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静乐县赤泥洼乡采风纪实(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束诗朗诵已接近午时,张社长带大家参观了综合办公楼。一层设会议室,餐厅和伙房。二层设标准的休息间,相当于宾馆,为来此工作、巡视或游客备好留宿。当我们在客房凭窗远眺,赤泥洼的黄土丘陵山区逼近眼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山脉主要有玉石窖山脉和老龙山脉,是境内的最高峰。赤泥洼乡海拔1900米,平均海拔1550米属于标准的土石山区。万里晴空下一派荒丘,立夏时节看不到枝肥叶茂的树丛,近处浅浅挂绿的两座小山没有生灵,山下的一条土路直通茂熙旺公司,这座办公楼就座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午饭开餐了,两张十人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陆陆续续到达的诗人找到位置,就近入座。注意到每张桌旁边有台正转着的电热扇,当我们坐下来才感到窗前的小风像拉风箱似的不停。从招待的细节上体现张社长的用心。热菜上来了,杨海风提醒大家赶紧趁热吃,转一圈就凉了。大家积极响应,先捡热菜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土豆粉丸子,热烧猪头肉,莜面栲栳栳,土豆烧牛肉等。其中土豆粉丸子当地称“合愣子”,沾上西红柿汁儿,是静乐纯粹的味道,好吃!这时,餐桌前一位年轻庄重的女士出现,大家投向了亲切的目光,经曹部长介绍方知,是张润牛社长的夫人,是幼教专家。张总的事业发展到今天,背后有张夫人的一份功劳。餐盘继续丰富,美食还在后头。不一会,大盘蒸土豆片端上来,猛得看真想不到,海风的一句话爆棚:“四汉进了我们村,没有见过山药蛋”大家哈哈哈笑个不停。想不到一桌土豆宴竟然吃出了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说晋北的土豆好吃,秘诀在于这个地区的气候正好适宜土豆生长的需要。一般来说,土豆的生育期分为三种:早熟品种60天;中熟品种80天;晚熟品种100天。土豆喜欢在较冷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在植株生长期受到充足的光照,它生长的速度既快又好吃。眼下,这里的农民即将进入撒种阶段,百天之后迎来土豆大丰产。据说,平均每亩地收成三千斤 最好的能收七千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诗潮是启蒙人们精神的钥匙,那么歌咏就是滋养人们身体的良方。</p><p class="ql-block">诗朗诵还在意犹未尽,餐桌前又歌声四起。曹部长发起新一轮主持,首先出场的,是桃园诗社的山西民歌手任兰珍女士,她的《桃花红杏花白》一经唱出,动听的声音沁人肺腑,回响在餐厅内外,飘荡在山乡野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着,隆重邀请常啸老师登场,然而在曹部长的熏陶下,又一位说得比唱得好的诞生!“今天我是想给大家跳个舞,感觉了一下地方太小,舞起长袖来袖子太长;今天我想给大家唱首歌,酒一喝嗓子炸了。所以说现在成了干啥啥不行。我以为自己比较年轻,我终于照了一下镜子看到我的真容,一副苍老的面孔,还有啥颜面在众人面前亮相……”常啸老师话音刚落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于是,这时候的曹部长巧妙的对答“别人鲜花我献酒,美酒一樽献常啸”又成佳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餐厅的氛围变相成歌厅,曹部长索性两桌对峙,一号桌、二号桌互为叫唱。领头的做了示范,接下来大家大显身手。张志江和赵玉兰老师的《十五的月亮》,刘慧娟的程派唱腔,杨海风的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米玲的莲花落《太原城》小广告进餐厅,犹如一缕清风调节现场气氛,曹部长的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将歌咏餐会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意义上参观从养殖场开始。餐后,张社长带着大家来到牛圈,是他事业的发端。2014年开始建设,当时牛羊猪饲养起步,牛棚、羊舍、猪圈同时建设,先后建成牛棚2400平方米,羊舍4000平方米,猪圈1000平方米,两个集粪池60立方米。目前养牛200多头,就饲养在我们参观的四个棚圈里。注意到四个牛棚建在山道坡度较低的凹地,棚顶与山坡等高,为牛群遮风避雨提供了最佳环境。</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第一个牛棚,只见母牛和小牛,其它牛群一早就去放牧了。说母牛刚下完仔儿十多天,正做月子。看到大群陌生人,母牛领小牛赶紧走开了,我们追着拍照,母牛返回来故意躲着我们。嘿,有道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为什么躲着我们呢?后面有人接茬:它们怕人!</p><p class="ql-block">出生十多天的小牛在母牛的呵护下一会吃奶,一会散步。逆光里牛母子好像做模特,听到我们咔咔的快门声,它们姿态的变化也加快了。</p><p class="ql-block">母牛从十月怀胎起到生下小崽并哺养,需用一年半时间。能够生育的母牛十年就进入老年期,被淘汰。一头小牛两年生长成熟,公牛养肥成年后买掉,留下种牛。养殖业是在规划中良性循环发展的,由于没有产业链,只能仅此循环。</p><p class="ql-block">随后来到敞篷牛圈,十几头小牛正在圈外晒阳,地上的牛粪像铺了一层地毯,散发出熏天的气味。它们正自由自在的撒欢、嬉闹,我们看着它,它也注意到我们。</p><p class="ql-block">我问张社长这些牛怎样过冬,冬天它们吃什么?</p><p class="ql-block">张社长说,冬天也放牧,在中午气温回升时,放牧的时间短。因为这个地区全年只有100~110天无霜期,牲畜要想生存就要适应环境。当然,我们也为它们修建了有暖气的牛棚,使大牛小牛都得以舒适生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牛圈能放120头牛,90公分的宽度放一头牛,一头牛有一个吃草的牛栏,每天早上七点一次,下午六点一次喂草喂水。</p><p class="ql-block">秋收后,我们把玉茭杆粉碎了,存进饲料库发酵,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草料就发酵好了。玉茭杆是牛最好的草料,是牛冬天的主打食品。“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是对牛不夸张品格。</p><p class="ql-block">为饲养群牛,在这片荒原起家,困难重重。如今这些牛群跟着张社长享受到五星级的待遇,不是一句话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润牛,张润牛,命运注定中与牛有关吗?注意到,一进大门照壁上有词“六畜兴旺”寓意深刻。牛,作为“六畜”之一,与人类的关系十分亲密。在中国至少有4500多年的黄牛驯化历史。《史记.匈奴列传》云: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意思是,在延庆地区发现了春秋时期的山戎墓葬中,大量陪葬了马、牛、羊等家畜作为殉牲,反映了鲜明的游牧民族文化。(*猃狁:是古代北方一个民族;*荤粥:是古代北方一个部族)</p><p class="ql-block">现在“牛人”用来形容一种望尘莫及的高度。而在西周,“牛人”是专门设置的管牛官。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会盟,主持的人要割牛耳取血,所以“执牛耳”指当老大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牛”字引申的出来的远不止这些。回到我们的话题。</p><p class="ql-block">养殖业坐到如此之大,张润牛社长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把眼光定位在绿色、扶贫和旅游上。利用赤泥洼乡优越的地理条件,种植牧草和中草药,目前已种植800余亩,为牛群提供了天然的饲养资源。对养殖场所在地的土地堂村的部分贫困户,让他们来公司打工,同时为全村农民免费供水供电,使村民年收入人均增收万元以上。并对周边邻村也起到覆盖作用,带动全乡贫困户以养殖促进发展,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p><p class="ql-block">采风活动即将结束,我们衷心祝愿“茂熙旺有限公司”蓬勃发展,事业蒸蒸日上!借曹部长的结束语:“千里搭长棚,不散的宴席!”下次再见!</p><p class="ql-block">图/曹俊清 吉学斌 范淑文</p><p class="ql-block">文/范淑文</p>