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启德,以美育人——五指山市椰苗美育行动计划美术培训 (第三期)活动

聆听

<p class="ql-block">  为促进五指山市美术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根据《海南省教育厅椰苗美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精神,发挥“教研联动”团队教师专业引领作用,为地方学校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并促进校园美育的发展,本次活动是由海口市美术教研员尹文涛老师策划和带队,项目负责人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积极配合”。2023年5月23日上午9:30-11:30在五指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国学馆由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兼职美术教研员张玉秀老师做专题讲座,下午14:30-16:40,小学部老师在五指山市第一小学报告厅,听由薛玉雪老师和廖家雯老师的展示课,初中部在五指山中学录播室,听由张炀明老师和赵景老师的展示课,椰苗美育行动计划美术培训 (第三期)活动顺利开展。</p> 活动一: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主讲人为海口市海景学校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兼职美术教研员张玉秀老师。 张老师从教材分析讲解一、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分析(例如:单元要求,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课后习题等建议,可以有结构图)二、本课内容编排的科学性分析(如何体现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规律)。再从学情分析中分别讲述传统和精准的起点学情分析做法的区别,做法是要分析,要评估,就要有测量。给予老师们建议在课前做前测并做必要的分析。前测工具有可以从测试题预习题、任务单、学生作品。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对于学习目标的续写分成三步骤:找动词-----定标准-----给条件。</p> 张老师对于评价任务的解读中讲述如何检验学生学习活动是否有效?可以依据从学习目标、达成评价、学习活动、嵌入式评价在深入了解。老师们面对学习活动评价要求作出了5个要求分别是评价对象(个体和小组)、评价依据(书面交流和口头表达或其他行为表现)、评价侧重点(活动态度和活动能力和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和学生自评)、评价时机(活动中和活动后)。 最后张老师引用一句名人马克 •扎克伯格话总结:没有人一开始就能想清楚,只有做起来,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楚。 活动二:展示课(小学部) 第一节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薛玉雪老师上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重重叠叠》。薛老师以一、图片导入环节引出课题什么是重叠?二、讲授新知1.观察国画联系表达重叠的现象。2.联系生活概括重叠现象。3.感受重叠带来的美。三、实践体验摆一摆先让学生摆叠桌面书本,后教师同样示范课本的摆放。四、感受延伸张老师让学生欣赏大师作品从而带着问题去思考这幅画1. 哪些形状进行了重叠?说说形状重叠带给你的感受。2.面家在画山时候选用了哪些颜色说说颜色的重叠。3.教师以视频播放示范重叠作品。五、作业环节和拓展。</p> 薛老师的美术课堂不仅让学生体验美术的乐趣,同时拓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格中小学部的美育课堂从审美教育、情操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维度进一步增强了美育的功能。 第二节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廖家雯老师上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对称的美》。</p> <p class="ql-block">  本课廖老师采用一、“六一儿童节”情景的方法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带动学习气氛,引入本次课题——对称的美,同学们兴致昂扬。二、游戏环节在激发学生对对称的进一步了解。三、视频直观了解对称感受。四、探索观察比一比对称形和不对称形分别给你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找一找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是的对称物体呢?对称的形式有哪些?分别是上下对称、左右对称、中心对称。五、大师作品的赏析。六、作业与拓展。</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对称图案课堂上廖老师通过引导、点拨、激励;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动手画廖老师让学生们巧用简单的的美术教具“纸巾”,绘声绘色画出、通过交流展示出精彩纷呈的美术课堂。一堂课,展示了教师对同学们爱的教育,学生制作出了精彩的作品。</p> 点评环节 <p class="ql-block">  尹文涛老师点评薛玉雪老师的《重重叠叠》这课,上课的可以更加活泼些通过认识重叠,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从生活中的一些植物、动物、自然现象作为出发点。最后讲到平面的重叠、立体的重叠、动态的平叠是概念由浅入深设计都非常的好层层递进。其中核心素养如何落地从让学生摆一摆,尝试摆自己的书,摆完以后老师在出示几张图片啊,老师怎么摆的实际上就是素养,这个学生已经具备这个知识了,然后用一个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素养的形成。生活当中重叠的美往深层次更进一步,把它上升为一种艺术的美,就是从这形成一种生活当中艺术美,生活美变成艺术美。其中名师作品欣赏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衣服经典的名画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作品理解难度偏高需关注学生的年龄学段。学生创作环节廖家雯老师就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点,他是让学生先说是吧,先尝试先做,然后老师再给出一个视频的示范。廖老师上课优势比较活泼些,在作品呈现时你必须要把以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然后运用以往的知识来创作,作品可能会更丰富。通过此次展示课,是肯定了每位老师在教学中的闪光点,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取长补短,再接再厉!</p> <p class="ql-block">  最后,尹老师给予本场展示课充分的肯定,他希望美术老师们要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教研氛围,在相互交流中更新教学理念,共同感受教研的魅力。</p> 活动三:展示课(初中部) 第一节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由张炀明老师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凝练的视觉符号》。</p> 张老师的《凝练的视觉符号》一课,以海南雷公马邀请设计会徽引出五指山中学标准校徽,从认识、象征、审美深入了解。其中提到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文字、图形、色彩。表现形式的三要素:具象、意象、抽象。组合形式:图形、文字、图文。<div>  师生共同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完成了认识标志、标志分类、学习标志设计、分组设计标志,展示点评等工作,教学内容丰富而不臃肿,为我们提供了标志设计教学的一种思路。<br></div> 第二节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赵景老师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书间精灵——藏书票》。</p> 老师利用一、世界读书目录导入书籍扉页的藏书票。二、呈现目标课题书间精灵—-藏书票。三、呈现内容:(活动一)1.自学任务单,交流讨论。2.分享交流,藏书票的基本知识讲解。3.拓展版画知识。(活动二)1.微信聊天欣赏不同的藏书票2.观察图片尝试总结藏书票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有哪些?(活动三)1.展示同学们尝试刻板的作品现场拓印大家一起欣赏2.修改和完善。3.藏书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创作步骤(构思画稿、雕刻、拓搞、制板、上油墨、拓印、签版。5.课堂练习。 本节课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到藏书票的创作过程,而且注重美育和德育的渗透,以美育人,从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突破本课难点。 <p class="ql-block">  刘惠玲老师对张炀明老师的《凝练的视觉符号》这节课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1.通过海南雷公马保护协会会徽征集令导入,设计贴近海南本土特色情境导入,明确任务驱动。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落实新课标。</p><p class="ql-block">2.结合五指山中学校徽,使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课堂问题,推动课堂任务自主解决。</p><p class="ql-block">3.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将设计步骤分解,融入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既解决了课堂问题,又解决了知识点。课堂紧扣核心素养,提现了核心素养的多面性。</p><p class="ql-block">4.教师运用海南消博会会徽解决实际问题,为设计雷公马保护协会会徽做铺垫。消博会会徽中的长臂猿与雷公马一样同为野生动物,升华主题,落实新课标。</p><p class="ql-block">5.本次课堂中张老师示范精炼展现较强的专业能力,建议教师在学生后面的整理阶段也可适当加入教师示范作品,帮助学生学习设计完整的会徽。</p><p class="ql-block">6.教师设计标志设计要素环节,建议加入图示更加明显的标志设计图例,使学生更加明确课堂任务。</p> <p class="ql-block">刘惠玲老师对赵景老师的课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1.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一篇成熟完善的。</p><p class="ql-block">2.整堂课结构完整,重难点清晰,课堂氛围活跃,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p><p class="ql-block">3.“设计评价导向的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是本节课的亮点,教师能够设计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设计,也就是能够看见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赵老师会针对不同目标层级进行评价设计,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复杂问题,并尝试将所学迁移到各种不同的情境之中。</p><p class="ql-block">4.刘老师提出画稿时文字反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直接反写是其中的一个方法,但是是否有更简单快捷的方法呢?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进行探究。</p> <p class="ql-block">  马杰教授点评赵景老师《书间精灵——藏书票》本课结合优秀版画作品的欣赏以及版画知识的介绍和基本技能的练习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作藏书票的课程。首先是版画作品欣赏,初步感知版画的艺术语言,介绍版画艺术的有关基础知识,学生对版画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过程,最后是动作操作,设计、制作藏书票,学生兴趣浓郁,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作品后将制作好的藏书票进行交换/赠送,以票会友,留作纪念。</p> 小结 <p class="ql-block">  “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次椰苗美育行动计划美术培训 (第三期)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教师们创设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互动氛围,我们将秉承一颗求知的心、探索的心,不断学习、反思、实践,一路“研”途,静待花开! </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陈平勇</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陈平勇、王美研、柯晓娟</p><p class="ql-block">美篇审核:马杰、尹文涛</p>

老师

学生

藏书票

课堂

教师

美育

设计

美术

重叠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