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和幸福相生相伴

王敏

<p class="ql-block">多年前就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因喜欢现又翻出来再读。所以喜欢,因着语言的真诚度,好像他是你最贴近的人,和你挨身坐着,推心置腹和盘托出毫无保留的分享他历经的痛苦和思考。</p><p class="ql-block">他的分享里,句句都带了思考,这些文字是他的思想,是他高位截瘫,常年坐轮椅,多次想着要死去,在一次次思想跋涉里反复的深层次的思考。他之所以写作,“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儿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p><p class="ql-block">他日日独坐在地坛,思考得最深的就是死亡。“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实事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反正死亡是定数,不必着急,他从容地叩问生命,因着母亲爱的力量“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他沉静地,从浑浊中看到澄澈,从黑暗深重的苦难中看到光明。</p><p class="ql-block">史铁生的母亲很感动我,母亲心神不宁坐卧难宁,愿意承受孩子的一切苦难,在痛苦和惊恐中只求他能活着。有次和朋友聊天,我们都说到,对孩子不能有过多要求,孩子的人生无论怎么,都是他们自己的,我们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只能降低,只求她们活着,活着就是安慰了!反省自己,我总在向女儿索要,要她交代给我一个她懂事靠谱,平稳前程的保障。前程未卜,前程本不能限定。我活这大半辈子,何曾又交给父母我的安妥人生的保障。如我,如我们,知道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道理并不是自己亲身体验得到的道理。她需要经历,需要阅历,要亲身感受才能变成自己的道理,而她得到的道理和我得到的道理虽还不同,但慢慢的,我们会越来越接近,我们不能着急。</p><p class="ql-block">《我与地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好运设计》。</p><p class="ql-block">他用自己瘫痪的背运的处境来和读者一起设计,设计一个全新的最大获利的人生。他与读者推心地交流,妥帖地设计最好的人生。把先天的漂亮、聪明和健康好身体的优势占全,然后设计好的出生。什么叫好的出生,各种对比,选择在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给你自由的童年,幸运得叫人嫉妒,是被上帝选作的美的化身。在该拥有爱情的年纪,遇到意中人,而她也热烈地爱你,你们终成眷属。</p><p class="ql-block">可是,在如此顺心,顺利的爱情和婚姻中能饱尝幸福吗?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颠与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成功到来之时,你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吗?问题就在这里,得来太易,喜悦削弱,幸福和激情的体验感削弱,当心路荒芜,没有斥路也就没有引路,当一切腻烦时,上帝的宠儿也会变得麻木。那么所谓的好运和幸福,不是客观程序,完全是心灵的感受。幸福感,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感受到幸福。也就是说,完美的好运其实是不存在的,他一一加以否定,人生再次陷入绝境,最后只剩下个“过程”。之前的好运设计一项项地被推翻,设计了半天,到头来却发现:享受现在、热爱生命、注重过程,这才是完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这篇《好运设计》其实是有关生命苦难的叙说。生命的幸福和苦难不在于某个具体的遭遇,而在于它使人形成了一种苦苦追寻、不断追问的生命姿态,这种生命姿态让我们拥有了追求幸福的力量和勇气。苦难和幸福相生相伴,顺应命运,不放弃追求,那我们遇到的,都是最好的安排,是最完美的好运设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