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 乡村兴

十一拾旧

<p class="ql-block">文化兴 乡村兴</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推动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其一语道出了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惠及民生的基础,是繁荣富强的关键,是乡村振兴的保证。</p><p class="ql-block">纵观当下,在不少乡村中存在着村民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落后,乡村古村落保护缺位等问题,这成了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就表象而言,这是乡村的一种乱象,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发展乡村文化不到位。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变观念,以转变思想观念促乡村文化振兴。在一些乡村中,有些村民游手好闲、有些成迷于赌博屡教不改,有的甚至还染上了毒瘾。而在另一些乡村中,有的村民自发组织乡村文化活动,从书法比赛到们球赛再到腰鼓表演,给乡村带来了新面貌、新气象、新活力。这一正一反,都是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的两面。有鉴于此,要转变村民观念应从“一点两面”着手,以入户走访为切入点,一是要扩大覆盖面,从党员干部到农村能人再到村民群众都应宣传到位;二是要提高宣传面,从公告栏到村广播,从动员会到教育片都应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进行宣传。</p><p class="ql-block">抓保护,以保护传统民俗促乡村文化振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而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无论是古村落遭受破坏,还是“千村一面”问题突出,抑或是文化习俗逐渐淡忘,这都严重阻碍乡村文化的保护,久而久之还会产生破窗效应。因此,要保护好传统文化就要做到“三步走”,首先,可以通过多走访、多入户、多调查、多询问来听民意、知民声,了解文化保护的具体事务;其次要剖析文化保护的内在规律,具体成因,列出相应对策和措施;最后,要精准施策,通过具体的行动、有效的方法、合适的途径将文化保护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总之,唯有“三步”都走好、走稳,文化保护才能走得顺畅。</p><p class="ql-block">重创新,以创新驱动促乡村文化振兴。李克强总理曾说过,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创新为重要抓手。要做到创新与文化传承相互结合,则需做到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原则,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时代的需要,贴好老百姓的需求来发展;二是坚持特色性原则,发展当地鲜明特色的乡村文化,三是坚持价值引领原则,积极构建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文化的现代价值。</p><p class="ql-block">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将变观念、抓保护和重创新相互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振兴。让乡村文化真正实现“今胜于昨,而明复胜于今”的全新局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