学,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收获。总之,两位老师都能较好地把握住低年级教学重难点,并采取了适当教学措施推进教学,值得学习。</p><p class="ql-block">田素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咕咚》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遇到或听到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能盲目的相信别人。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符合低年级学情,识字方式多样、灵活,写字指导关注学生写字习惯。理解课文方面,抓住重点词语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还处在懵懂期,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两位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引导,比如:"撒腿就跑"这样的词语。在学文方面,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 提高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能够再现课文情境,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每个小动物的心情。</p><p class="ql-block">郑立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老师的语文课堂都充满乐趣和情趣,教师有情趣地教,学生有情趣地学,让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让静态的语言文字跳动了起来。两位老师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运用了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和形声字的规律等多种方法,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设置情境分角色朗读体悟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感悟小动物们的心理。</p><p class="ql-block">秦丽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咕咚》是一篇趣味盎然的故事,两位老师在教学时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更关注到育人价值。教学方式上,两位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情境创设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在真实情境中,提高学生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可见老师眼中有学生,落实了学生主体的原则。</p><p class="ql-block">邵莎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咕咚》是一下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也是继一上《小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因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课堂节奏明快学习气氛浓烈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训练有素,参与感强配合积极,学习任务开展得有条不紊。课堂氛围活跃富有童趣夏老师上课伊始用游戏热身,让孩子们模仿声音,调动课堂气氛,也符合了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识字方法多样,扎实有效。一年级语文教学重在识字和写字。而本课只有部分生字标注了拼音所以教学本课的生字时,两位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如用熟字比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来识记,运用组词方法识字,把生字放在大情境中去认读,少了枯燥的识字方法孩子更乐于学了。</p><p class="ql-block">王荣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咕咚》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在一年级上学期,在《小蜗牛》这课学生已经接触借助图画猜字、认字和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两位老师都能在学生原有的学情基础上继续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这篇课文充满童趣,两位老师教学时都能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明白道理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德育目标自然落实,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刘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两位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都执教了《咕咚》一课,两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备课,根据学生的学情,展示了两节精彩的课堂。作为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老师们都重视识字教学,引导学生生字词的音、形、义三方面深入理解,引领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对于理解文本,则是围绕相关的问题,层层递进,理解文本,指导朗读,体悟文本。总之,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王景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教研时间,夏老师和李老师共同执教了《咕咚》一课。我的收获如下:1.低年级的课堂要用低年级的教学状态去面对;2.教学目标除了紧扣单元目标,也要紧扣课时目标;3.课堂上要紧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貌、学习方法策略等等。总之,老师真正的课堂教学价值在于引领学生收获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教学研评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也为该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指明了备课的方向,注入了大家一起在边教边研中积极前行的力量。当然,它对于每位执教研讨课的老师们来说更是一次历练,一次成长。全体参与此次活动的语文老师均表示: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用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使得学科教研和自己的教学水平都努力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文字撰稿:丁元慧</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丁元慧</p><p class="ql-block">审核修改:燕全欣</p><p class="ql-block">签 发:闫立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