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水城威尼斯

宁石

<p class="ql-block">结束佛罗伦萨游览后,马不停蹄赶往附近小镇夜宿。第二天一早用完餐后,我们一行人又匆匆出发了,经过40分钟的车程,终于抵达意大利另一座名城威尼斯。&nbsp;</p> <p class="ql-block">在威尼斯外岛下车后,坐渡轮约半小时后,终于踏上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城。静静地望着海上威尼斯,惊叹它居然是“栽”在水中的。与国内任何一座傍水而建的小镇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城里的那些房子与街道并不是建筑在河岸边坚实的石头上,而是建在水下由人工打下的木桩上的。不知经历了多少岁岁月月,威尼斯独特的建筑一幢幢矗立在水面之上。在亚德里亚海的余晖映衬下,宛如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城独具一格的建筑方式,至今仍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虽然,近年来因全球化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导致威尼斯水患不断,但仍然改变不了它是一座遇水而生、遇水而美、遇水而兴的城市。有人形容威尼斯的水是它的灵魂,水是它的精髓。在欧洲一直流传着一个宗教传说,那是上帝的一滴眼泪滑落在这里,才使得威尼斯从此变得晶莹碧蓝,便有了“亚得里亚海珍珠”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水城绝对是被水所主宰的世界,是全球独一无二没有汽车只有船只的城市。虽然仅有约7平方公里大小,但它在历史上曾经是欧洲最繁忙的一个港口,现在却沦落为以旅游为主业了。</p> <p class="ql-block">整个城市大约有177条纵横交错的河道,那便是它独具特色的“水上街道”。当地居民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水上巴士”。另一种灵巧的小船,称为“贡多拉”船,小船造型别致,两头尖尖翘起,像一弯月牙似的,主要用于旅游观光之用。让人联想起江南的乌蓬船。&nbsp;</p> <p class="ql-block">码头边,停靠着很多贡多拉小船供游客乘坐。我们坐上一艘贡多拉船,急着想去领略一下水城的风景。泛舟于大运河流动的清波里,摇橹划过碧波卷起的朵朵浪花,小船穿行在城中蜿蜒的千年水巷里,头顶掠过各式各样的小桥,是一种别样的体验。此时,从远处圣马可钟楼上传来阵阵古老的钟声,仿佛让时光倒流,让我们穿越与历史的一次相遇。</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城,建于公元五世纪,与佛罗伦萨、罗马、米兰等城市一样,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市。很多建筑、雕像都是从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遗留下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步行到圣马可广场,广场的精致与华丽程度,曾经被拿破仑喻为“欧洲最美的会客厅”。周围有圣马可教堂、圣马可钟楼、总督府、拿破仑行宫、威尼斯国家图书馆等。从广场往海边走,有两根高高的石圆柱,据说,这就是以前威尼斯共和国的“国门”,进出的必经之门。</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曾经是一座艺术家们的艺术圣都。很多优秀文学作品都把这里作为创作的重要元素或题材,如歌德的《意大利游记》,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等。这里也是一个梦想升起的地方,海明威在威尼斯住下并创作完成了他的小说《渡河入林》。普遍认为,如果海明威没有这部小说作铺垫的话,就不可能有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马可·波罗,如果没有从这里开启他的梦想之旅,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马可·波罗游记》了。</p> <p class="ql-block">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连中国作家朱自清也曾为威尼斯的美景而感叹。在他的散文名篇《威尼斯》中,深情描写了威尼斯独特的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之美,和它如诗如画般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水既然是威尼斯的灵魂,那桥便是威尼斯的精灵了。这里有数不清的形态各异的桥,有木桥、铁桥、石桥,还有平桥、拱桥等,把威尼斯各小岛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一座一座各式各样的桥,它们串联在亚德里亚海的碧波之上,形成了一条绵延而曲折、漂浮在海上的长廊。&nbsp;</p> <p class="ql-block">在所有桥之中,有一座桥最具传奇色彩。这座拱型廊的巴洛克式风格的桥,一头连接监狱,另一头连接总督府。在中世纪时期,囚犯判处死刑后,都要经过这座桥把死囚押送到另一头的监狱里执行。然而,每当死囚押送经过这座桥时,面对生命的即将终结,都会本能地发出深深的叹息声,久而久之,这座桥就叫“叹息桥”了。&nbsp;</p> <p class="ql-block">在众多桥中,“里亚托桥”又最富有盛名。当我踏上这座桥的路面时,很难想象脚下这座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而这座桥同时也是威尼斯众多桥中最大的一座桥,因《威尼斯商人》这部名剧而闻名,直到今天这座桥仍然是威尼斯的象征和打卡胜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穿行在石板街道小巷间,小巷两旁的老屋开着各式各样的商铺,既有卖各类奢侈品牌的商店,也有卖各种当地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小店等。小巷与河道一样,也是密麻而纵横交错,通过小桥连接成一片,像迷宫一样,有时还得借助手机地图导航,稍不注意就迷失了方向。&nbsp;</p> <p class="ql-block">走过狭窄清冷的小巷,我隐隐约约听到有一个低沉的声音,是浪涛拍岸、海风吹拂?又不像是。斗转星移,沧桑斑驳的老屋与幽深的小巷一直伫立在岁月里,一定是它们在喃喃自语着什么?或许它们还在默默等候着那些东征的十字军骑士们何日归来吧!</p> <p class="ql-block">在漫步轻游中,看着眼前这些陈旧的小巷,忽然联想到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宽窄巷子与锦里。虽然它们的名字感觉还有点年代感的记忆,但宽窄巷子很遗憾地失去了原有少城的历史痕迹;那锦里就更惨了,虽然对外号称是“西蜀第一街”,但据我所查阅的资料,无法得以佐证,其真实性就值得存疑,所谓的第一街其实仅有20多年的街龄。这两处仿古建筑,虽然经过不断开发与做旧,修炼成了成都的一张城市经典名片与打卡胜地,但仿造越多,历史文化却越显苍白。</p> <p class="ql-block">然而眼前的威尼斯,却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它不需要更多的去做旧、做秀。最好的名片,就是坚守着自己原有的文化气息,永远保持着独有的古朴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水城的街头巷尾,随风飘散过来的那一股股浓浓的淳香,紧紧攥着我的嗅觉,闻香回头,身后便是一家百年咖啡老店;望着石板路面,被光影摇曳拉长了我的身影,随影抬头,一盏中世纪的青铜路灯悬挂于半空中晃悠着;环顾四周的沉寂,又是谁冷落了我的喜悦呢?寻思低头,脚下那一群不知轮回过多少个世纪的鸽子,旁若无人地自顾啄食。</p><p class="ql-block">再见吧,威尼斯!再次一回眸,是想牢牢记住这一刻的相遇,至此一别,再无归期……</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