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的有过一个“夏朝”吗?

洪泉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脉相传”,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p><p class="ql-block">首先中华文明真的有五千年吗?按照我国标准的朝代纪年方式,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起于约公元前2070年,灭亡于约公元前1600年(也就是著名的商汤灭夏)。好吧,就算这是真的,那2070+2021=4091,也就是勉勉强强4000年出头,说是5000年,那还差了909年啊,这进一法也用得太到极致了!就算再加上尧舜禹,也就是再加100来年,那也还差800多年呢。所以不管怎么说,“五千年文明”这个说法都是有点问题的,至于是不是“一脉相传”,那又是另一码事,我会专门写篇文章来谈这个话题。</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来讲几个概念,对于历史,我们说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一是神话阶段,就是我们的盘古开天辟地和欧洲的天神宙斯神话等等,这就完全是不靠谱的故事。二是传说阶段,就比如我们的三皇五帝时期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三是信史阶段,就是有文字记录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证的时期,所谓的“信史”,就是“可信的历史”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而我国的信史时期,是从公元前841年,也就是西周的共和元年开始,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学术认可的中国信史时期的开端。这样一来,我们的中华文明就被骤减到了不到3000年!</p><p class="ql-block">那么“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说到1990年代,国家领导人出访埃及,一听介绍,原来埃及文明这么古老,有七八千年历史,光是金字塔就有五千年历史!</p><p class="ql-block">这还了得?于是领导回来后赶紧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想把我国的文化历史延伸到五千年,以此能与埃及、印度文明相媲美。</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夏朝真的存在吗?但当时下了死命令:夏朝必须存在!</p><p class="ql-block">要知道要考证一段历史,光靠文字记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文物考古来佐证,否则就是传说或者杜撰。远的不说,就说我们小学课文里面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经过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考证,北宋时期并没有“缸”这种东西,所以这个故事肯定是假的。</p><p class="ql-block">还有所谓的“曹冲称象”,大史学家 陈寅恪先生后来考证了中原地区并没有象,象是南方亚热带地区生活的动物,冷的地方是不可能有象生活的,除非是西伯利亚的猛犸。于是基本上可以断定“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也是编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再说一个现代的故事:小学课文我们学过一篇叫做“朱德的扁担”,主题是歌颂朱老总和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根扁担至今珍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艰苦奋斗确实是可贵的精神,可大家仔细看看下面这张图:请问,1927年怎么会有简体字?难道不应该是“扁擔”,而不是“扁担”吗?后来,到了六十年代,小学课文里“朱德的扁担”又变成了“林彪的扁担”。</p><p class="ql-block">这些“怀着良好的愿望”编出来的故事咋一听,不细想的时候确实可以鼓舞人心或者教育一下小朋友。可是当小朋友们长大了,有了自主意识和思考能力,发现原来这都是假的,他们要么觉得这很可笑,要么干脆完全否定这些灌输给他们的一切。不要觉得他们有问题,其实是编这些故事的人有问题,因为,用谎言是没法教育出良好的品德的。</p><p class="ql-block">扯远了,让我们说回来夏朝。传说我们的农历是夏朝人制定的,所以又叫做夏历。可实际上我可以告诉大家,所谓的夏朝根本连文字都没有,更不要说历法。就连“夏”这个字,最早也是从西周晚期才出现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夏”字</p> <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本朝人说本朝史是最清楚的,因为事情就发生在眼前。而所谓的夏朝没有文字,所以没法记载。那退而求其次,后朝人修前朝史也是相对准确的,就好像元史是明朝修的,明史是清朝修的。可是在我们发现的商朝的甲骨文当中,居然没有任何对于这个长达470年的前朝的记录。</p><p class="ql-block">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几万片甲骨记载了商朝所有的王朝制度和社会生活。可是,居然对商之前天下是谁家的,以及自己的祖先如何改朝换代这么伟大的事情只字不提,仔细想想,逻辑上也说不通啊。</p><p class="ql-block">我国现代大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顾颉刚先生提出历史是层层叠加的。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夏朝,商朝没有任何记录,周朝有一点,汉朝更多,到了后来越来越多,其实就是每一批后人根据前人的记录再通过考古发掘、文献考证或者发挥想象一点点叠加起来的。对于有考古文物可以佐证的历史,当然是越来越详细;而对于没有任何佐证的历史,只能是以讹传讹。顾先生就认为“夏”这个王朝是后人“集体创作”出来的。就连司马迁在史记里面也承认,关于夏朝他也是看了很多传说记载,挑了那么几段他认为还算靠谱的copy了下来,并不是他自己考证的。</p><p class="ql-block">顾颉刚</p><p class="ql-block">前些年,在河南洛阳二里头发现了大型的人类遗址,根据碳-14测算法,这个遗址存在于公元前1800年左右。大家看清楚了,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这个“左右”的误差可以达到300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精确。也就是说这个遗址其实有可能是公元前1500年,也可能是公元前2100年。给大家个参考,商朝存在于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60年。也就是说,这个遗址有可能是商朝早期的。大家仔细看看,商朝的时间表都有个“约”,因为甲骨文是商朝后期才出现的,很多时间事件的表述都是比较模糊的。</p><p class="ql-block">所以很多人以“二里头遗址早于商朝”为根据,从而断定夏朝的存在。可是史学界讲究的是二重证据法和孤证无力原则,文物和文字缺一不可。在这个遗址里,同样找不到任何刻有文字的石碑或者骨片。等于说这个是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不单是国际史学界不认可,国内很多史学也不认可这个所谓的“二里头遗迹”能代表夏朝,而是倾向于认为这是个大型的集贸市场。</p><p class="ql-block">那个带着强烈目的,已经预设结论且集中了</p><p class="ql-block">200位涉及历史学、考古学、科学测绘等学科最顶尖专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于2000年结束,破天荒地没有通过验收!只是出版了一个《阶段成果报告》。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层面都没有办法能够证明夏朝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我们说这个断代工程本身就有问题,这是个先有结论再去论证的演绎法。就很像办案的时候先认定了这个人是罪犯,然后再收集与他有关的证据;而不是先收集了各种证据,再确定谁是罪犯。而这个证据历史学上讲究的是记载和文物,破案的时候对应的就是口供和证物。破案手段落后的时候没办法找到物证,就只能硬来,搞刑讯逼供,逼着嫌疑人认罪,也就是想方设法取得口供,由此就宣布破案了。这些都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是无效的,而且造就了无数冤假错案,而且让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p><p class="ql-block">同样的道理,只根据一两千年之后的宫廷史官的编撰就断定一个延续了将近500年的王朝一定存在,那肯定是不合逻辑的。而且司马迁对于这样一个王朝只说了一丁点关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王的事情,中间十几个王都只有一个名字,没有年代、没有事迹。因为那时候距离夏朝灭亡(如果存在的话)已经1500了,太久远了。我极端怀疑司马迁关于夏朝这些王们的名字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p><p class="ql-block">那么这个所谓的“夏朝”到底是什么情况?商朝以前中原地区的政治形态是什么样的呢?笔者猜想,有可能这个夏朝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里的首领部落,而且一定是阿尔泰系游牧部落,夏应该是来源于阿尔泰语“Shar”,意为黄色或金色,黄色和金色在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里都是最高政治力量的代表。但这个“夏”有点相当于武林盟主,还谈不上国家。就好像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过的尧、舜、禹(以及他老爸鲧)、共工,其实都是不同的部落首领在争夺部落联盟的领导权。</p><p class="ql-block">说了这么半天,您一定觉得我在否定夏朝的存在。不,您错了,我是个比较客观中立的人。我很希望夏朝存在,因为那样我们中华文明确实能增加不少文化自信,起码对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也能多一些正能量的话题。但目前的我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存在,起码没有文字和考古的双重证据证明它存在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