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在这令人沉醉的五月,语文教研如期而至。新城实验小学古城校区的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一起观摩了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主讲的优秀课例《祖父的园子》。</p> <p class="ql-block">张祖庆老师这节课首先是问题情境的巧妙设置,善于以问促“情”。张老师深知本文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萧红对“园子”的怀念之“情”,对祖父的敬爱、想念之“情”,祖父对“我”的关爱之情。张老师紧紧抓住这条情感线索,通过一个个连贯的问题,通过学生们的回答,这些情感渐渐清晰为同学们所理解,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善于提问,而且逻辑性极强,看似“离题”,却是巧妙有章的。往往待到下一个问题出现,我们才恍然大悟之前的那些问题只是铺垫,没有上一个问题的巧妙的铺垫,课堂教学就会停滞受阻,情感无法进一步升华,由此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准确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置能大大推进教学的进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张老师提问的时候,善于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适当帮助引导学生去说去总结。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去提不同难度的问题,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p> <p class="ql-block">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过读的训练,张老师这节课至始至终地重视和落实了这一点。同时,张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到位,也很独特,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抓得很准。正像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自己的文本需要我们自己解读。”</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前面已经回归了文本,回归了语文,而这一版块张老师则是回归课堂。印象最深的片段就是让学生当园中事物的代言人,朗读第16段。尤其是在一位学生当倭瓜代言人时,因为读得没有递进语调,张老师让其直接爬到椅子、桌子上读。调动了全班的朗读氛围。果真接下来的几位学生朗读热情高涨,读得也好极了,很有画面感。这比我们说让学生把自己代入进去,有感情朗读这样的空话有用得多。</p> <p class="ql-block">珍惜每一节好课,全体语文教师秉持着学而不厌的精神,虚心学习,交流探讨,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教研活动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是教师业务的切磋。老师们积极参与,认真聆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p> <p class="ql-block">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语文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至千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