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而为,拥抱快乐

罢了

<p class="ql-block">繁琐着,忙碌着,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这大概是我的生活。夜深,慵懒着,放松着,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来品读《生活的艺术》一书。品书本身是一件惬意的事,更何况是品读佳作。就该以最佳的状态来读。入其情,才知其味。</p> <p class="ql-block">《生活的艺术》一书,是汇集了许多中西方思想家的思想,再经过林语堂深思熟虑写自己的观念与真理的书。林语堂把中国人与西方人区别而来。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最高思想人物是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者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日子,方有着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漠然的态度,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人生。而西方人的生活就是用他们的性情、他们的物质观念和自己的头脑去观察。</p> <p class="ql-block">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说过,一个智者如充分长寿,在七十年的兴衰中,尽够去感受习俗、道德和政治的变迁。在他人生舞台闭幕时,也可以心满意足地由座位立起来说“这是一出好戏”。我想,只有这样的人才不枉费一生。若人生真如一场戏,那么自己也要出演一个精彩的主角,才不会辜负精彩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林语堂先生的文字虽不唯美,华丽忧伤。却舒缓而有灵气,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实而不华深藏着哲理。《生活的艺术》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是一杯好茶,是一种良药。阅读此书能洗涤我们被尘沙玷污的心灵,使我们能在嚣闹的城市中得到一份宁静,使我们70后80后的年轻人少一份轻浮,能使我们从庸俗走向优雅,从幼稚走向成熟,在苦难中找到快乐,在忙碌中找到闲适,让那些只为钱权欲望而活的人理解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生活,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写文字的人是对生活认真的人,是会生活的人。可见,把自己的思想与生活结合写成《生活的艺术》的林语堂,是多么的热爱生活的人啊。</p> <p class="ql-block">我爱我的自由,我爱我的生命,我爱关心我的父母,爱我的朋友。我的生活简单,宁静,却透出一丝丝愉悦。”这是我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我想,大概人类一切快乐都发自本心的快乐,即属于感觉的快乐。这种感觉源于我们能否尽可能地少些理智多些情感,即率性而为,真情流露。不难想象,如果这世界没有情和爱,即便我们拥有财富,即便我们享受着自由和阳光,悠闲的生活着,我们也不可能感受到快乐。林先生说:“情是生命的灵魂,星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律,花草的欢欣,飞禽的羽毛,女人的艳色,学问的生命。......这种东西给我们以内心的温暖和活力,使我们能怀恋地去对付人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有将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毫无阻碍地尽情释放出来,去拥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去读喜欢读的一本书,去听喜欢的音乐,去品味爱吃的美食......,毫无疑问,快乐都是自己给的。自己感觉的。</p> <p class="ql-block">有人会说,我们整天在为了生活而劳碌奔波,除了烦恼,何来这种闲情逸致呢?在林先生看来,这种闲情逸致恰恰更多地为穷人所拥有,他说:享受悠闲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要便宜得多。只要我们丢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旧思想,不要效法“进亦忧,退亦忧”的先贤,过好今天,不想明天,快乐将会如影随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