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榴籽团队 陈雅宁</p><p class="ql-block"> 最初我接触到《我的阿勒泰》,是因为李娟的另外一本书——《阿勒泰的角落》,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李娟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它是我在我六年级的学校的图书馆里的角落摸出来一本落灰的书。我第一次读,只是觉得心中暖暖的,没有怎么着迷。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再读,再读。每一次读,心中却依旧有一条小河涓涓流过。</p><p class="ql-block"> 我开始渐渐的喜欢上了这本书,喜欢上了这个作者的文字,我开始寻找她的其他书籍,首先我先是找到了《遥远的向日葵地》,这本书相较于《我的阿勒泰》会更加沉重。更多的是李娟对对于生活哲理。而《我的阿勒泰》更加的朴实朴素,讲的也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琐事。</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几件我也非常有共鸣:比如“骑着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这一章中,李娟和他的叔叔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穿越一片荒野。那片荒野上有小粒小粒的玛瑙,也有一片一片四处散着的草。一路上有好心为他们指路的人。平静朴素,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但就是暖暖的。可以让你慢慢的、嘴角带着笑去看。我作为一个在乡下生活过的人,也有体会过作者所说的“笨重的摩托车”在乡间的田野上疾驰。摩托车是一样非常神奇的东西,作者说“它比人的腿有力量得多!”它也可以让你与风亲密的接触。我也被风灌的满脑子晕乎乎,我前面也坐了一个比我年长的多的男人——那是我的外公。但和李娟四周一片荒芜不同,我四周绿油油的,一片禾田。但是我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于我而言,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还有外婆吐舌头的样子:我外婆更喜欢眨眼——意思一样,都是气死你,都是对不起。每当读到这一章,我都会想起我的外婆,眼眶不禁湿润,也总是会出现一个佝偻着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也许李娟写的不仅仅只是她的外婆,更是我们在生活中和我们的亲人辈的相处中最平实,最朴素的亲情。我与李娟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没有去过阿勒泰,但是我依旧可以感受到阿勒泰牧野的美好;我也可以感受到边疆牧民的热情,感受到孩子们的朴素快乐。哪怕我生活在城市,我也依旧被这本书勾起向往牧乡的心:这是呆在城市里生活——在透明的鸟笼子里所看不到的,听不到的,感受不到的。李娟的书像一扇窗,像一只眼睛,打开的是我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生命的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