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四季中的雪邦山

磐石

<p class="ql-block"> 从前,山里的我们,总向往着山外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后来,山外的我们才发现山里才是自己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从记事起,家住马登观音甸的我印象最深就是村后山顶四季披雪的那座山。五岁起,早晨将家里和姐夫家的七、八匹马赶到农田以上的乌嘴坪,当遇到阴天的晨曦,山顶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p> <p class="ql-block">放学归来,穿过空旷的乌嘴坪,在山谷中找到马群后,踩着从雪斑山尖洒下的落日余晖,朝着袅袅炊烟的小山村归去,往回头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清晰的山脊和连绵起伏的山峦如一头巨狮安静的扒着&nbsp;……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觉得有走不完的山路、看不完的山景、过不完的四季。</p> <p class="ql-block">那时特别好奇山的世界,总是问母亲山外是什么样子,母亲就用“可赕人”的笑话(一个乡人翻过了老君山,长途跋涉的到了剑川县城的金华山顶,发了一句感慨:“旺赕”的天空比“可赕”的大)来敷衍,遇着天气好的时候,便背着小竹篓跟着她采蕨菜或捡干松果,路上便缠着她讲翻过雪邦山去背军粮到兰坪啦井,又从兰坪啦井背盐往返途中的趣事,便懵懂雪邦山还有另一面,另一面的山脚还有一个叫“啦井”的村子。</p> <p class="ql-block">也时常在周二赶街时坐在父亲的肩头问父亲雪邦山对面的那座山的名字,父亲轻快的说道老君山“三地坡”,父亲就指着脚下的弹石路,自豪的说他坐“支农班车”送二哥、三哥去下关读书看到洱海时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 读五年级时,偶尔翻到三哥假期带回来的那本《撒哈拉的故事》,囫囵吞枣的读,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荷西与三毛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认为母亲的世界就在雪邦山的东西面,父亲的世界就是“三地坡”的牵挂与希望,我的世界藏在《撒哈拉的故事》中远方世界。</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发现有些山路再也寻找不到、有些人在四季轮替中演绎成记忆,有些山景也不在纯粹……2012年冬至节母亲走过的山路上再也找不到她的踪影、坐在父亲肩上赶街的情景在1991年的秋季变成了最温情的记忆,伴着游子的渐行渐远,山景也被岁月陈酿为醇厚的乡愁。雪邦山的种种追忆当时惘然,迈入不惑之年的我将它收录入自己的人生辞典,一读再读却难以读懂它的万紫千红、厚重无言、虚怀若谷……。</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雪斑山东坡犹如一个画卷,乌嘴坪涂满了蓬勃的色彩,柔柔的山风把绿绒、杜鹃花带入原野、山坡之中,把璀璨的色调染于花朵,把湛蓝覆盖于天空。</p> <p class="ql-block"> 夏天走进雪斑山里,苍松挺拔,青草葱翠,清新的空气立刻迎面扑来,仔细闻一闻那新鲜的空气中散发着松脂的清香,隐约还流露出森林特有的气——令人神清气爽的甜味。林子里到处都是山珍:春未夏初的蕨菜、素头菜,仲夏到初秋的野生菌、五味子、……</p> <p class="ql-block"> 到了秋天,松涛阵阵,落叶飞舞,像一只只随风飘舞的金色的蝴蝶。色调从浅到深,五彩斑斓、层林尽染,面山像穿上一套美丽的迷彩服,又像魔术师用一把大刷子,用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向山上荡去,有的绿叶变黄了,有的却变红了,此时站在大理州雪邦山4295.3的海拔最高点,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往东远眺,巍峨耸峙的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好像两朵闪闪发光的雪莲,脚下的古兰州坝缥缈的在眼前;向南遥望,云海茫茫中透出秀丽面容的碧罗雪山,山下的兰坪县城尽在眼底;站在山巅,脚踏两州,眼观剑川和兰坪两地的景观,你会感叹“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 最怕过的就是马登的冬天了,一场冬雪过后,天气变冷,鞋帮被踩扁的“解放鞋”将脚后跟直接祼露,干裂后每走一步都钻心疼痛,双脚就像两块冰。身上单薄的衣服抵不住从山顶下的寒风,把人冻得鼻酸头疼,肌体的上的痛觉已无记不清冬天的景色。工作后,告别缺衣少食的状况,雪邦山的冬天的已不是孩童时代那种痛楚,还有点喜欢从被窝中被寒冷冲击的那种彻骨那种清醒,清晨,步行出村,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绵延起伏的山脊线上,突兀的山顶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佛光闪烁,霞光万道,群峰尽染,烘托出“日照金山”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转瞬间,人生已过半,该珍惜的要珍惜,或许是几个轮回修来的缘份,与明兄近三十年的挚友情注定在兜兜转转的人生驿站中重合,身处怒江和大理两地工作的俩人在雪邦山的东西两面,虽然是第一次与其所在的兰坪“乐徒户外”群一众驴友同行,因山水相依,同宗同源,便一见如故,在欢歌笑语中体验了青岩石至雪邦山北线的徒行美景,一路欢歌笑语,尽显天性、找回真实。<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雪邦山徒步旅程又一次见证了与明兄30年惺惺相惜、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谊。</span></p> <p class="ql-block">小时总认为山外就是自己的世界,经历了世事纷扰、人生无常,才发现自己的世界就在雪邦山山顶、雪邦山里、雪邦山脚,也感悟到了母亲的“四季”是生活的世界,父亲的世界就是人生的“四季”,品味了生活的酸咸苦辣,阅历了人生的春夏秋冬,才懂得了生活的甘甜,才体会到坚强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一朝一夕是日子,一起一落是人生,伸手摘星,即便一无所获,也不至于满手污泥。既然人间世事恍如浮生一梦,何不让它随风而逝呢?山无言而壁立千仞,是为无际自高,无欲则刚也。人生的路,就如同攀登雪邦山,只要寻找,总有路可走。</p> <p class="ql-block">(感谢兰坪“乐徒户外”群的朋友和两个挚兄提供的美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