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转山,林芝看桃花

印象派

<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末4月初那个最美的季节,游玩了西藏林芝和波密的山山水水,及几个如世外桃源的自然村,充分观赏了那雪山桃花两相映,仙境般相约而至的春天,雪山 ,云雾飘渺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桃花,仙若云霞,粉嫩柔媚,肆意,狂野,或树干如盖独立山坡,或稀疏于青绿色的田间,或缤纷成片粉红花海,风情千万。雅鲁藏布江沿岸更是“碧波桃沫交融,染尽西华之烟,更盛天上人间”。使人“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p> <p class="ql-block">  直奔拉萨了,拉萨来过这也是第五次了,几个著名的寺院也是多次拜谒,只想找个好点的旅馆休息几天,搞点好吃的补充一下体能,为阿里地区冈仁波齐转山储备能量。</p><p class="ql-block"> 阿里地区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主峰,中国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名山之一,也是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此次阿里转山也是向往已久的,实至名归高海拔原始未知的风光一直吸引着我,几次进藏到了拉萨,看着西去远方的群山与高海拔遥远的路途犹豫不决,一直没有信心迈出那一步,首先拉萨到徒步的起点小镇塔钦,走南线要1200多公里,如果想看路上更美的风光要更艰难的跋涉,走北线要1700多公里,而且都在4500~5000多的高海拔人烟稀少的荒原行驶,对单车自驾的我和车都是极大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最终的目的地是到达冈仁波齐徒步转山的起点塔钦小镇。转山全程共56公里,须两天要走完,第一天大约26公里 ,海拔4600~5000米,第二天30公里,海拔5000~5600米,其中5600是个垭口,过垭口返回塔钦小镇。</p><p class="ql-block"> 不为修来生,只为与你相见,看最美的风景,到离天堂最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阿里南线去,返回走阿里大北线,非常遗憾的是,路上经过几个美丽的大湖因为处在寒冬季节,都是白雪覆盖,特别是发生中印边界冲突的那个班公措,应该非常漂亮,设有规模够大的观景台,可惜被白雪覆盖,跟周围的陆地、山川、草原没有了明显的界限,大湖没有了高海拔特有的如同宝石蓝的颜色,没有了雪山倒影浑然天成的美景,给它的美丽打了折扣,好在路上经常有野生动物出现,藏羚羊、藏野驴,藏狐和优雅的丹顶鹤,黑颈鹤等等不时给人带来惊喜,同时还有高海拔特有的山川河流的绮丽风光。经三个白天,住了两个晚上终于到达冈仁波齐脚下塔尔钦小镇住下。晚饭后跟老板娘聊起转山,老板娘是四川人健谈热情,在此地开店有几年时间了,说现在转山有点早,山上有积雪,气候较冷,一内陆人住在她店里今天刚走,那个人是第三次来转山了,路上积雪最深的地方能到膝盖以上,不过两天一般都能转下来,第一天26公里,到至热寺住下,有方便面或面条提供,最难的是第二天,走30公里且要翻越5600米的垭口,老板娘建议我最好找个伴一起走,有啥问题可以照应一下,可我住的这个店只有我和同伴两人,再就是7~8个男女年轻洋人,并且他们还雇了三个背夫,人高马大的还轻装上阵,无奈出门转转看能不能碰上有缘相遇的,结个伴啥的,巧了,一出院门就遇上一爷们,瘦高个,背个相机在专心致志的拍照,赶紧上前打招呼,“你好!请问明天转山吗?”他身旁边一女人接过话,“明天要转山,我们已联系了一个人,哪人雇了一背夫,我们可以跟着他走,已经商定明早7点集合出发,”大家聊了一会,原来是一对来自香港的年轻夫妻,也是自驾游来的,一路跋山涉水过来转山。伙伴有了还有个向导也就放心了。此时才仔漫步了一下这个叫做塔钦的小镇,据说此地也是周围几百公里内唯一有人居住的村落,它坐北朝南依次建在山坡上,背后和东面都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前面眼睛所及也是连绵不绝的雪山,并且隐约可见被大雪覆盖的玛旁雍错,镇中唯一条长2百米多米,宽几十米沿坡向上的铺装路,两边排列着几十栋藏居,有餐馆,客房,日用杂货店等等 ,路边,屋下随处可见积雪,房顶上的积雪经日照融化,滴滴嗒嗒的滴着水,几名男女徒步着一身疲惫,面无表情的进了一家餐馆,路上牛羊慢吞吞像是在野外吃饱了正回家里的牛栏,脚下冒着热气的牛粪和掉落的杂草随处可见。时值黄昏,落日把周围的雪山映照成金黄色,炊烟淡淡的弥漫在小镇屋顶上,渺渺飘飘,如烟似雾。安静的小镇让人沉醉,徐徐拉上了夜幕。</p> <p class="ql-block">  清晨,5点半起床,房间里阴冷,电也不知啥时候停了,拉开窗帘,窗外田野里黒蒙蒙的,没有一丝灯光,天空隐约可见星光闪烁,天地间静静的没有一丝风声和杂音,摸出电筒准备做早饭,可燃汽油的卡式炉就是不着火,好不容易点着一会就自动熄灭了,也是奇怪了昨天还用的好好的,今天咋就不管用了,无奈吃几块饼干喝些牛奶凑付了, 这个时间在藏区是没有早餐吃的,尤其人烟稀少的阿里地区。近7点钟天蒙蒙亮,透过窗外,远处群山之上透过云丛有淡淡的霞光在蓝色的天空显现,云都镶上了金边,大地已是白茫茫,雪的世界,背上简单的行囊出门与昨天约会的同伴集合,昨晚的雪已到了鞋帮,踩上去“嘎吱”一声就是一个一个脚窝,最先到达的是香港的夫妇,他们把车也开过来了,停在我们住的旅馆前,原来是妻子不参加徒步转山,已跟我们住的宾馆老板讲好,车停在旅馆门前,白天可以去旅馆小活动间呆着,夜里去车上睡觉,就可以省下一天的旅馆费用,紧接着另一个顾背夫的同伴也到了,原来是个年轻人,三十多岁,旁边跟着他的背夫一名藏人壮汉,一袭藏人打扮,看上去四十多岁的样子皮肤黝黑, 中等身材,背着雇主的大包向我们说了几句话,大家面面相觑,一句没听懂,大家相互打了招呼就出发了。藏人走在前,紧跟在后的是香港人,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瘦高个,轮廓分明,一脸胡子茬,衣着单薄,寒冷、缺氧对他好像不起作用,箭步如飞,一步顶我两三步,走在最后的是我跟顾背夫的小伙子,来自苏州,圆圆的脸一团和气祥,自己背了个小包包,包上挂了个玩具熊,说那是代表他儿子来转山的,期望他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漫漫的大地上白雪茫茫,无边而庞大的天空下,只有我们几个渺小的身影列队走着,身后的塔钦小镇渐渐远去,在曙光中跟雪连成了一片,四周寂寥的很,只有我们的脚步踏在雪上的声音,不远处,天葬台的上空,盘旋着几只巨大的秃鹫,在等待着,几只野狗在争抢食物,传来狗叫声。我们跟着藏人踏出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大口喘着气,先是走在一条砂石公路上,后上了公路边一条小路,沿小路上上下下翻过几个山坡,最后艰难的上了一个较高的山坡,视野忽然开阔了,脚下大地丘陵起伏,高海拔空气稀少,天地间纯净通透,远处的群山弥漫在清晨薄薄的雾霭里。走在最前的藏人汉子先是大声吼了几嗓子,随后就唱起藏歌,虽然听不懂唱的是啥词,但略带沙哑的嗓音浑厚低沉,拖着长长音调,原始粗犷饱含深情,歌声起伏在大地,回荡在群山之间,走在转山的高山雪原路上,原本也只是转山看风景凡夫俗子的我,也能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虔诚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  此时旭日透过群山升起来了,晨雾飘散,冈仁波齐那独有的金子塔状的主峰,在群峰簇拥下呈金黄色,威凛于万峰之上,它的美与震撼力使身临其境的我无以言表,摄人心魄,激动的热泪盈眶了,闭上眼睛,学着藏人的样子双手合十,先放在胸前然后高高的举过头顶。</p><p class="ql-block"> 走小路最后又下到了砂石公路上,路左边突兀一小房子静静的趴在白雪中走近原来是收费站,此时因为是转山的淡季,空无一人 ,窗口紧闭,过收费站拐上一个砂石垭口便进入徒步路的山谷,群山间犹如一条曲折起伏的走廊,随走廊弯曲的是一条干枯结冰的小河,也许那就是某一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此时蓝天如洗太阳挂在空中,照的头顶后背暖洋洋的,路上的积雪迅速融化,路边上随时可见刻着藏文的石头,和大小不一的玛尼堆 ,前方又传来带路藏民悠扬歌唱,山崖下有临时帐篷旁边,飘着淡蓝色的炊烟,那是磕长头朝拜,转山的藏民围坐一起在吃早餐,有的已经在路上,他们重复着迈步 ,扣头的动作,海拔越来越高,身后上来一队人马,原来是一同住店的洋人们,一边说笑着,轻快的脚步追上来了,我的脚步却是慢下来了,开始来自苏州的小伙还停下等我,慢慢的我脚步越来越吃力,挥手示意诉人家别等我了,陆续有转山的藏民追上我,藏民转山是不住宿的,不管白天黑夜一直走,转完全程为止,路边有几个藏民在休息吃东西,我也坐下休息下喝口水,先是观察他们,他们四五个人,三四十岁的样子,面色黒红,头发茂密乌黑,乱糟糟的,每人前额都有一块巴掌大污紫的血块,上面粘着细小的泥沙 ,胸前一块厚帆布的大围裙,一手一块木板,有松紧带套在手腕子上,两膝盖一边绑一块胶皮,有的就绑一边一只旧胶鞋,我凑近跟他们聊了一会,其中带头的像是组织者,会些普通话,原来他们是来自距这里30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都是乡里乡亲的,出门叩长头朝拜已经一个多月了,共七八个人,开了一辆小卡车,两头牦牛,一条狗路上又跟来两条流浪狗,车上拉着大帐篷,吃、喝、睡等日用品 ,到了冈仁波齐转山因为是山中小路汽车上不来,就用牦牛驮着帐篷等物资 。几个人先赶着牦牛驮着物资走个两三公里安营扎寨,然后回到这一段起始的地方,下跪,起身,又下跪,匍匐在漫长的路上。如此反复认真执着,风雪无阻,膝盖、头颅、手心无数次撞击地面,蜗行的速度前进,每一步都不敷衍,每一个过程都不省略,他们的表情简单 ,疲惫,祥和,内心纯粹,每个人都不会怀疑朝圣达到的心愿。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和步骤叩了三个就爬不起来了,并且头昏目眩了。</p><p class="ql-block"> 经这一番插曲我更加追不上前面的队伍了,随着海拔的升高积雪也越来越深,而且走个十多步就要停下喘一会气,增加吸氧量,还好路上不时有一种淡灰色小鸟,比麻雀小一些一路伴随,它们基本不怕人,几乎伸手可及它们才懒羊羊的跳几步,它们的存在给单调的徒步增加了乐趣,但也有可怕的时候,那就是不小心惊扰了路边岩石上的大鹰,它们的翼展有近两米,在头上盘旋,仿佛随时张开巨大的力爪,像老鹰捉小鸡似的把人带走,还有灰色的岩羊,它们和山体一个颜色,有时出现在山崖上,有时会在雪地里,它们会突然驻足看着我,我也看着它们,这里是你的家园吗?我惊扰到了你们吗?然后各走各的阳关道。下午近5点到了一个路口,往左过一个小木桥,往右是一条继续前行上山的路,正在犹豫想找个人问一下,看看前后都没有人,路上仔细搜一下看有没有路标啥的,终于在有桥的路边一块石头上,模模糊糊用红笔写的三个字“芝热寺”并且划了箭头,心里一阵小激动,像是到无人区重新回到文明社会的感觉,又走了大约一公里左右,终于可见挂在山崖间的“芝热寺”,爬上寺院就5点多了,最下面一排平房供旅客住宿,很快就找到了走在前面的伙伴,香港人三点先到的,替我们定好了床位,每人100元,我到的晚,只有在房屋中间冲着窗的床位 ,好处是,躺着,睁眼就是冈仁波齐哪雪白橄榄形状威严的雪峰,它离得那么近,打开窗户就能感觉到它散发的凉气,仿佛就在它的脚下,放下背包就问,“在哪买饭?”路上一直想象着到了寺院先要一大碗热乎乎的面条填进肚里,这个念头一直支撑着我凹陷进去的肚子,“没有饭可买!”我说“为什么?”“喇嘛说由于大雪封山机动车辆进不来,只可供开水,而且要到寺院最顶端喇嘛住宿的屋子里自己去打”,无语了就喝口热乎水吧,我出门,扬起头,目光先是从40度开始搜,…70度大约一近90度,才看见那个处在最顶端的屋子,高高挂在山崖上,房顶飘着青烟,足有几百米以上,香港人提出和我一起去,也顺便打开水,跟着香港人一步一步顺着楼梯往上爬,这里可是5千多米的海拔,终于感觉还剩最后一口气,推开了寺院大堂厚重的油腻腻的大帘子,满屋子热气腾腾扑面而来,七八个男女洋人围坐在火炉边,兴高采烈的在说笑,面前各种食物丰富,原来他们顾的背夫背着饭菜,牦牛肉啥的,两个藏人还在忙着给他们上菜,哎…还是洋人会享受,他们又是喝酒吃肉的喇嘛可能为了避嫌早都不知躲那里了,出门找到喇嘛问有吃的可买吗,喇嘛说现在是转山的淡季,大雪封山吃的运不进来,只有开水可供,无奈回到屋子里暖和一会,喝了几杯洋人的柠檬水,带上开水下到我们的房间,就着白开水吃点自带的零食,打发一下饿的凹陷进去的肚子 ,大家聊了一会就睡了,一觉醒来,感觉好像在吃红烧肉看了一下表午夜一点多,原来在做梦,清醒过来,立刻饥饿和头晕头疼整个包围了我,我坐起来围好被子,紧紧的抱着头,无意间睁开沉重的双眼,透过窗子,夜是如此的美,冈仁波齐雪峰在月光的映照下通体都是银白色的,静静的如一张慈祥的脸,山顶蕩着旗云,它的美霎那间震撼了我,令我激动的无以言表,眼泪就要冲出来,不知为啥从睁眼看到它哪一刻起,我的不适立刻减轻了许多,就这样坐着看着它,看着它一会云遮雾罩,一会显露无痕,雪白如昼,一会清纱幔帐朦胧含羞,看着她不知啥时进入了美丽的梦乡…,到清晨5点起床除了感觉饿的慌,高反不适完全消失,临床的苏州小伙,一起床就对我说“大哥佩服你的虔诚,半夜就起来祈祷”,我说“是啊高反饿的睡不着觉只能祈祷”,起床就着白开水吃了仅有的一点可怜的零食,不到6点就有人来敲门,打开门藏人已经背着大包在等我们了,带上头灯摸黑冒着小雪出发了,一出门就开始了大幅度的上坡,气温估计至少零下20度,因为呼出的气体在鼻子下的胡子上立刻结成冰碴子,今天必须走完最后的三十公里,最难的是要翻越5600米的垭口,爬了几公里我就落在后面了,还好路较明显,有前人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可我这时饥饿加高反举步维艰了,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我坐下来,四周依然黒漆漆的下着小雪,理智告诉我不能再走了,这样的状态是走不下来的,山就在那里,下次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来吧,我也不想证明什么,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旅行罢了,这样想着,回头看着刚刚走过白雪里的踏出的脚印,迈出了返回的脚步,感觉像个逃兵灰溜溜向着山下黑岸走去,连跟前面的同伴打个招呼的机会都没有。不过刚才担心的立刻释然了。</p><p class="ql-block"> 返回的路上雪继续下,冈仁波齐峰已被浓云遮住,远处山崖上芝热寺里我们住过的房间,透过窗子仍然亮着昏暗的灯光,芝热寺笼罩在黑暗里,人们还在睡梦中,我回到住过的房间,喝杯热水钻进被窝继续睡觉,等天亮再出发。睡梦中传来男人女人哇啦哇啦的外语说笑声,睁开迷迷的眼,天大亮了,雪停了,冈仁波齐峰又烟消云散了,此时感觉它像个白白胖胖弥勒佛安详的坐在那里,这样看着它懒了一会床,强烈的饥饿感袭来,起床背包里找出仅有的零食分成两份,就着白开水吃一份,那一份留着路上中午吃,毕竟还有26公里一天的路程。该出发了,出门没走几步,迎面遇上洋人们在背夫的带领下像是吃饱喝足正出发,看着他们从容轻松的列成小队,向山上进发远去的背影,心想,如果睡到自然醒,吃饱喝足天亮出发,欣赏着风景能翻不过去全程走下来吗。</p><p class="ql-block"> 从寺院出来,举头望去,回程的路,峡谷幽深,山色沉重,寂寞的雪地上还不曾留下一个脚印,凄苦孤单的我难一抑制内心的失落感,毕竟是几年的愿望,跋山涉水几千公里来到这里,就这样半途而废了,我沮丧的加快了脚步。中午就着白开水吃完了最后一点零食,并且留了一点给路上蹦蹦跳跳不知名的灰色小鸟,又开始下雪了,陆续的有转山的迎面从飘雪中走来,西藏就是这样,前一分钟还是蓝天白云,忽然就云遮雪飘了,从天而降的雪花,纷纷洒洒,落白群山荒野。作家三毛说过“没什么了不起,这世上能看到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幸运儿能有多少人。”</p><p class="ql-block"> 大雪中迎来昨天遇上的磕长头的藏民,相互只是问候一句“扎西德勒”我往回走的反常举动,他们甚至都没有多看一眼,也许在他们眼里转山是自然半途而废也是自然。走出峡谷爬上一个小山坡,终于看到收费站的小屋了,到了小屋离塔钦小镇就只有六公里了,并且是可以通车的公路了,这六公里如果放在平常走也就一个多小时,记得前些年爬崂山,从八水河下到公路,走到西麦窑停车场也就是六公里,可对两天只喝了一杯牛奶吃了几块饼干,加点零食,高海拔走了50多公里的感受,有体验过?这样走走停停不时回头张望着,会不会有车路过 ,打开手机导航搜了一下 ,还有最后的5公里,看着路的尽头像是袅袅炊烟的一小片房屋,想象着屋里正煮着大锅牦牛肉 ,分不清是幻觉还是海市蜃楼,正想着渴望着,看见身后真的出现一个辆车,缓缓的驶过了,我赶紧拧了一下大腿感觉痛,又拍了几下昏涨涨的头,不是做梦!车过来了,我赶紧招手,车停下,车窗下来,是一左一右两藏族美女,着节日盛装,“你好美人!能戴我到前面的镇子去吗?”我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干枯沙哑的问,美女飘了我一眼,上下打量一番,像是要确认我不是从地里刚冒出来,“转山了?”我想我的状态一定无比狼狈与落魂失魄,“上车吧”,然后美女下车到后厢拿了一大坨香蕉给我,我接过金黄色的香蕉,有带皮吞下去的冲动,坐在副驾驶的美女一直在回头看着我,并且及时的提醒我“不要着急,皮剥掉慢慢吃”,哦,是,是,我好像刚刚恢复了意识,——香蕉是要剥皮才可以吃,连着吃下几根后,整个人有点恢复,“仙女你们是神仙派来的吧 ,如果不是你们突然下凡,我现在可能要成饿死鬼了”美女司机笑了笑回答,“没有,今天是藏族的祭日,我们到那边的寺院送些水果,刚好路过就被你拦下了,”我说“不是仙女为啥都这么漂亮,还这么会把握时机,”司机继续说,“也是这条路上这个时间是不会有车出现的,你吃藏餐吗?”我赶紧回答“吃, 吃,吃啥餐都吃,这回我请你们吃饭行吗?”司机听了我的话,开始说些我听不懂的话,像是念经最后又说了几句话,好像意思是今天祭日神山脚下不要谈钱。说着话汽车拐下山路,进入小镇,径直开到一家藏餐馆门前停下,俩美女先下车走在前,我跟走在后仔细观察他们的穿着,因我自小,学过西画,对色彩有点敏感,对色彩搭配留有兴趣,左边美女穿乳白色长裙,上身着黒色紧身衣,没戴帽子,脑后札黒粗独辫子,右边美女着暗紫色长裙,黑色紧身衣,只是黒粗辫子上戴一顶帽子,像是新式藏族服装,传统又不失现代感,飒爽英姿又不失柔美,感觉是自进藏近一个月遇上最美的女性。推开藏餐馆厚重的帘子,热气夹杂着浓重的奶味、牛羊肉味扑面而来,里面有许多藏民在吃饭,屋子中间一个大火炉子上一壶水正沸腾着热气,倆美女跟老板说了些什么,让我找地方坐下,随后俩美女也端端正正坐在我对面,有人送上奶茶,我端起碗连啥味都没品就一股脑喝下去,对美人说“我可以再要吗?连着喝了几碗,随后一大盘牦牛肉和一大碗青稞面条上来了,美女说“吃吧,都 吃掉,不够再要,”我说“一起吃,”她们却说“今天是我们的祭日不吃饭,只喝奶茶,”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一股脑的风卷残云肉啊面的都吞下去,随后想吃相一定很难看难看,就要起身去结账,美女说“帐结了,吃饱了吗?”我说“吃饱了,吃饱了,”可我内心是想再要一份的,…遗憾的是也没跟她们合个影或留个微信啥的。回到旅馆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了,出门吃早饭又是一片银色的世界,我停在院子里的车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